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精细化调试质量控制措施及程序
◆技术保障
(4)细化调试大纲
保证机组性能指标的控制措施性能试验项目的合理穿插
调试与安装各节点间的顺序安排
(5)编制精细化调试技术方案
调试技术方案应在调试人员了解、熟悉、消化和吸收相关技术重点、难点,并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的基础上而编制。并经各方审核通过(有条件的可聘请专家评审),方案中必须明确精细化调试的标准和控制措施。
三精细化调试质量控制措施及程序
◆技术保障
(6)调试工作关口前移
调试人员应参加工程设计联络会、设计审查和施工图会审,协助确定性能试验测点布臵;对系统布臵、设备选型、工艺流程提出意见和建议。
调试人员应参加DCS出厂前的组态学习;参加DCS出厂验收工作;应与相关单位根据DCS设计说明书进行DCS逻辑功能审查,优化热控联锁保护逻辑。尤其重点应对机炉主保护和各辅机保护逻辑进行逐条梳理和优化。应对主要自动逻辑进行优化,如协调控制、RB、给水控制、二次风控制、旁路控制等。应对电气继电保护进行审查和完善。根据最终确定的联锁保护逻辑和定值,编制机组联锁保护试验传动表。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调试专业人员应深入现场,熟悉系统和设备,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以书面形式提交监理单位和项目公司,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
三精细化调试质量控制措施及程序
◆进度保障
确定相对合理的调试工期,要有充分的时间完成全部的调试工作,原则上从机组整体启动至168小时满负荷试运完成,不少于1个月,以保证机组精细化调试的质量。
三精细化调试质量控制措施及程序
◆单体调试质量控制(1)明确工作交接面
单体调试由施工单位负责组织进行,在进行调试前,各项验收签证资料应完整、齐全,条件不具备的,不得进行调试。
针对电气二次、热控两专业所具有的技术特殊性,对于电气二次、热控两专业调试工作,应明确界定调试单位与安装单位的调试工作交接面,防止出现交接死角。
针对由设备供应商提供调试服务的单体调试,应明确界定其与调试单位及安装单位的调试工作交接面。(2)提高机组仪表准确性
项目公司应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对现场热控仪表(如压力变送器、流量变送器、就地压力表、压力、温度开关、温度测量一次元件等)进行抽检,对不满足校验精度的仪表应及时更换或重新校验。对抽检仪表由监理、工程部技术人员进行过程监督,并做好记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