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师点拨:这只母鸡面对高大的公鸡,从不反抗,可是它却要去欺侮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会欺负其他母鸡。读到这儿,你想说什么?
b.示例:母鸡欺软怕硬、心狠手辣或暗箭伤人。
c.师小结:这只母鸡,不但叫声烦人,而且欺软怕硬,实在让人讨厌。这也是作者讨厌它的原因之一。
③ 因为母鸡拼命炫耀,所以“我”讨厌母鸡。(课件出示相关段落)
a.师引导:“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一句多么夸张,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鸡爱炫耀的特点,突出了作者对它的讨厌。
b.比较不同。
师引导:同样写叫声,作者在《猫》这一课中,却是这样描写的。(出示课件)
师指名读,相机引导: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预设:喜爱)再读,读出喜爱之情。(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 母鸡:
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 猫: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师指名读,相机引导读出不同的情感,读出自己的理解;生齐读。 2.研读第4~10自然段。
(1)师引导:一只如此令人讨厌的母鸡,为什么后来作者不敢再讨厌它了呢?文中有一段话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原因,比比看谁先找到?找到后在相应的地方画上线。
(2)生自由读后,师指名交流汇报。(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3)师指导: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 (4)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找出来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5)生反馈、交流。师重点引导生从以下几个方面体会。 ①体会“负责”。(课件出示相关段落)
a.母鸡总是挺着脖儿,这个样子看上去好像是在告诉所有人什么呢? b.母鸡为什么要预备作战?它为什么还要到处看看?
c.母鸡的一举一动,让你感觉到它是一只怎样的母鸡?(相机板书:负责)读出它的负责。 d.看到一只这么负责的母鸡,所以作者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②体会“慈爱”。(课件出示相关段落) 师引导理解:
a.母鸡为什么要先啄一啄,又为什么要放下呢? b.母鸡为什么消瘦了?
c.母鸡为了儿女,宁愿自己挨饿,这很明显地让我们感觉到它是一只怎样的母鸡?(板书:慈爱) d.身边有一只那么慈爱的母鸡,你们还会讨厌它吗?(预设:不会)所以作者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③体会“勇敢”。(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师引导理解:
a.为什么大公鸡会怕母鸡?
b.哪些具体的词句最能体现母鸡的勇敢?
c.“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一句中,“顶”是什么意思?母鸡发出那么大的声音,难道不怕黄鼠狼发现后,首先就把它吃掉吗?
d.母鸡每一次放声啼叫、每一次出击都是为了儿女,你们认为它是一只怎样的母鸡?(相机板书:勇敢)
e.身边有一只如此勇敢的母鸡,你还会讨厌它吗?(预设:不会)所以作者要大声告诉所有人“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④体会“辛苦”。(课件出示相关段落) 师引导理解:
a.哪个词语最能体现母鸡的辛苦?(预设:多少次) b.母鸡为什么一天要教鸡雏们这么多次?它累不累?
c.它为了儿女,任劳任怨,你认为它是一只怎样的母鸡呢?(相机板书:辛苦)带着这种感受,请同学们比赛朗读。
d.看到如此辛苦的母鸡,你还忍心讨厌它吗?(预设:不忍心)所以作者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生齐读)
3.比较句子,体会情感。 (1)比较句子。(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你认为哪句话更好,为什么? ?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 我不再讨厌母鸡了。
(2)师指名交流。(示例:第一句好。因为从第一句话可以看出作者不仅仅喜爱鸡,还带有对母鸡的崇敬)(板书:喜爱、崇敬)
(3)师指导男、女生轮流朗读,读出崇敬之情。
4.师小结:是啊,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这些就是有了一群儿女的母鸡的优秀品质。因此,在课文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1)生齐读。
(2)师引导:此时此刻,你还认为作者只是在赞美母鸡吗?他还在赞美谁? (3)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答案。(板书:赞美母亲,歌颂母爱)
【设计意图】此板块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让学生去自主朗读感悟,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到的知识与方法,自己读懂课文,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整个过程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以读解文,在读中表达情感,突破重难点。
板块三 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师引导:母亲,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母爱,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提起母亲,说到母爱,你会想起什么?
2.示例:想起了妈妈为我做的令我感动的事…… 3.激情总结。(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是啊,天下所有的母亲为了儿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当灾难来临时,她毫不犹豫地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取儿女活的希望,如果一定要给母亲下一个定义的话,我想你们一定会说——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4.师有感情地引读,生跟读。
【设计意图】抓住中心句“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感受,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和母爱的伟大。同时,结合歌颂母爱的歌曲、诗句、故事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体会,使学生认识到,母鸡就是一个无私无畏、日夜操劳的伟大母亲,实现了课内外的迁移。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本文是老舍写的另一篇佳作。由于通过上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次教学我主要抓住了以下几点:
1.自读自悟,在读中感悟。
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我主要抓住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反复诵读相关语句,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2.前后联系,感悟写法。
将前后课文联系起来教学,感受老舍先生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和表达情感的方式。如将描写母鸡叫的句子,与《猫》中相关句子进行比较,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同样是写叫声,表达的情感是完全不相同的。
3.延伸拓展,突出主题。
类文链接在课堂结束时,围绕“母爱”这一主题,创设情境,播放歌颂母爱的歌曲,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母爱的理解。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得语文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开放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