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武梁祠董永事父画像考释-精品文档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5:23: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武梁祠董永事父画像考释

武梁祠石刻位于山东省嘉祥县纸坊镇武翟山,是中国东汉晚期武氏家族墓地石刻建筑群落,其中以“武梁祠”年代最早,因而得名。在武梁祠堂石刻画像中,董永佣耕事父画像位于武梁石室第三石上,也就是后壁石刻之第二层,右数第三幅画像。对于这幅石刻画像,自宋代以来,曾经有众多学者进行过记述和研究,但直至今日,围绕画面内容的解读,仍然存在着争议和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

一、历代学者对武梁祠董永事父画像的相关考释及不同见解 早在北宋时期,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对嘉祥武梁祠的碑刻与画像已经有所记述;南宋郑樵《通志?金石志》中亦提到“武氏石室画像”,洪适又将武梁祠之榜题和画像著录于《隶释》、《隶续》。大约在元代,武梁祠历经黄河洪水淤漫,湮没于泥沙之中,直到清代乾隆年间,才被金石学家黄易重新发掘出来。清代以前,对武梁祠董永事父画像,并无人专门研究,黄易的《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对此画像也没有多加留意。清代学者中,较早对武梁祠董永事父画像进行解说的是翁方纲,其《两汉金石记》卷十五曰:“第卅八幅,凡二榜,画永父持杖,后有车,董永立其前。”清代嘉庆、道光年间,阮元、毕沅等所撰《山左金石志》卷七也对武梁祠董永画像进行了记述:“左一车轮,一人坐于辕上,右手执杖,左手高举,榜题:‘永父’二字。左

一人,背立向地取物,首顾坐者,榜题:‘董永,千乘人也’六字,‘也’字半泐。左右空处,各缀一兽,半泐。”此后,清代学者不断对此图进行考释,王昶《金石萃编》卷二十曰:“一人坐辕上,榜题‘永父’。左一人,背立向地取物,榜题‘董永千乘人’也。”冯云鹏、冯云?所辑《石索》卷三曰:“永父坐车辕上,与世传卖身葬父事不合,盖别有事实,于今失传耳。永父车后有一树,有一人攀援而上,俱未考。”瞿中溶所撰《汉武梁祠堂石刻画像考》于嘉祥武梁祠画像描述详细,考证精深,此书卷五对武梁祠董永事父图尤其有确切说明:“图有二人,其右左手扶杖,杖头有鸠,左手前指,坐于一轮车架之辕,面左者,董永之父也,其车架上有一器如?。……其左一人向左立,首回后右顾其父,而两手拖物者,董永也。[1]”

经过瞿中溶及其之前学者的努力,武梁祠董永事亲图中几个最主要的画面形象已经被解说清楚。关于董永和永父,原画中的榜题已经注明,论者皆无异议。瞿中溶对董永父所乘之车与所持之杖,进行了仔细观察,他注意到永父杖头有鸠,是一根鸠杖;又根据《后汉书》里《鲍宣妻传》、《赵?传》、《范丹传》、《杜林传》中相关记载,考证武梁祠画像董永图中的鹿车“乃今北方乡人所用之一轮小车”,也就是现在俗称的独轮小推车,永父所坐独轮车上还放有一个陶罐。瞿中溶研究武梁祠画像所依据的底本是黄易的精拓本,《汉武梁祠堂石刻画像考》书后另附有《武祠前石室画像考》一文,文中称:“黄小松于山左嘉祥搜出

汉武梁祠堂画像,椎拓甚精,予既为之详考其事,补前人所遗及正近人所说之?,成书六卷矣。”因为黄易拓本为初拓善本,瞿中溶在考证武梁祠画像时,通过黄易拓本得以观察到其他学者所难以见到的细微之处。例如,董永事父图中,鹿车后倚大树,树右方的图案,《山左金石志》卷七将其理解为:“树一丛,树右一兽。”瞿中溶则清楚地说明此图案是:“车右后倚一树,树右有一小儿,攀援欲上。”瞿中溶还发现董永前方左边“地上有一器如竹笥”,此器物为“锯齿口圆器,纹如编竹为之者”,如果拓本不是非常精致细腻,石刻竹器上的纹理是表现不出来的。当然,瞿中溶对武梁祠董永画像中图案的论证也有可以补充和商榷之处,如关于画中董永所持之物,瞿中溶未加考察,后世有的学者将其释为农具,如郎净《董永故事的展演及其文化结构》解释为:“(永父)右手前指,似乎在指点董永耕作。董永立于左侧,右手执农具,回首萦望其父。[2]”有的学者将其释为地上竹笥的盖子,如容庚《汉武梁祠画像录》释图曰:“一人坐鹿车,左手扶鸠杖,右手直前者,董永父也。车后倚一树,有小儿攀援欲上。左一人向左立,回首顾其父,左有一器,以右手执其盖者,董永也。”再就是对董永左右两侧上方动物图案的解说,瞿中溶之说也值得再加辩证,后来学者们围绕武梁祠董永画像所进行的探讨,争论和歧见亦集中于此。

二、对董永事父画像左右两侧上方图案所表现故事内容的考释

关于董永左上方的图案,瞿中溶《汉武梁祠堂石刻画像考》卷五解读为:“董永之左上空处,一四足有尾之兽,盖点缀也。”对于瞿氏此说,后世学者并不完全认同,而是参照董永传说的相关文献记载得出了各种结论。有的学者认为是熊,朱锡禄《武氏祠汉画像石》:“董永左上方有一似熊的动物,是点缀品,与内容无关。[3]”蒋英炬《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上缀一羽人和一熊。[4]”肖贵田也认为武梁祠董永事父图中,董永左上方图案为熊类,“熊类兽仅左上肢上举,右上肢曲肘于胸前。[5]”肖先生之所以有此看法,可能是对图形存在误解所致,原因有三:首先是忽视了熊的头部,武梁祠画像中,柳下惠故事画面的右上方就有一只熊,熊的头部不大,但形象鲜明,眼睛可见,嘴脸清晰,而武梁祠董永图中“熊类兽”头部很难看清;其次,在武梁祠柳下惠画像中,熊的出现,说明柳下惠与女子所处之地是荒郊野外,人迹罕至之所,董永图中的故事背景则为临近村落的农田,不应是熊之类猛兽出没之地;再次,武梁祠柳下惠图中之熊两臂开张十分明显,而董永图中所谓的“熊类兽”,并不符合汉画像石中所常见的熊双臂上举的造型图式。在汉画像石中,熊的造型虽然风格略有所异,但还是有固定模式的,一般都是直立行走,身体右倾,头部左向(个别造型是身体左倾,头部右向),双臂皆开张上举,作用力挥舞之状。河南南阳出土的汉画石像中有大量的熊图案,南阳市包庄出土有东汉象人斗熊图,南阳市碧霞宫出土东汉象人斗熊图,南阳市魏公桥出土东汉熊兕相斗图,

武梁祠董永事父画像考释-精品文档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t8n447j7t3fre38hic91cf865breu010p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