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要素禀赋理论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5:04: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要素禀赋理论

我们所熟知的要素禀赋论是瑞典的两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提出的,奥林在他的老师赫克歇尔提出观点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要素禀赋理论。这一理论突破了单纯从技术差异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的局限,而是从比较接近现实的要素禀赋来说明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

技术差异论和要素禀赋论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以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或成本差别作为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动力的。因此尽管两种理论在产生的时间上相距约150年的时间,但是其理论渊源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衡量这种变化的基本尺度是:它们借以立论的经济学基础是否有根本性的变化;它们的理论本身是否建立在不同的动力机制上,即是否改变了价格差作为贸易原因或动力的基本观点。这两个方面都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因此将技术差异论和要素禀赋论统称为比较利益理论,从而构成古典贸易理论的内容。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是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了要素价格的差异,这就是要素禀赋理论所揭示的。而需求重叠理论从要素需求入手,认为要素价差是由于对要素存在需求差异引起的,而对要素的需求则又是由于对最终产品的需求所引起的,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差异源于国与国之间消费嗜好不同、收入水平与收入分配有差别。

从要素禀赋的差别来解释生产成本和价格的不同,重新解释贸易基础,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F.Heckscher)和俄林(B.Ohlin)

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认为,由于国与国之间要素禀赋存在的差异,使得要素价格也产生差异,进而导致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差异,由此产生国际贸易。

搜索更多关于: 要素禀赋理论 的文档
要素禀赋理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tnp29ye5k2xzhu2kzn0175lm26knl009x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