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第二章心理咨询技能复习概要
咨询方案应由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 心理咨询方案不包括内容的不可变更性(习题37)。商定的心理咨询方案不是不变的。 心理咨询方案应当包括(习题148):①咨询的目标;②双方的责权利;③咨询的设置。 一般来说,咨询方案包括7项内容:
1.咨询目标:符合咨询目标有效性的7个要素。 2.双方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咨询双方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求助者 ①提供与心理咨询有关的真实资料; ②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习题38,149) ①有权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职业资格; ②有权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③有权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④有权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⑤对咨询方案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习题39,150) 与 咨询师 ①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②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责任 ③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习题41,152) ①有权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②有权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权利 ③有权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习题42,153) ①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执业资格证件; ②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③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的各方面内容 ④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 (习题43,154) ①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的各方面内容 ③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义务 提前告知。 (习题40,151)
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求助者的责任是(习题149):①向咨询师提供真实资料;②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求助者的责任不包括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习题38)。 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求助者的权利是(习题150):①了解咨询师执业资格;②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③可以提出转介咨询。求助者的权利还包括提出中止咨询(习题39)。
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求助者的义务是(习题151):①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②尊重咨询师;③遵守咨询方案。求助者的义务还包括遵守预约时间(习题40)。
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咨询师的责任是(习题152):①遵守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②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③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咨询师的责任是遵守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习题41) 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咨询师的权利是(习题153):①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②选择合适的求助者。咨询师的权利并不包括遵守预约时间(习题42)。
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咨询师的义务是(习题154):①向求助者出示营业执照;②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③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④遵守和执行咨询方案。
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咨询师的义务是尊重求助者(习题43)。 3.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心理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一般是(习题155):①每周 l~2次;②每次50分钟。心理咨询的次数一般是每周 l~2次(习题44)。心理咨询的时间安排,一般是每次50分钟(习题45)。
