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2月) 语文试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6:39: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3.安静沉寂的空间(或深陷其中难以行走);邈远的心理时间;身体的疼痛;内心的孤独、恐惧、忧伤;宿命感和乡愁;人类的平凡和渺小。(每点1分)

14.森林由众多树木构成,易于燃烧,所以说是“庞大的火种”;森林的常态是生命(四季常青),但死去以后,不仅色彩与火焰相似(橘黄、赭红),而且留下枯枝败叶等待燃烧,所以说“蕴藏”火焰而“饥渴”。(火种、蕴藏、饥渴的解释各1分,结合文本1分)

15.结构上:首尾呼应,用啄木鸟贯穿全篇,显得整一;内容上:以小见大,用一只啄木鸟作为森林的代表;开头用“找到一只啄木鸟”提示读者两人刚进入森林,结尾用“目送啄木鸟远去”收束由森林引发的感兴。(结构1分,内容3分)

16.树木是组成森林的最根本的生命体,它的倒塌声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因而不同于山风林籁;树木的生命只有一次,终其一生才有从开始到完结的全过程;在领会了森林伟大的力量之后,作者借这句话提醒我们个体生命的价值和重要性。(每点2分)

17.首先从近来中国人印书不留空白说起,指出这样使得人生没有余裕;接着论述这样做并非“质朴”,而是堕落,人的精神会被挤小;最后由书的翻译类推至其他领域的忧患。(每层2分) 18.“折花”喻指读书的过程,“枝叶”喻指书中的闲话笑谈,“花朵”喻指书中的知识;中国有些译本翻译时只留讲学语,删去闲话笑谈,最后使得读者毫无阅读和求知的兴趣(或使书失去原本的活气和有趣),也就是“灭尽花枝的活气”。(四个喻体还原每个1分,整体句意阐释2分)

19.少读书之乐;质朴缺失、窳败堕落;人的精神会被挤小;失去学习的兴趣;时代精神轻薄草率;民族将来可虑。(每点1分) 20.略

附加题参考答案

21. 及道之既喻而理之既明/亦不恋着于象/舍象也可/到岸舍筱/见月忽指(1处1分,共4分) 22. 得鱼忘筌(1分)《庄子》(1分)

23. 象本身不是道,而是喻道的手段;为了明道不必拘泥于象;明道之后可以舍弃象。(第一点2分,其余每点1分)

24. B E(B. 《头发的故事》里没有写到围观群众;E. 《哈姆莱特》中弘扬人的觉醒,而非臣服于命运。) 25.(1)《西厢记》(1分)。嗔怒、哭泣并破涕为笑(2分),表现了她敏感、自尊、天真的性格(2分)。

(2)用形象化的说法说明翠翠长大了(1分);勾连上文两年前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情节(2分),也由翠翠的反应写出了她对傩送二老最初印象的转变和暗生的情愫(2分)。 26. 唐末五代以来,词人写享乐生活而与《离骚》比兴暗合(2分);北宋词人别有喻托,但写得似有似无(2分);贺铸在词中首次自觉使用《离骚》的比兴手法(2分)。 27.“似花”指《芳心苦》一词咏荷花(2分);“非花”指词人用了拟人手法,将荷花转化为一位洁身自好、不慕荣华的美人(2分)。

28. 继承了《离骚》的香草美人传统,表达个人心志(2分);符合歌词传统的审美特征(1分);为南宋词人开创“有寄托”的创作道路(2分)。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2月) 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sihj9s1f52mdyx423a46cyp27lz4y01bso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