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下册 新版 美术 教案 参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5:01: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认一认,老师带来了一些种子,你来认一认,再说一说种子的样子(种子的大小、颜色、形状、质尝试发现 探究形成:学生汇报展示:1.种子可以看成是一 探究形成 欣赏提升 3.蝴蝶根据种子的形状来粘贴(因形造型) 4.小鸟你发现这幅画有什么特点?除了颜色的搭 教学检测 欣赏书中作品,你还有什么发现? 你想不想也来粘贴一幅种子贴画啊?怎样做呢?教学拓展 学生可以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再出示课件,粘贴的步骤 1设计图案2局部刷胶水3粘贴谷物,逐一完成 配 种子的排列是这副画的最大特点,显得作品有秩序美。 个个的点,排列成线和面。2.种子的大小决定线的粗细3.可以利用颜色巧妙地排出图案4.种子滚动要用胶水粘贴。 感)。 在玩中感知种子的大小、质感、颜色,再尝试摆一摆,学生会发现很多问题,针对问题我们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 通过欣赏直观的使学生发现种子贴画的几个操作方法及规律,为学尝试发现:2.摸一摸、摆一摆利用种子的大小、颜色、形状、质感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摆一摆,再摆的过程中你发现什么了? 欣赏提升:看看这些画是怎样做出来的?播放课件 生的创作提供帮学生描述1.小熊的脸,卡通人物用的是豆子 红豆、助。 黄豆、黑豆(因色造型 同一种豆子不同颜色的组合) 2.小鱼 、瓢虫用的是小的玉米麦子粒等与各种豆子(用不同的米粒表现不同的质感)种子的大小对比(因质造型) 巩固种子贴画的几个要点如利用颜色搭配、大小的搭配、不同质感的种子搭配、种子的排列。 关注学生的想法是美术课不能忽视的,学生的创造力与灵感的火花我们要呵护,要创造机会平台给予学生展示。 9 学生能出什么是因形造型、因质造型、因色造型 能够粘贴出简单的形象。 种子给予人类的贡献,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10 《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

董迎秋 黑龙江哈尔滨继红小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并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在作品中运用。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通过欣赏作品直观的来认识主体与背景,并在情境中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自主探究,深入了解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并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了解美术创作的基本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主体与背景的概念,了解二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处理好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并加以运用。 三、教学策略

本节课是美术创作中,专业性质突出的一节课,掌握好本节课的知识,能够为学生将来的独立创作奠定基础,可以运用自如的表现自己的想法。为了利于学生的理解,我采取直观的作品欣赏分析,让学生直接找到主体就是画面最主要的形象,最突出的那个。而背景就是衬托主体的,烘托画面的。为了能够深入的探讨二者的关系,我运用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发现主体物不变,背景变化,画面产生的效果。并且挖掘出主体与背景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取决于作者的想法。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设计目的和说明 11 组织教学:收集风景图片(可以是自然景观也可以是课前准备 组织教学 人文景观)或者自己喜欢的图片 使学生养成收集整理材料的习惯 利用每节课对学生导入:学生课前交流自己带来的图片,教师可以帮助、引导学生分析图片的特点,从专业的角度欣赏可以是风格上的、色调上的、表现内容。 考眼力:老师也带来一些图片,请你欣赏。我播放这些图片时速度快一些,你认真看 适当的进行美术素养的渗透。 主体形象一般在画面是最先映入眼帘的,通过一个快速1.青年女歌唱家肖像2.猫头鹰3.树林 的播放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让学你看到什么了?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 生迅速抓住主体物的特点引入学习内再次出示这几幅图,老师播放的那么快,你为什么能讲授新课 迅速记住画面的形象呢? 容。 学生:因为那些形象是画面的主体物,让人第一眼即能记住的形象,它是画面最突出的。 而画面还有些形象,请继续欣赏:你发现了吗?学生描述:那些形象起到陪衬、衬托的作用,我们把它叫做背景。 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主体与背景》 结合画面你能说说什么是主体物?什么是背景吗?欣尝试发现 赏《人与树》《 树与人》 。 学生小结:主体与背景不是固定不变的,任何事物都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物,关键看我们想表现什么? 我今天请来了一个小朋友,他的名字小明,他是我这幅作品中的主体物,教师出示小明(教师可以自制画出小明的形象)我要给他添加背景,你来帮我想想。 学生想象(学生可以大胆想象)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描述,利用两幅作品的欣赏直观的了解主体与背景的较色转换是取决于作者的创作意图。 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解决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在情境中学生自主探12

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下册 新版 美术 教案 参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syfx8td7l8mqar1rud16ehs64cxfu011yg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