4.咨询的方法、过程和原理 5.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 6.咨询的费用
第 5 页 共 14 页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第二章心理咨询技能复习概要
7.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
三“7”要点 序号 1 2 3 4 5 6 7 收集资料7问题 Who What When Where Why Which How 有效咨询目标7要素 具体(量化) 可行 积极 双方可以接受 属于心理学性质 可以评估 多层次统一 咨询方案7项目 咨询目标 双方责权义务 次数与时间 方法与原理 效果与评价 费用 其他(备注)
第三节 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75) 第一单元 参与性技术 ???????????????????????????????????(75)
一、学习目标:学会运用咨询的参与性技术,澄清问题和启发、引导求助者自我探索。 二、技能要点(8种参与性技术) (一)倾听
1.如何倾听:关于倾听技术,正确的做法是(习题157):①认真、有兴趣地听;②不要做价值判断;③不仅用耳,更要用心;④适当的反应(言语或非言语)。
2.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 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习题158):①急于下结论;②轻视求助者的问题;③干扰或转移求助者的话题。 ⑴ 急于下结论(0412-192:认为求助者的问题是小题大做、无事生非) ⑵ 轻视求助者的问题
⑶ 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 ⑷ 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
关于倾听技术,错误的做法是适当地给予价值评价(习题47)。 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做出道德和正确性的评价(习题48)。 ⑸ 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技巧
将咨询技巧用于实践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习题159):①询问过多;②概述过多;③不适当的情感反应。 3.倾听时给予适当的鼓励性回应:倾听时的鼓励性回应技巧中最常用、最简便的是点头(习题49)。
(二)开放式询问与封闭式询问
1.开放式询问
开放式询问通常使用(习题160):①“什么”、②“如何”、③“为什么”。 开放式询问常用的是“为什么”(习题50),以及“能不能”、“愿不愿意”等词来发问。 不同的询问词导致不同的结果。开放式询问的实施方法是(习题161):①用“什么”询问事实、资料;②用“如何”询问事件过程;③用“为什么”探讨原因;④用“能不能”促使求助者自我剖析。
开放式询问的实施方法是带“什么”的询问可以获得一些事实、资料(习题51)。 2.封闭式询问(0412-125)
封闭式询问通常使用的是(习题163):①“是不是”、②“对不对”、③“要不要”、④“有没有”等词,而回答“是”“否”式的简单回答。封闭式询问常用于(习题162):①澄清事实;②获取重点。
封闭式询问一般用于澄清事实真相(习题52)。封闭式询问一般不用“为什么”(习题53)。
(三)鼓励和重复技术
鼓励就是直接地重复求助者的话或仅以某些词语来强化求助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下去。鼓励技术中的常用词是(习题164,0511-3-147):①“嗯”、②“讲下去”、③“还有吗”等。
鼓励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直接重复求助者的话(习题54,0511-3-114)。
第 6 页 共 14 页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第二章心理咨询技能复习概要
鼓励技术的功能在于(习题165):①促进会谈继续下去;②引导求助者谈话朝着一个方向作进一步深入。 鼓励技术的功能在于促进会谈继续下去(习题55,0511-3-108)。
(四)内容反应
内容反应也称释义(习题56)或说明。内容反应技术是指咨询师(习题166):①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谈加以整理,反馈给求助者;②将求助者的思想认识加以整理,反馈给求助者。
咨询师选择求助者谈话的实质性内容,用自己的话将其表达出来,在咨询活动中称之为释义(习题57)。 实施内容反应技术时要注意(习题167):①咨询师选择求助者的实质性谈话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②最好是引用求助者谈话中最有代表性的词语;③尽量以简明的方式反馈求助者的思想。
(五)情感反应
情感反应与内容反应(释义)的意思很接近,二者区别是:释义着重于对求助者言谈内容的反馈,而情感反应则着重于求助者的情绪反应。
情感反应技术并非指(习题168):①咨询师对求助者的言谈内容反馈;②咨询师将自己的情绪告诉求助者;③咨询师与求助者专门谈论情绪问题。
情感反应与内容反应的区别在于前者针对的是求助者的情绪反应(习题58)。 情感反应技术的实施方法是(习题169):①将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反馈给求助者;②可以与内容反应同时进行。一般地,释义与情感反应是同时的。
情感反应最有效的方式是针对求助者现在的而不是过去的情感(习题59)。
(六)具体化
具体化技术是指咨询师帮助求助者(习题170):①讲明模糊不清的思想观点;②澄清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 具体化技术是指咨询师帮助求助者清楚地说明所经历的事件(习题60)。 求助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咨询师可采取相应的具体化对策(习题171):①问题模糊(咨询师的具体性,就是要还其本来面目,让求助者明白真相);②过分概括;③概念不清。
具体化技术的作用在于通过讨论引起求助者不合理情绪的具体事件,让求助者明白真相(习题61)。
(七)参与性概述
