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试卷2
一、选择题
1. 测定100克生物样品中氮含量是2克,该样品中蛋白质含量大约为: A. 6.25% B. 12.5% C. 1% D. 2% E. 20% 2.Km值是指:
A.v等于1/2 Vmax时的底物浓度 B.v等于1/2 Vmax时的酶浓度 C.v等于1/2 Vmax时的温度 D.v等于1/2 Vmax时的抑制剂浓度 E.降低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3. NADH氧化呼吸链的组成部份不包括:
A.NAD B.CoQ C.FAD D.Fe-S E.Cyt 4.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顺序是: A.a → a3 → b → C1 → 1/2 O2 B.b → C1 → C → a → a3 → 1/2 O2 C.a1 → b → c → a → a3 → 1/2 O2 D.a → a3 → b → c1 → a3 → 1/2 O2 E.c → c1 → b → aa3 → 1/2 O2 5.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的代谢途径是:
A.糖酵解途径 B.三羧酸循环 C.磷酸戊糖途径 D.脂肪酸合成 E.乳酸循环 6.糖原分解所得到的初产物是:
A.UDPG B.葡萄糖 C.1-磷酸葡萄糖 D.1-磷酸葡萄糖和葡萄糖 E. 6-磷酸葡萄糖 7.磷酸戊糖途径: A.是体内CO2的主要来源
B.可生成NADPH直接通过呼吸链产生ATP C.可生成NADPH,供还原性合成代谢需要 D.是体内生成糖醛酸的途径 8. 血浆脂蛋白中胆固醇含量最多的是:
A. CM B. VLDL C. IDL D. LDL E.HDL 9. 下列哪种酶不参与脂肪酸的β-氧化:
A. 脂肪酰CoA合成酶 B. 脂肪酰CoA脱氢酶 C. 肉碱脂酰转移酶 D. 琥珀酰CoA转硫酶 E. Δ烯酰水化酶 10. 不能转变成乙酰CoA的物质是:
A. β-羟丁酸 B. 脂肪酸 C. 乙酰乙酸 D. 胆固醇 E. 甘油 11. 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是:
A. 硫解酶 B. HMGCoA合成酶 C. HMGCoA还原酶 D. HMGCoA裂解酶 E. 以上都不是 12.急性肝炎时血清中哪些酶的活性可见升高:
2
+
A.LDH1、ALT(GPT) B.LDH5 、ALT(GPT)
C.LDH1 、AST(GOT) D.LDH5 、AST(GOT) E.CK 13.精胺是哪种氨基酸脱羧基作用的产物: A. His B. Tyr
C. Phe D. Met E. Arg
14.静脉输入谷氨酸钠能治疗:
A.白血病 B.高血氨 C.高血钾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放射病
15. 对Watson-Crick DNA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为单股螺旋结构 B.DNA两条链的走向相反 C.只在A与G之间形成氢键 D.碱基间形成共价键 E.磷酸戊糖骨架位于DNA螺旋内部
16. 单链DNA:5'-pCpGpGpTpA-3'能与下列哪种RNA单链分子进行分子杂交: A.5'-pGpCpCpTpA-3' B.5'-pGpCpCpApU-3' C.5'-pUpApCpCpG-3' D.5'-pTpApGpGpC-3' E.5'-pTpUpCpCpG-3' 17. 胸腺嘧啶的甲基来自:
A.N-CHOFH4 B.N,N=CH-FH4 C.N,N-CH2-FH4 D.N-CH3FH4 E.N-CH=NHFH4 18. 能抑制RNA聚合酶活性的是:
A. 四环素 B. 利福霉素 C. 氯霉素 D. 丝裂霉素 E. 干扰素
19. 原核生物DNA复制需多种酶参与:① DNA聚合酶Ⅲ;② DNA解旋酶;③ DNA聚合酶Ⅰ;④ 引物酶;⑤ DNA连接酶。其作用顺序为: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④①③⑤ C. ②④⑤①③
D. ①③②⑤④ E. ⑤③②①④
20. 氯霉素抑制细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机制是: A. 与核糖体大亚基结合,抑制转肽酶活性 B. 引起密码错读而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C. 活化蛋白激酶,使起始因子磷酸化而失活 D. 与小亚基结合而抑制进位 E. 通过影响转录来阻抑蛋白质的合成
5
5
lO
5
lO
5
lO
二、填空题:
1.在20种氨基酸中,酸性氨基酸有_________和________2种,具有羟基的氨基酸是________和_________,能形成二硫键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
2.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 、 、 、 、 和 。
3.作用于原核核蛋白体小亚基的抗生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4.一个碳原子数为18的脂肪酸在β-氧化中需经 次β-氧化循环,生成 个乙酰CoA, 个FADH2和 个 NADH+H。
5.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基因包括 、 和 。
+
三、名词解释:
1.分子杂交 2.活性中心 3.磷氧比(P/O) 4.变构调节 5.酮体 6.冈崎片段 7.受体 8.生物转化 9.顺式作用元件 10.层析
四、简述题:
1.比较糖酵解与糖有氧氧化有何不同?
