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邹 军
【摘 要】畜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阐述我国畜牧业发展、畜产品贸易的现状,目前畜产品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 【期刊名称】兽医导刊 【年(卷),期】2014(000)018 【总页数】1
【关键词】畜牧业;畜产品;现状;存在问题
1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畜牧业生产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策的调整,国家投人的增加,畜禽品种、防疫卫生、特别是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技术的普及,使得畜产品及水产品产量有了极大增长然而,我国畜牧业总体上尚处于个体单一经营阶段,养殖规模小、管理粗放、资金不足、经济效益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尽管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专业化、集约化养殖场,但基础差、底子薄,受整个大环境影响的因素较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充分利用畜产品、水产品资源,扩大其加工生产,以满足生产建设和人民物质生活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当前发展现代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2.1 饲料价格高,养殖成本大
当前玉米、豆粕价格不断上涨,饲料价格上涨较快,尤其是当前鸡蛋价格偏低,导致养鸡亏本。面对如此之高的饲料成本,想养殖的农民望而却步,已从事养
殖的多数养殖户只想维持现状,不愿扩大规模。 2.2 是缺少引进资金,畜禽良种化程度低
由于良种引进资金不足,加之部分养殖户忽视畜禽品种选育,使得畜禽良种化程度低,品种落后,个体生产性能差,生长慢,出栏率低,造成效益低下。 2.3 是金融部门对养殖户的扶持不到位
评定的信用户小额贷款真正到位的不多,大多数养殖户苦于贷不到款,缺乏周转和发展资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2.4 是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短缺
当前畜牧业生产发展速度加快,现代畜牧业工程不断开工建设,对场址选择、圈舍设计、品种引进等高标准、高要求,需要专业技术人才为工程提供优质服务。而作为职能部门的畜牧主管部门,科技人才相对匮乏,不适应当前高效畜牧业的发展要求。 2.5 市场化进程缓慢
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开拓上,开发市场的能力不足,畜产品品种比较单一,档次比较低,大宗畜产品在肉品卫生、生产标准、品牌包装等方面与国际惯例还有一定的差距,国际市场的销售量较少。 2.6 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
今年来,动物疫病频繁发生,动物疫病防治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不仅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现代养殖业日益趋向于规模化、集约化,使用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等成为保障养殖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淡薄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养殖业中滥用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滥用兽药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兽药在畜产品中残留,摄人人体后影响人类的健康,
并导致畜产品品质和风味极度下降。近年来,兽药残留引起食物中毒和影响畜产品出口的报道越来越多,兽药残留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畜禽疾病问题严重,兽医防治体系不健全,与国际兽医卫生组织要求不符。畜禽疫病的复杂性,影响了畜产品的质量,限制了出口与内销。今后畜产品市场的竞争将由数量、价格竞争转变为以品质为中心的非价格竞争,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畜产品药物残留和畜禽疫病将是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我国畜产品的品质与安全性。
3 发展对策
(1)解决畜产品质量问题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但关键是标准化问题。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订了相应的畜产品生产的质量标准。然而,由于国情不同、区域有差别、消费观念差异等原因,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畜产品质量标准,还处于多元化阶段。因此,我们建立标准体系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参照最严格的标准,把我国的畜产品质量提高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这样的产品,不但在质量水平要求低的国家畅通无阻,而且还可以进人对质量要求高的国家;二是针对具体情况参照多元标准,根据我国畜产品进人的国家和地区,参照相应国家的畜产品质量标准。围绕这个标准,从饲料原料、饲料加工工艺、饲料添加剂、饲料产品检测;现代养猪工艺流程要求、技术规程;屠宰加工、流通等所有过程组织圈中国门料工业他息业话视生产。即从饲料生产、养猪生产、肉品加工等环节,进行危害因素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控制可能出现的危害,使畜产品受污染的程度降到最低,确保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符合安全标准。 (2)加强畜牧业生产的宏观调控管理。认真分析畜禽产品的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需求走向与形势,科学地调整畜牧业生产方向与规模,优化畜禽品种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