参与性概述是指咨询师将求助者的言语、行为、情感综合整理后简要地表达出来(习题62)。 参与性概述的使用时机是(习题172):①一次面谈结束前;②一个咨询阶段完成时;③一般情况下;④随时需要时。
(八)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
1.正确把握非言语行为的各种涵义
2.全面观察非言语行为,尽管它有一定的涵义,但这种涵义并不是惟一的。 理解非言语行为要注意(习题173):①正确把握非言语行为的各种含义;②全面观察非言语行为;③应把动作群放到某种情境中来了解;④应关注言语内容与非言语内容的不一致。
不正确的说法是非言语行为的含义是惟一的(习题63)。
动作所表达的涵义可因人因时因地因手段而改变,所以应把动作群放在某种情景中来了解。 3.应关注言语内容和非言语内容的不一致 八种参与性技术中包括(习题156):①情感反应;②内容反应。 八种参与性技术中不包括面质(习题46,面质是影响性技术)。 第二单元 影响性技术 ???????????????????????????????????(87) 一、学习目标:学会运用咨询中的影响性技术,对求助者实施干预。 二、技能要点(8种影响性技术) (一)面质
面质技术又称(习题175):①质疑、②对峙、③正视现实以及对质、对抗等。面质技术的含义是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习题65)。咨询师可以面质的求助者的常见矛盾归纳为4点(习题176):①言行不一致;②理想与现实不一致;③前后言语不一致;④咨访意见不一致。
咨询中使用面质的目的在于协助求助者促进对自己的了解(习题66)。
第 7 页 共 14 页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第二章心理咨询技能复习概要
关于面质技术,正确的说法是完形学派(非常强调面质)鼓励求助者辨别言语与非言语表达之间的差异(习题67)。
使用面质技术时应注意(习题177):①要有事实根据;②避免个人发泄;③避免无情打击;④要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⑤可用尝试性面质(如“你前后的说法似乎不一致”)。
(二)解释
解释技术的含义是运用心理学理论说明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与实质(习题68)。
解释技术是(习题178):①运用理论说明求助者行为背后的原因;②运用理论揭示求助者情感反应的实质。 解释与释义和内容表达的区别有4点(习题179):①释义是从求助者的参考框架出发;②解释是从咨询师的参考框架出发,为求助者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法;③解释侧重于对某一问题作理论上的分析;④内容表达是指咨询师提供信息或建议。解释与释义的区别在于解释是为求助者提供新的思维方法(习题69,0511-3-110)。
解释技术的正确做法(习题180):①了解情况,准确把握情况;②解释因人而异;③不能把解释强加给求助者。解释技术的正确做法是准确把握情况(习题70)。
(三)指导
指导即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以某种方式行动(习题71)。
指导技术的正确做法(习题181):①咨询师直接指示求助者以某种方式行动;②让求助者真正理解指导的内容;③不能以权威的身份强迫求助者执行。
不同理论流派的指导方法是(习题182,0511-3-14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④):①精神分析学派指导求助者通过自由联想寻找问题的根源;②行为主义学派指导求助者进行各种行为的训练;③完形学派习惯于做角色扮演的指导;④理性情绪学派指导求助者用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
不正确的说法是理性情绪学派指导求助者如何调整情绪(习题72)。
(四)情感表达
情感表达是咨询师向求助者告知自己的情绪、情感活动。不正确的说法是情感表达可以疏解咨询师的情绪(习题73)。情感表达技术与情感反应技术的区别在于(习题183):①情感表达是咨询师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②情感反应是反映求助者叙述中的情感内容。
(五)内容表达
内容表达指咨询师进行指导、解释、提出建议、提供忠告、影响性概述、自我开放、传递信息、反馈等。 内容表达技术与内容反应技术的区别在于(习题184):①内容表达是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忠告;②内容反应是咨询师反映求助者的叙述。
内容表达技术与内容反应技术的区别在于内容表达是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忠告(习题74)。
(六)自我开放
自我开放,亦称(习题185):①自我暴露;②自我表露。
自我开放的含义是指咨询师谈出自己的经验与求助者分享(习题75)。 自我开放一般有两种形式(习题186):①咨询师把对求助者的体验感受告诉求助者;②咨询师暴露与求助者所谈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自我开放的主要形式是咨询师暴露与求助者所谈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习题76)。
(七)影响性概述
指咨询师将自己的意见整理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出来。
影响性概述与参与性概述的不同之处是(习题187):①前者是概述咨询师自己叙述的内容;②后者是概述求助者自己叙述的内容。影响性概述与参与性概述的不同之处是影响性概述是咨询师将自己叙述的主题以简明的形式表达出来(习题77)。
(八)非言语行为的运用
非言语行为或伴随言语内容出现(作补充或修正),或独立出现,代表独立意义,在咨询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不正确的说法是非言语行为只能伴随言语出现(习题78)。以下是非言语行为的相关知识:
1.非言语行为在咨询中的作用:①加强言语;②配合言语;③实现反馈;④传达情感。非言语行为也是表达共情、积极关注、尊重等的有效方式之一。
非言语行为在咨询中的作用是(习题188):①非言语行为可以传达共情态度;②非言语行为可以有独立的
第 8 页 共 14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