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实验探究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4:40: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答:(1)A;

(2)反应共生成沉淀 19.7克;

(3)原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约为29.3%.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14.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可以求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

(1)分析表中数据,写出判断实验二中的样品已完全反应的理由:实验三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为150g+12g﹣158.7g=3.3g,实验二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为150g+8g﹣155.8g=2.2g,实验三产生的气体的质量大于实验二,所以实验二中稀盐酸有剩余,8g样品已完全反应.. (2)表中的m值为 152.9.

(3)根据实验二中的数据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0g+8g﹣155.8g=2.2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2.2g

=x=5.3

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答:

(1)实验三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为150g+12g﹣158.7g=3.3g,实验二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为150g+8g﹣155.8g=2.2g,实验三产生的气体的质量大于实验二,所以实验二中稀盐酸有剩余,8g样品已完全反应..

第31页(共50页)

×100%≈66.25%

(2)152.9.

(3)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66.25%.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15.

【分析】(1)根据化学式计算对应元素的质量比; (2)根据实验设计的意图以及信息提示进行分析和计算; 【解答】解:

(1)维生素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 (2)

①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有颜色或者异味的物质,而本实验中通过观察碘水颜色褪去为现象的,所以加入活性炭去除橙汁中的色素,便于后面的观察颜色的变化,进而确定反应的进行程度,所以活性炭的作用为:吸附橙汁中的色素,便于观察后面反应中颜色的变化;

②由于题干提示“维生素C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质“,所以步骤3必须在步骤1,步骤2后立即进行,同时第一步也是“取橙汁样品,加入活性炭,振荡、静置、过滤,滤液移至小烧杯中,盖上玻璃片“,过程很迅速且盖上玻璃片,防止氧化的. ③设20mL该橙汁样品中含有维生素C的质量为x. C6H8O6+I2═C6H6O6+2HI 176 254 x 1.27g/L×

=

x≈0.0088g

所以1L该橙汁样品中含有维生素C的质量为0.0088g÷故答案为: (1)9:1:12;

第32页(共50页)

=0.44g.

(2)

①活性炭可以吸附橙汁中的色素,便于观察后面反应中颜色的变化.

②维生素C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质,所以步骤3必须在步骤1,步骤2后立即进行. ③0.44.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16.

【分析】(1)指针偏右,说明左盘树碱样品小于10g;

(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为了准确量取水的体积,还需要使用的仪器是胶头滴管;

(3)溶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4)根据碳酸钙的质量计算碳酸钾的质量,进而求质量分数; (5)纸片上还有残留固体,则溶液中溶质偏小,质量分数偏小.

【解答】解:(1)指针偏右,说明左盘树碱样品小于10g,则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往左盘加树碱,至天平平衡;

(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为了准确量取水的体积,还需要使用的仪器是胶头滴管;

(3)溶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4)设碳酸钾的质量为x CaCl2+K2CO3═CaCO3↓+2KCl 138 100 x 1g

x=1.38g

大树碱中K2CO3的质量分数:

=13.8%;

(5)纸片上还有残留固体,则溶液中溶质偏小,质量分数偏小. 故答案为:(1)往左盘加树碱至天平平衡; (2)胶头滴管;

第33页(共50页)

(3)搅拌,加速溶解;

(4)大树碱中K2CO3的质量分数为13.8%; (5)偏小.

【点评】本题涉及实验基本操作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 17.

【分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和题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行计算;

(2)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实验中不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会使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导致结果偏大进行分析. 【解答】解:(1)样品的质量为:574.57g﹣564.57g=10g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74.57g﹣570.57g=4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g

=

x=9.09g

所以碳酸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90.9%;

(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在实验中用稀盐酸与碳酸钙样品反应,而不用浓盐酸与碳酸钙样品反应;实验中不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会使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导致结果偏大.

故答案为:(1)碳酸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0.9%; (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带来测量误差,偏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18.

【分析】(1)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解答;

第34页(共50页)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增加的质量即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解答; (3)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解答. 【解答】解:

(1)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有新物质生成,锡的燃烧是化学变化;

(2)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2.把白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4,则参加反应的气体的质量为m4﹣m2,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m3=m4﹣m2+m1;

(3)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总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答案: (1)化学; (2)m4﹣m2+m1;

(3)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总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9.

【分析】根据碳酸钡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质量分数.

【解答】解: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BaCl2═BaCO3↓+2NaCl 106 197 x 1.97g

x=1.06g

第35页(共50页)

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实验探究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taoi2ovbe3y3j84vsq02xzhu2kzn0009s7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