2.简述酮血症发病机制,为什么注射葡萄糖可以消除酮血症? 3.写出机体内的尿素生成过程。
4.根据实验课操作,简述组织DNA的提取方法。 5.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
五、论述题:
1.叙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
2.何谓竞争性抑制作用?应用竞争性抑制作用原理叙述磺胺类药物作用机制。
答案2:
一、选择:1.B 2.A 3.C 4.B 5.B 6.C 7.C 8.D 9.D 10.D 11.C 12.B 13.D
14.B 15.B 16.C 17.C 18.B 19.B 20.A
二、填空
1.ASP GLU THR SER SYS
2.底物浓度 酶浓度 温度 PH 激活剂 抑制剂 3.四环素族(金霉素,土霉素) 链霉素 卡那霉素 4. 8 9 8 8 5. Z Y A
三、名词
1.不同来源的DNA或RNA链,当DNA链之间、RNA链之间或DNA与RNA之间存在互补顺序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互补配对形成双螺旋分子,这种分子称为杂交分子。形成杂交分子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
2.酶分子中的必需基团在空间结构中彼此靠近,形成一个能与底物特异性结合并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特定空间区域。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3.P/0比值是指每消耗一克原子氧所需消耗的无机磷的克原子数。
4.体内一些代谢物与酶分子活性中心外的调节部位可逆地结合,使酶发生构象变化并改变其催化活性,对酶催化活性的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变构调节。
5.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内分解代谢生成的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 6.DNA复制过程中,由于滞后链是在分段合成引物的基础上进行非连续合成子代链,从而形成一些不连续的DNA片段,这些片段就称为冈崎片断。
7.受体是指存在于靶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分子,它们能够识别与结合化学信号分子,并触发靶细胞产生特异的生理效应。
8.非营养物质经过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使脂溶性较强的物质获得极性,增加水溶性而易于排出的过程。
9.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特异DNA序列就称为顺式作用元件。
10.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使各组分分布在两个相中,使其以不同的速度移动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四、简述题:
1.(1)反应条件不同:糖酵解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有氧氧化在有氧条件下进行;(2)代谢部位不同:糖酵解在胞浆中进行,有氧氧化的不同阶段分别在胞浆和线粒体中进行;(3)生成之丙酮酸的代谢去向不同:糖酵解中丙酮酸加氢还原为乳酸,有氧氧化中丙酮酸继续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后进入三羧酸循环;(4)ATP的生成方式和数量不同:糖酵解以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成ATP,净生成2分子ATP;有氧氧化主要以氧化磷酸化方式生成ATP,净生成38(或36)分子ATP;(5)终产物不同:糖酵解终产物为乳酸,有氧氧化终产物为CO2 和H2O;(6)主要生理意义不同:糖酵解是机体在缺氧条件下供应能量的重要方式,有氧氧化是机体供应能量的主要方式。
2.当糖代谢障碍时,由于机体不能很好地利用葡萄糖氧化供能,致使脂肪动员增强,脂肪酸β-氧化增加,酮体生成增多。当肝内酮体的生成量超过肝外组织的利用能力时,可使血中酮体升高,称酮血症。给酮血症的动物适当注射葡萄糖之后,所以能够消除酮血症是因为:
(1)糖代谢增强可使草酰乙酸生成增多,促进酮体的代谢;
(2)糖代谢增强可使脂肪动员减少、脂肪酸β-氧化减弱,乙酰CoA生成减少,肝内酮体的生成量也相应减少。
3.鸟氨酸循环是指鸟氨酸与氨基甲酰磷酸反应生成瓜氨酸,瓜氨酸再与另一分子氨生成精氨酸,精氨酸在肝精氨酸酶的催化下水解生成尿素和鸟氨酸。鸟氨酸可再重复上述过程,如此循环一次,2分子氨和1分子C02变成1分子尿素。在鸟氨酸循环过程中,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为限速酶,此步反应是一个耗能反应。鸟氨酸循环在线粒体和胞浆中进行。
4.(1)杀鼠开腹取肾和脾(2)匀浆(3)离心,留沉淀(4)加SDS再匀浆(5)加氯仿-异戊醇,再离心,取上清(6)加乙醇,缠玻棒(7)定量(8)做标准(9)比色. 5.基因工程的主要过程为:
(1)目的基因的获取:通过化学合成或PCR的方法获取,也可从基因组DNA文库或cDNA文库筛选。
(2)克隆载体的选择与构建:常用载体有质粒、噬菌体、病毒DNA。 (3)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利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载体DNA进行共价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
(4)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成重组DNA分子后,需将其导入受体菌,随受体菌生长、繁殖,重组DNA分子也复制、扩增。导入的方法有转化、转染和感染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