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视听语言》重点整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3:34: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定义:在每一个区块标记的颜色编号,在塞璐璐片的反面进行着色,对画面进行加工、修整。现在色指定主要是由电脑来完成。 ⑩上色检查

定义:负责上色检查是否按照色指定的要求正确完成了着色。 ⑾摄影

定义:又称‘合成’,根据摄影表按照顺序将原画、动画的成品与背景相叠组合,用摄影机把完成的画面逐格地摄制成影片。

(摄影表:是为画需要把这个动作细细分割,将动作轨迹的每一步全数画出。)

★2、三维动画影像的形成。(P20) ①绘制分镜头画面 ②场景设计及模型制作

根据导演的意图绘制出作品中的空间环境,并使用三维软件制作出场景的模型。 ③角色设定

由于三维动画电影需要呈现出角色的立体动态,所以角色设定常常由雕塑完成。 ④制作角色的模型与动画

根据人物设定的立体模型在软件中创建角色的模型,然后给角色制作动作。在三维动画影片中,原画师与动画师合二为一。 ⑤渲染画面

在最终形成画面之前,要添加灯光、色彩、材质,然后发出指令使计算机运算,这个部分叫做渲染画面。

第二节 镜头

电影镜头是影片影像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电影造型语言的基本视觉元素。 3、焦距(P23)

?概念:所谓焦距,是指由镜头的光学中心到胶片平面的距离,即镜头的中央点到光线聚集的焦点之间的距离。

?分类(依据透视效果的不同): ①短焦距镜头

定义:也称广角镜,在35mm电影摄影中,焦距少于35mm的就是广角镜。

特点:视角大于人眼,由于取景范围大,其水平角和垂直直角大,镜头会扭曲景框四周的景物,是他们模糊向外,同时具有夸大景深、强化透视的效果。可以制作球面效果。 表现纵深透视效果好,在表现运动时,使用广角镜头会纵深运动加快,横向运动变慢。 ②标准焦距镜头

定义:标准镜头的焦距是35—50mm。

特点:标准镜头可以避免任何透视上的扭曲,地平线与垂直线在镜头前均是直线,而两条并行线的另一端会一起消失在终点。前景和后景之间的距离不延长(和广角镜的效果一样),也不挤在一起(和长焦距镜头的效果相同)。 (人眼观察物体的最佳视角为36-38mm) ③长焦距镜头

特点:取景范围小,其水平角与垂直角小。焦距越长,影像范围越小,视角就越小。长焦距常用于拍摄近景和特写。它将纵向距离扁平化,表现运动时,纵深运动变慢。 4、景深(P26)

?定义:在光学摄影中,在一定的镜头设定下,物体维持对焦的范围就是景深。 ?注意:①景深长是指画面中对焦范围大,画面中全部或是大部分景物是清晰的; ②景深短是指画面中对焦范围小,画面中只有局部的景物是清晰的。 ③广角镜头通常比长焦镜头有更大的景深。 ?影响景深的因素:

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大;光孔越小,景深越大;物距越远,景深越大;调焦至超焦距点上,景深最大。

5、镜头焦距应注意的三种关系(P27) ?焦距与画面范围(景别):镜头焦距的选择,直接决定所形成的画面的景深效果。镜头焦距越长,画面所包括的范围由于视角的变化就越小,景别向近景发展;反之向远景发展。 ?焦距与画面背景:镜头焦距越短,画面背景越实,背景越清晰。 ?焦距与画面纵深(第三空间)的关系 ★ 6、镜头的三种典型类型(P28)(书上经典案例赏析) 关系镜头;动作镜头;渲染镜头 ?关系镜头

定义:又称场景主镜头,交代镜头或整体镜头。一般以全景系列为主。在常规电影中在全片的5%-10%。

作用:①交代场景中的时间、环境、地点、气氛、事件、角色、角色关系及规模,表现角色与环境的关系、角色的动作过程及结果;

②关系镜头可以早策划那个视觉舒缓、强调环境的意境。 ?动作镜头

定义:又称局部镜头、叙事镜头。以中景及近景系列为主。占常规电影中60%-80%

作用:主要表现人物的表情、对话、反应,强调人物动作及动作过程、动作细节、动作方式、动作结果等,表现具体交流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渲染镜头

定义:又称空镜头(大部分是有较少人物的景物镜头和环境镜头),景别没有特殊的规定性。占影片的5%-10%。 作用:在镜头排列和并列中起到对叙事本体、影片场景、动作及主题的暗示、渲染、象征、夸张、比喻、拟人、强调、类比等作用。

第三节 景别

7、景别概念:通常是指被摄主题在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P33) 8、景别的意义(P33)

?景别是一种外在的语言形式; ?景别是镜头画面空间的表达形式;

?景别体现场景(环境)中人物的具体构成关系和构成风格。 9、景别的划分标准:(P34)

?在拍摄中,以被摄主题在画幅中被画框所截取部位的多少为标准进行划分; ?在拍摄中,以被拍摄主体在画幅中所占画积比例的大小为标准。 10、景别种类及作用(P34) ?大远景

