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有限公司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工作面名称:1212对拉采煤工作面
编号:采12—04号
二O一二年四月
1
会 审 表 部门及人员 编 制 安监科 机电矿长 安全矿长 总工程师 会审意见:
2
签名、时间 部门及人员 采煤队 通风科 通风副总 生产矿长 矿 长 签名、时间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工作面概况
一、编制依据
根据矿采掘计划安排和生产需要,本《作业规程》参照相邻采掘工作面所揭露的煤岩状况和地质部门、测绘人员提供数据资料,以及矿现有生产设备、技术条件等进行编制。
二、工作面位置及参数 1、工作面位置
该工作面是+320m水平西翼采区的第二段俯斜长壁对拉式采煤工作面,开采标高+331m至+326m。
2、工作面相邻关系
该采面东翼为臭炭1214回风斜巷,上部为+330m西翼回风大巷,下部为+320m水平西翼运输巷、以西为1211采面。
三、工作面与地表关系
工作面相对应地表为丘陵,无水体、公共设施及房屋建筑,对地面最高标高+625m;最低标高+600m,开采海拔+331m~+320m,地表距该煤层开采深度:280m—294m,预计采动对地表及环境无破坏性影响。
四、工作面地质概况 参见附图:煤层柱状示意图。
第二章 地质特征 第一节 地形、地貌
本区处于古佛山背斜南东翼,该背斜山脉走向与构造迹线基本一
3
致,呈北东——南西向展布的单斜构造。以野鸭池、碑冲、鸡公岭、古佛洞一线为地表分水岭,向东南、西北向濑西河排泄。地下分水岭与地表分水岭基本一致。
本矿区所在的背斜中段核部三叠系须家河组(T1xj)地层剥蚀、侵蚀地貌为主,砂岩因抵抗风化能力强,常形成陡峻山梁,泥质岩常形成丘陵及沟谷。地貌类型属构造剥蚀浅丘~深丘地貌。区内最高点为矿区北东部碑冲附近,海拔标高+659.2m;最低点为矿区南东侧黄土墙附近,标高+405m,相对高差254.2m,属于受构造作用为主,受长期强烈剥蚀的低山地貌。
第二节 地质特征
一、地层
区域地层属于扬子区四川盆地分区的泸州小区,出露地层主要是:三叠系和侏罗系,第四系主要分布在现代河谷两岸及平缓的丘陵中。
矿区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和下统嘉陵江组(T1j)。现分述如下:
第四系(Q)
主要由坡、残积和冲、洪积物等组成,多分布在坡麓、低洼地、沟谷及河床边滩部位,成份为杂色粘土、亚粘土、砂粒和砾石等。厚度0~10 m,一般2~5m。
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