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现代结合的建筑改造—河南信阳西河村
西河村是一个位于河南和湖北交界地带的山村,属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周河乡,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河边古树参天、古民居群落顺河而建,古风犹存。但经济不发达,缺乏活力,甚至还没有手机信号。村庄常住村民不到户籍人口的1/3,大多数为老人和儿童,是一座中国当今典型的留守村落。
作为建筑设计师,何崴想寻找到一条既能保护古村,又能将村民带入当代生活的路。于是,他看到了村里废弃的粮库。它与古民居群和祠堂隔河相望,原本是西河粮油交易所,何崴想将其改造成一座博物馆,不是城市里常见的那种以展陈文物为主要功能的博物馆。在他的设计中,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只在粮库中占了很小一角,更大的空间留给村民活动中心。他希望帮助村子重建公共活动,从而重建社群和村民之间的关联性。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博物馆中还有一个餐厅,用以接待外来人,可以为村庄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同时也可以为本地人婚丧嫁娶举办仪式提供空间。
博物馆同时还是一个生产场所。何崴和团队为西河村找到了一个既能赚钱又具有文化宣传点的产业——有机茶油。在其设计中将传统手工制油的工艺及器具融进建筑中,使之成为博物馆的主题和主要展品。在他们的建议下,村民收购了当地具有300年历史的油榨车,修复后安置在博物馆中,供游客参观和亲身体验。在停止全手工榨油的30年后,西河村重新恢复了传统的榨油工艺。何崴看来,这是在告诉农民一个信息,即通过保护和发展传统的工
艺,通过恢复有机农业, 是可以提升生活水平, 是可以赚到钱的。他们还为西河村的茶油产业设计了品牌和商标 ——“西河良油”,并为村民设计了茶油的包装。
建筑师在保持原有建筑总体布局和空间特征的前提下,植入新的功能,调整原有建筑空间,局部的改造建筑外立面,使之对外能更好的与河道景观、北岸古民居群进行互动,对内为新的功能服务。在工程技术和材料的选择上,选择当地材料和本地工艺,力保项目的低造价和在地性。对于改造中拆除下来的废料,进行了再利用,尽可能做到“内部消化”。
粮仓对外的立面(对街道和西河的立面)的改造,对原来封闭的墙体进行了“透明化”的处理,通过加大原高窗的面积,将封闭的墙体转变为相对通透的立面。在窗口外面,增加了由竹子构成的遮阳设施。因为竹子自古以来就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而且西河当地就出产毛竹,可以就地取材,在节省造价的同时又表达了地域性特色。
对于新设的餐厅,保留原来外立面的总体形态,拆除原有建筑西侧的两跨,并设计新的山墙面。经过截短建筑,既使村落北侧的古建筑向南面的视线更为开阔,同时也让博物馆区域的西侧入口空间更为明显,再之就是为新设餐厅创造了一个可以户外就餐的平台空间,可谓一举三得。
餐厅西侧的新建山墙是本次改造设计中的亮点之一,也是转化乡土元素的一次尝试。镂空作法脱胎于当地传统的花砖砌法,即将4块砖头尾相对砌成菱形,然后按照四方连续的方式推演至整面外墙。
在博物馆与活动中心之间依据场地形状修建了一条折线形的连廊,这样的做法使博物馆
与活动中心之间的有了连接,使功能流线更加流畅,也让内院晒谷场界定了一条边界,使场地更有围合感。
建筑师邀请了专业的照明设计团队进行整个建筑的夜景照明设计,室内部分我们通过特殊设计的灯具(灵感从农家的斗中产生)实现了灯光的上照和下照,突出了粮库中原始的屋架结构的精美。室外主要采用小功率led灯带和射灯结合内透灯光的做法,使整个建筑在夜晚披上了一层朦胧的外纱。
目还有许多“建筑之外”的设计。因为,建筑师不仅需要设计建筑,同时需要为村民策划未来的经济产业,我们结合当地的经济作物和传统工艺,为西河村策划了天然茶油、板栗等产品,并建议村民形成“西河制造”这个农业品牌,帮助村民重建集体经济,引导村民如何去经营新的村庄。西河村现在已有很多游客,旅游给西河村带来的除了经济效益,更大意义在于改变了村民观念,同时也坚定了政府保护和发展古村落的信心。
游客的到来让西河村从无人问津到有人喜欢,但也在考验这个小村庄的持续发展能力。过度依赖旅游,会对村庄造成巨大压力,很可能会给村庄的生态、文化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而且,一旦游客量下降,也会造成后续发展乏力的问题。何崴说,他希望村里必须要有可持续的产业,借助旅游开发特色农产品,从而做特色农业。
围绕旅游拉动其他产业,以猕猴桃为例,正在西河村附近的丁李湾建立一个猕猴桃基地,还有板栗、银杏、油茶,围绕这些传统农产品发展种植业,再进行深加工。新县政府还打算在西河村建设阿里巴巴村淘点,为了更好地销售线上产品,食品的保鲜包装问题、物流配送问题都将变得十分重要,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就促成了建立从食品采摘—加工—深加工—物流一体化的产业链。
产业链条的延伸,可以让年轻人回村,不论是开办村淘或咖啡馆,还是做古村落旅游,年轻人回来后有事业可干了,吕旅说接下来他们还希望能引进更多的人才,他相信只要政府将平台搭建好,人才回归还是非常有希望的。
吕旅认为:村落风貌一定要是传统的,但消费方式、产品内容是现代的,这既是一种反差,也是一种结合。这种结合会让所有到这个地方的人感受更深刻,记忆更持久。只有传统与现代结合好,古村才能在保持古风古韵的前提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