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4-2015学年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实验中学高一(下)质检化学试卷(4月份)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30 4:06: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分析: 分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

解答: 解:①H3O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NH4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Na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故三者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

②OH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10;NH2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10;F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10;故三者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

③O质子数为8,电子数为10;Na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Mg质子数为12,电子数为10;故三者具有不同的质子数和相同的电子数;

④CH4质子数为10,电子数为10;NH3质子数为10,电子数为10;H2O质子数为10,电子数为10;故三者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故 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①②④,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微粒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判断,难度不大.要注意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16.(2分)(2011?镇江一模)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B. 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C. 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是Y2 D. 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

考点: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 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说明位于同一主族,X的原子半径小于Y,则原子序数Y大于X,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判断.

解答: 解: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说明位于同一主族,X的原子半径小于Y,则原子序数Y大于X,则:

A.如X、Y为金属元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故A正确;

B.若HnXOm为硝酸,则X的氢化物为氨气,为碱性气体,溶于水呈碱性,故B错误; C.若X形成的单质是N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可以是红磷或者白磷,白磷的分子式为P4,故C错误;

D.若Y的最高正价为+m,X不一定有正价,如Cl的最高正价为+7价,而F的最高价为0价,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特别注意化合价等问题. 17.(2分)(2013秋?白下区校级期末)下列措施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 烧煤时将煤块粉碎 B. 将食物贮藏在冰箱中

C.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添加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D. 用相同质量的锌粉替代锌粒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反应制氢气

2﹣

+

2+

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很多. 1.固体颗粒的大小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固体颗粒越小,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固体颗粒越小,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小,化学反应速率降低.如A、D选项. 2.反应物的温度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反应物的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反应物的温度,反应速率降低. 如B选项. 3.催化剂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使用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如C选项.

解答: 解:A、烧煤时将煤块粉碎,增大接触面积,能加快反应速率.故A错误; B、将食物贮藏在冰箱中,温度降低,能减慢反应速率.故B正确;

C、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反应速率.故C错误; D、锌粉替代锌粒,接触面积增大,加快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催化剂、固体的接触面积都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18.(2分)(2014春?下城区校级期中)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F>Na>Mg>Al B. 热稳定性:HCl>H2S>PH3

C. 酸性强弱:H2CO3<H3PO4<H2SO4 D. 碱性强弱:CsOH>KOH>NaOH

考点: 元素周期律的作用.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 A.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元素原子的半径逐渐减小以及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的半径逐渐增大;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解答: 解:A.因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的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半径:Cl>F,又因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元素原子的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半径:Na>Mg>Al>Cl;则半径:Na>Mg>Al>F,故A错误;

B.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Cl>S>P,所以稳定性:HCl>H2S>PH3,故B正确;

C.非金属性S>P>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酸性强弱:H2CO3<H3PO4<H2SO4,故C正确;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则碱性强弱:CsOH>KOH>NaOH,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注意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把握元素的性质与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的递变规律以及比较的角度,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9.(2分)(2014春?下城区校级期中)科学家制造出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后证实了它的存在.若该氧分子具有空间对称结构,下列关于该氧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氧元素的一种同位素

B. 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分子内含有共价键 C. 是一种新的氧化物 D. 是臭氧的同分异构体

考点: 同素异形体.

专题: 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 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B.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 C.氧化物是指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D.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

解答: 解:A.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即O4是同一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是单质,不属于同位素,故A错误;

B.O4和O2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单质,是同素异形体,里面含有共价键,故B正确;

C.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即O4是同一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是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

D.O4和O3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单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重点考查了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概念和区别,需要注意的是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

20.(2分)(2014春?下城区校级期中)由硝酸尾气的处理原理:3NO2+H2O═2HNO3+NO,NO2+NO+2NaOH═2HNO2+H2O,下列气体中,不可能被过量NaOH溶液完全吸收的是( ) A. V(NO2):V(O2)=4:1 B. V(NO2):V(NO)=1:1 C. V(NO2):V(NO)=1:2 D. V(NO2):V(NO):V(O2)=1:1:1

考点: 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 氮族元素.

分析: 由反应3NO2+H2O═2HNO3+NO和2NO+O2=2NO2消去NO后可得4NO2+2H2O+O2=4HNO3,V(NO2):V(O2)=4:1完全反应生成硝酸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由反应NO2+NO+2NaOH═2HNO2+H2O可知V(NO2):V(NO)=1:1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HNO2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所以V(NO2):V(NO)=1: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剩余NO气体,不能完全吸收;把4NO2+2H2O+O2=4HNO3和2NO+O2=2NO2合并得到NO+NO2+O2+H2O=2HNO3,V(NO2):V(NO):V(O2)=1:1:1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能完全被吸收.

解答: A.4NO2+2H2O+O2=4HNO3 HNO3+NaOH=NaNO3+H2O,V(NO2):V(O2)=4:1完全反应,故A不选; B.V(NO2):V(NO)=1:1符合NO2+NO+NaOH=NaNO2+H2O,故B不选; C.V(NO2):V(NO)=1: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剩余NO气体,故C选;

D.把4NO2+2H2O+O2=4HNO3和2NO+O2=2NO2合并得到NO+NO2+O2+H2O=2HNO3,HNO3+NaOH=NaNO3+H2O,V(NO2):V(NO):V(O2)=1:1:1完全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氮氧化物溶于水的反应应用,同时考查了信息应用的能力和有关化学方程的计算能力.

二、填空题(共9小题,满分60分) 21.(13分)(2014春?下城区校级期中)(1)在1﹣18号元素中,能形成最稳定气态氢化物的元素是 F ;与水或酸反应最剧烈的金属单质是 Na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元素是 Na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元素是 Cl .(填写元素符号) (2)物质在下列变化过程中克服的是:a分子间作用力 b共价键 c离子键(填序号) ①冰融化 a ; ②食盐熔化 c ;

③H2S受热分解成S和H2 b ; ④NaHSO4溶解于水 bc ;

(3)共价键、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不同作用方式,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上述一种作用的是 B

A.干冰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碘

(4)氮化钠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3.请回答,Na3N的

电子式是

,Na3N与盐酸反应方程式 Na3N+4HCl=3NaCl+NH4Cl .

考点: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电子式;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分析: (1)1~18号中,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最活泼的金属,是Na;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F无正化合价;

(2)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分子晶体状态发生变化时会破坏范德华力,电解质溶于水会导致化学键被破坏,离子晶体熔融时会导致离子键被破坏,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有化学键的破坏和形成;

(3)一般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以此来解答;

(4)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氯化铵. 解答: 解:(1)能形成最稳定气态氢化物的元素是F,1~18号中,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Na;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HF;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aOH,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其酸性最强的是 HClO4; 故答案为:F;Na; Na; Cl;

(2)①冰为分子晶体,熔化时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②食盐为离子晶体,融化时克服离子键;

2014-2015学年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实验中学高一(下)质检化学试卷(4月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s9al9phvr5dq8m1sb6f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