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加油站 安全标准化操作规程汇编
编 制: 审 批: 颁发日期: 实施日期:
xxxx
加油站
一、加油操作规程
1.加油机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2.加油机操作人员进入操作现场,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不得穿化纤、毛料服装和使用该类物质的墩布,不得穿底部带有铁钉的鞋。
3.加油机起动计数器加零过程中,不得打开油枪开关。 4.加油理要做到精心操作,油枪要牢固地插入油箱的注油口,防止油的渗漏、溅洒。
5.加油员必须亲自操作加油机,不得折弯加油软管,不得将软管拉到极限位置。
6.加油过程中随时注意加油机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加油,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操作。
7.加油机不得带病运转,不得有跑、冒、滴、漏的现象。 8.发现或发生危及加油站安全的情况,应立即停止加油。 9.雷击天气应停止加油。
10.停止作业应关闭加油机,切断电源。
二、计量操作规程
1.储油罐液位高度测量(人工测量)
1.1停止使用与油罐相连的加油机,抄写停机时累计泵码数。 1.2卸油后,待稳油15min后方可计量。 1.3将量油尺尺带用棉纱擦净。
1.4从固定测量点将量油尺垂直徐徐放入油罐,尺铊接触油面时应缓慢,以免破坏静止的油面。
1.5当量油尺铊接近罐底时(约20cm)应放慢速度,不得冲击罐底。
1.6手感尺铊触底,就迅速将尺垂直向上提起,避免倾斜摆动,使液面发生波动。
1.7卷尺提起后,应迅速观察油面浸湿线高度,读出油面高度;
先读小数,后读大数,读数时尺带不应平放或倒放,以防油面变化。
1.8测量结果应精确到毫米,每次测量至少两次,两次相差不大于1mm,取小的读数,超过时应重测。
1.9每次测量的最后结果应记入测量记量表中。 2.油罐车液面高度测量(人工测量)
2.1用于人工计量的停车场地,必须坚实平整,坡不大于0.5度。
2.2油面平稳后再进行计量。
2.3具体计量程序同储油缺罐液面高度测量。 3.储油罐罐底水高测量
3.1水的高度不超过300mm时应使用检水尺;水的高度超过300mm时应使用量油尺。
3.2测量时,在量油尺或检水尺上涂抹一层薄的试水膏。 3.3从固定测量点将量油尺垂直徐徐放入油罐,尺铊接触油面时应缓慢,以免破坏静止的油面。
3.4尺铊或检水尺触底时,应静置3~5s后提尺。
3.5卷尺提起后,应迅速读取试水膏变色处的毫米读数;读取时检水尺不应平放或侧置。
3.6遇水、油界面不清晰、不平直,应重新按程序测量。 3.7水高超出50mm,应及时报告站长,分析原因并进行处理。 3.8每次测量的最后结果应记入测量记录表中。 4.油品温度测量
4.1温度测量应在油品高度测量之后进行。 4.2测量时将温度计装入保温盒。
4.3将温度计置于油面高度的1/2处测量油温,浸没时间不少于5min。
4.4提取温度计时要迅速,温度计离开油点到读数时的时间不应超过10s;读数时应使温度计垂直,不让盒内液体洒出,视线应垂直于温度计,先读大数。
4.5使用分度值为0.5摄示度的温度计,应估读到0.1摄示度;使用分度值为1摄示度的温度计,应估读到0.2摄示度。
4.6每次测量的最后结果应记入测量记录表中。 5.油品密度测量(密度计法)
5.1从油罐采取油样,将油样沿量筒内壁倒入量筒,量筒应放在没有气流的地方,并保持平稳。
5.2将干燥的密度计小心放入搅拌均匀的量筒风油样中,操作时注意液面以上的密度计杆管浸湿不得超过两个最小分度值。
5.3待密度计稳定后按弯月面上缘读数,读数时必须注意密度计不得与量筒内壁接触,眼睛要与弯月面上缘成同一水平线,并估计密度计读数至0.0001g/cm3 。
5.4测量油样的温度。
5.5测量完毕,将油样倒回油罐,收好计量器具。 5.6每次测量的最后结果应记入测量记录表中。
三、卸油操作规程
1.准备
1.1送油罐车时站后,卸油员立即检查油罐车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有效,引导罐车至计量场地。
1.2连接静电接地线,按规定备好消防器村,将罐静置15min经计量后准备接卸。
2.验收
2.1卸油员会同驾驶员核对罐车油品交运单记载的品种、数量,检查确认罐车铅封是否完好。
2.2卸油员登上罐车用玻璃试管抽样进行外观(颜色、气味等)检查,如油品质量有异常,应报告站长,拒绝接卸。
2.3测量油高、水高,计算油品数量。超过定额损耗,但在规定的0.2%互不找补幅度内,可直接接卸;超过定额损耗,又超过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