所包含的景物较多,通常是比较广阔的吃那个劲,画面中被摄主体只占据画幅的很小比例。 作用:多以景为主、以景抒情、以景表意,角色则成为画面中的一个构成元素。画面中场

景显得宏伟而庄严,这种景别多采用静止的画面。 ?远景

与大远景相比,远景中主要被摄对象在画幅中的比例关系略微增大。

作用:强调环境与人物的依存性、相关性、人物存在方式与形式的合理性。 ?大全景

被摄主体—人物在画幅中的比例比远景增大。

作用:画面视觉效果分析,角色与景物在视觉关系处理上是平分秋色,重点表现以角色为主,环境范围的表达则以表现角色为出发点。 ?全景

画幅中的人物在画面中占很大比例,属于全身以上的范围,在实际拍摄中,称之为带头带脚的全身镜头。

作用:人物在画面中的比例大约与画幅高度相等,充分展现任务的形体动作与动作范围;通常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物的动作、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全景是每场戏拍摄的总角度。 ?中景

中景的画面一般是取人物的大半身,或者是取人物膝盖以上的部分。 作用:能给人物以自由的活动空间,人物的表情与动作清晰可见,同时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是表演场面、叙事场面经常采用的镜头。 ?近景

人物在画面中取胸部以上,并且占据画幅面积的一半以上。

作用:画面的环境空间意识淡化,人物的面部表情,心理状态、脸部的细微动作成为主要的表现内容。 ?特写

通常是指人物腋部或两肩以上的头像,或者是某些被摄主体的细部占满画面的景别。 作用:这种画面极具造型渗透力和表现性质,准确的传达叙事情节,从而直接影响观众的心里;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视觉上起到强调作用,同时海可以体现某种心理暗示;可以调节人的视觉节奏,增强影片的节奏感。 ?大特写

大特写画面是景别的极致,表现的完全是人物或景物的局部画面或细部画面。

作用:着重表现人物的某一局部,在视觉上具有强制性、专一性,表现力也很强,使观众更多注意被摄主体最有造型表现力的部位。

大特写的价值:①重点表现人物细微表情的细节部分; ②重点表现人物形体、动作的细微动作点。

11、三种常用镜头(全景、中景、近景)处理时需要注意(P37) ?三维镜头中,全景往往是一场戏的总角度;

?中景是表演场景的常用镜头,所以这三类镜头中,中景又是“常用中的‘常用’”,因而中景处理是否得当,关系到整部影片造型的成败。 ★ 2、经典案例赏析(P39)

第四节 构图

12、构图的视觉元素(P42)(注意书上的图例)

包括6个方面:几何中心;视觉中心;地平线;透视关系;角色位置;背景关系。 ?几何中心:画面的几何中心,即画面对边中线交叉点和画面两条对角线交叉点。

?视觉中心:按“黄金分割法”分法和按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九宫格”分法,可以构成画面中的四个交叉点。这四个点即视觉中心。 ?地平线位置:地平线是天与地质之间的一条分界线。地平线客观上可以从视觉上分割画面。地平线的应用在全景系列中较为明显,近景系列中较为淡化。 地平线三种典型的存在形式:

地平线在画面上的存在形式,决定着画面的空间关系、透视关系和视点效果。

① 地平线在画幅上方:增加画面构图的深度(第三空间)关系,有深远感,有俯拍效果,

有宏观视觉效果。

② 地平线在画幅下方:会增加画面构图的广度(横向空间)关系,有宽广感,有仰拍效

果,有主观视觉效果。

③ 地平线在画幅以外:构图形式感很强,有平面构成效果。

地平线在画幅之外,从拍摄是上分析有两种情况:近景景别系列;非大仰拍及大俯拍。 ?透视关系:(难点)

用画面的平面关系表达空间的透视关系时需考虑两个因素:控制机位与被摄主体的距离是决定画面透视的根本;还可以利用光学透镜的视觉变形来强调透视关系,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

?角色位置:角色位置决定构图风格、构图形式、构图效果,决定角色形象的塑造。 【1】角色在构图中的位置大体有三种处理方式: ①居中处理:庄重感。 ②靠边处理:不平衡效果。

③斜向处理:强化动态效果,常用于运动摄影。

【2】角色构图的四种基本形式:①1/3与2/3法;②1/2与2/2法;③反1/3与2/3法

④中间法

?背景关系:是指画面中可以看到的各层景物中的最后一层景物。背景是画面构图中的重 要造型元素及主要空间关系,它既要反映摄影机的调度关系、方位关系,又要体现出构风 格。

【1】背景的作用:

① 从宏观上分析,一个场景空间决定一场戏的叙事关系;

② 从微观上分析,一个画面的背景关系构成了对主体的映衬与诠释,丰富的背

景画面:1)可以用来揭示画面的主体与内容; 2)可以使画面在主体之后再形成造型效果,增加画面的空间深度和

空间关系;

3)可以表现特定的环境,用以创造气氛;

4)可以在空间层次、色彩、光线等方面丰富构图的表现性以及平衡

画面构图。

【2】背景的两种主要风格形式:实背景—具象空间;虚背景—非具象空间。

13、构图为主题服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P48)

?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要努力设计最合适、最具视觉美感的构图; ?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有时需要刻意去破坏画面构图的美感,即所谓的“不规则构图”; ?如果某个构图虽然画面优美,但它与整个影片的风格、主体不符,甚至妨碍了影片主题思想的表达,那么我们必须忍痛割爱。

第五节 角度与运动

搜索更多关于: 《视听语言》重点整理 的文档
《视听语言》重点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swg151btd7z7sg756an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