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三段论的规则有哪些?
4、举例并说明怎样恢复省略三段论?
5、关系推理的种类有几种?
第七章、演绎推理(下)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复合判断推理和规范模态推理,使学生能在法律使用中正确运用各种复合判断、规范模态判断进行逻辑推理,并为掌握论证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
1、复合判断推理的定义、种类及其规则;
2、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和二难推理的内容、要求及其应用;
3、规范模态推理及其应用。
阅读资料:本大纲选用教材及指定参考资料的相关章节。
思考题:
1、选言言推理有何特征及种类
2、选言推理有哪几种?运用选言推理应注意什么问题?
3、假言推理有哪几种?各自的规则有哪些?
4、二难推理有哪几种?排斥二难推理的方法有哪些?
5、什么是规范模范推理?举例说明规范模态三段论的构成。
第八章 归纳推理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归纳推理的能力,并为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论证能力创造必要条件。
教学内容:
1、归纳推理的定义、分类;
2、完全归纳推理、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科学归纳推理、科学归纳推理的定义、公式;
3、现象间的因果联系及其特点;
4、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
阅读资料:本大纲选用教材及指定参考资料的相关章节。
思考题:
1、归纳推理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2、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与联系;
3、归纳推理的分类及其逻辑形式;
4、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有哪些?
第九章 类比推理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类比推理的能力,认识类比推理在法律工作中的作用,掌握提高类比推理结论可靠程度的条件和方法。
教学内容:
1、类比推理的定义、提高类比推理结论可靠性的方法;
2、犯罪侦查中的类比推理。
阅读资料:本大纲选用教材及指定参考资料的相关章节。
思考题:
1、类比推理的概念及逻辑特征。
2、提高类比推理结论可靠性逻辑要求。
3、类比推理在司法实践中的主要情形。
第十章 假说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假说并具体到司法实践中去的能力,为在侦查阶段正确假设提供理论指导。
教学内容:
1、假说的概念、特征及作用。
2、假设的发展及如何运用侦查假设。
阅读资料:本大纲选用教材及指定参考资料的相关章节。
思考题:
1、 假说的特征有哪些?
2、 假说的发展经历几个阶段?
3、 提出侦查假设应注意哪些问题?
4、 推演和验证侦查假设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十一章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自觉遵循和运用逻辑思维规律的能力,以保证思维和表达合乎逻辑。
教学内容:
1、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的概述;
2、同一律的含义、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
3、矛盾律(不矛盾律)的含义、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
4、排中律的含义、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以及如何区分违反矛盾律还是排中律;
5、充足理由的律的含义、违反充足理由律的逻辑错误。
阅读资料:本大纲选用教材及指定参考资料的相关章节。
思考题:
1、什么是逻辑基本规律?它们在法律工作中的作用有哪些?
2、违反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的逻辑错误各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3、简要说明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区别。
第十二章 论证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运用证明和反驳两种论证方法的能力。
教学内容:
1、什么是论证、论证的种类、论证与推理的关系;
2、论证的组成、证明的种类;
3、反证法、排除法的证明过程;
4、证明的规则和违反证明规则的逻辑错误;
5、反驳的组成、对象、种类;
6、间接反驳法、归谬法的反驳过程。
阅读资料:本大纲选用教材及指定参考资料的相关章节。
思考题:
1、论证的特征有哪些?论证由哪几个要素组成?
2、论证的基本分类有哪些?
3、关于论题的规则有哪些?
4、反驳的对象有哪些?
三、教学课时分配表
序 号
课程主要内容 授课学时
课内外学时比 作业量及
批改要求 实践环节
第一章 绪论 2 1:2
完成教材中所有基础训练及测试题。 找一些典型案例进行逻辑分析与论证
第二章 概念 4 1:2
第三章 简单判断 3 1:2
第四章 复合判断 4 1:2
第五章 模态判断 1 1:2
第六章
演绎推理 (上) 4 1:2
第七章
演绎推理(下)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