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考点资料 《通讯工程管理与实务》
P1:通信网的构成要素
P3:下一代网络
下一代网络(NGN)泛指一个以 IP 为中心,支持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融合或部分融合的全业务网络
分组化的、分层的、开放的结构是下一 代网络的显著特征
SDN (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实现了控制功能和转发功能的分离
NFV ( 网络功能虛拟化)技术通过组件化的网络功能模块实现控制功能的可重构,可以灵活地派生出丰富的网络功能;SDN 是 NFV 的基础,SDN 将网络功能模块化、组件化;
网络切片是 NFV 最核心的内容,它利用虚拟化将网络物理基础设施资源虚拟化为多个相互独立平行的 虚拟网络切片
P4:业务网
构成一个业务网的主要技术要素包括网络拓扑结构、交换节点设备、编号计划、信令技术、路由选择、业务类型、计费方式、服务性能保证机制等
传送网
构成传送网的主要技术要素有传输路由、复用技术、传送网节点技术等,其中传送网节点主要有分插复用设备(ADM)和交叉连接设备(DXC)两种类型,是构成传送网的核心要素
P5:复用技术:按信号在传输介质上的复用方式的不同,常用的复用技术有基带传输技术、频分复用(FDM) 技术、时分复用(TDM)技术和波分复用(WDM)技术
P5:频分复用(FDM )
是将多路信号经过高频载波信号调制后在同一介质上传输的复用技术。每路信号要调制到不同的载波频段上,且各频段保持一定的间隔,这样各路信号通过占用同一介质不同的频带实现了复用。
缺点是:传输的是模拟信号,需要模拟的调制解调设备,成木高且体积大;由于难以集成,故工作的稳定度不高;由于计算机难以直接处理模拟信号,导致在传输链路和节点之间有过多的模数转换,主要用于微波链路和铜线介质上
P6:(一)信令网
信令网由信令点(SP)、信令转接点(STP)和信令链路组成。信令网可分为不含 STP 的无级网和含有 STP 的分级网。无级信令网信令点间都采用直连方式工作,又称直连信令网。分级信令网信令点间可采用准直连方式工作,又称非直连信令网。 (二)同步网
同步网处于通信网的最底层,负责实现网络节点设备之间和节点设备与传输设备之间信号的时钟同步、帧同步以及全网的网同步,保证地理位置分散的物理设备之间的数字信号的正确接收和发送。
我国数字同步网采用由分区式主从同步网结构,分为四个等级
1. 第一级是基准时钟(PRC),由 3 个铯原子钟组成,它是我国数宇网中精度最高的时钟,是其他所
有时钟的基准。
2. 第二级是长途交换中心时钟,设置在长途交换中心,该时钟分为 A 类和 B 类。设置于一级(C1)和
二级(C2)长途交换中心属于 A 类时钟;设置于三级(C3)和四级(C4)长途交换中心属于 B 类时钟,
3. 第三级是有保持功能的高稳定度晶体时钟,设置在汇接局(Tm)和端局(C5)。
4.第四级是一般晶体时钟,设置于远端模块、数字终端设备和数字用户交换设备。 (三)管理网
管理网主要包括网络管理系统、维护监控系统等,由操作系统、工作站、数据通信网、网元组成,其中网元是指网络中的设备,可以是交换设备、传输设备、交叉连接设备、信令设备
P7:电路交换的特点
(1) 通信用户间必须建立专用的物理连接通路,呼叫建立时间长,并且存在呼损;
(2) 对通信信息不做任何处理,原封不动地传送(信令除外),对传送的信息不进行差错控制; (3) 实时性较好,但线路利用率低。
P8: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点
(1) 信息的传输时延较小,而且变化不大,能较好地满足交互型通信的实时性要求。 (2) 易于实现链路的统计,时分多路复用提高了链路的利用率。 (3) 容易建立灵活的通信环境 (4) 可靠性高 (5) 经济性好
分组交换的主要缺点
(1) 由于网络附加的信息较多,影响了分组交换的传输效率 (2) 实现技术复杂
P11:接入网
接入技术分为有线接人和无线接人两种。有线接人技术包括光接入技术和铜线(电话线)数字用户线(DSL) 技术以及有线电视网采用的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接人技术,目前,主流的宽带光接入网普遍采用无
源光网络(P0N)技术
P12:有线接入网是用铜缆、光缆、同轴电缆等作为传输媒介的接入网
P12:光纤接入网可以划分为光纤到路边(FTTC)、光纤到户(FTTH)、光纤到办公室(FTTO)、光纤到分配(FTTDp)。
P13:PON 的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较好的经济性。2.组网灵活。3.安装维护方便。4.抗干扰能力强。PON 成为实施“宽带提速”和“光进铜退”工程的技术基础
现有宽带接入网络将较为复杂的业务处理、各种应用和 IP 协议等功能分散地部署在用户侧的家庭网关(企业网关)上
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和 G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技术将很快出现带宽瓶颈,运营商已经开始部署单波长速率 10Gbit/s 的单波长 10GPON;于是在 PON 系统中引入WDM 技术的 NG-PON 将成为未来 PON 技术的演进方向
P14: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共享资源;
1. 可实现资源共享 2.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3. 有利于均衡负荷
地域跨度大的远程网络来说,充分利用时差因素来达到均衡负荷尤为重要。提供了非常灵活的工作环境
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三大类
1. 局域网的覆盖面小。网络拓扑多用简单的总线或环形结构,也可采用星形结构。 2. 城域网的作用范围是一个城市,网络拓扑多为树形结构。
3. 广域网其主要特点是进行远距离(几十到几千公里)通信,又称远程网。
P15:(一)IPv4 的局限
1. IPv4 中 IP 地址的长度为 32 位,理论上可编址 1600 万个网络、40 亿台主机。采用A、B、C 三类
编址方式
2. IPv4 为了解决地址不够的问题,使用子网划分、地址块切碎等技术来延长
3. IPv4 的报头类型较多、长度不固定,需要用软件来控制,造成数据包转发速度减慢,而且服务质量也
得不到保证。
4. IPv4 是基于电话宽带以及以太网的特性而制定的,其分包原则与检验占用了数据包很大的一部分比
例,降低了传输效率 ( 二 ) IPV6 的优势
1. IPV6 具有充足的地址空间。 IP 地址的长度为 128 位 ,是 IPV4 的 296 倍
2. IPV6 使用更小的路由表。 IPV6 的地址分配一开始就遵循聚类的原则,减小了路由器中路由表的长度, 提高了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速度
3. IPV6 增加了增强的组播支持以及对流的控制 4. IPV6 加入了对自动配置的支持。 5. IPV6 具有更髙的安全性。
P17: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
P20:网络组网实例及网络分层
P23:DWDM 系统主要网元及其功能
目前商用的 DWDM 系统波道数可达 160 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