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代建制项目管理模式探析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代建制管理模式的概念及代建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现状,进而分析了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代建制管理模式的优势,阐述了代建制管理模式的实施程序及对代建制实施单位的要求,最后提出完善代建制管理模式的相关措施。本文是作者参与代建制实施过程,对代建制管理模式的一点粗浅认识和体会,相信代建制管理模式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及体制改革中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政府投资代建制项目管理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投资大、公益性等特点,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在项目管理方式上存在问题,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超投资、超规模、超标准”的”三超”现象比较普遍,腐败事件时有发生,投资效益往往不能最大化。近年来,不少地方已经意识到对现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方式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开展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这当中,比较成熟和先进的一种方式就是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实行”代建制”。
一、项目代建制的概念
项目代建制最早起源于美国的建设经理制(CM制)。CM制是业主委托一称为建设经理的人来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包括可行性研究、设计、采购、施工、竣工试运行等工作,但不承包工程费用。建设经理作为业主的代理人,在业主委托的业务范围内以业主名义开展工作,如有权自主选择设计师和承包商,业主则对建设经理的一切行为负责。我们现在所说的代建制则是指项目建设单位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社会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代建单位),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实施工作,项目建成后交付使用单位的制度。与CM制相比,无论是在代理人的定义上还是在选择程序上,现代代建制都更具科学性和先进性。
二、我国代建制发展历程及状况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基本上都是由使用单位通过组建临时基建班子(如基建办、工程指挥部等)进行建设管理。这些基建班子通常缺乏应有的建筑技术和工程经济等相关背景知识,不完全清楚投资规律和基本建设程序,不能掌握并运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因此,难免出现各种管理不善的现象,如决策不够成熟,随意调整方案,前期及实施阶段各环节之间相互脱节,工程建设周期长,工作效率不高,投资效益低下等。同时,基建班子一般在项目建成后随即撤消,在建设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不能转为技术资源,供其他单位或后续项目借鉴。在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