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市 场 绩 效
产业组织理论对市场绩效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对市场绩效本身进行直接的描述和评价。主要从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技术进步和X非效率等几个方面,描述市场绩效的基本情况及评价市场绩效的优劣。二是研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寻找市场绩效的影响因素,以便对导致某种市场绩效的原因做出解释。
第一节 市场绩效的衡量
市场绩效是指在特定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成本、产量、利润、产品质量、品种及技术进步等方面达到的最终经济成果。它实质上反映的是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效率。
一、衡量市场绩效的微观指标
目前,被普遍用来衡量市场绩效的指标有三个,即收益率、价格—成本加成和托宾q。
(一)收益率
收益率是一种衡量每一元投资盈利多少的方法。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收益或利润是指经济利润,而不是会计利润。经济利润等于收入减去机会成本,而会计利润则是根据标准的会计原则所计算的利润。具体来说,经济利润等于收入减劳动力、物资和资本成本。资本成本等于如果出租资本
财产可获得的总租金。总租金等于一单位财产的租金率乘以资本量。经济利润及资本的租金率有密切的关系。资本的租金率是使资本的所有者在设备折旧以后所能获得的一定收益率。折旧是资本在其使用期间所减少的经济价值,也可以称为经济折旧。
经济利润为:
??R?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资本成本
(8-1)
这里R是收入,资本成本是资本的租金率乘以资本价值。资本价值是
PKK,其中PK是资本价格,而K是资本量。如果租金率为收益率r加上折
旧?率,即为?r???,那么,利润为:
??R?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r???PKK
(8-2)
赚得的收益率是使经济利润为零的那个r。令?等于0并解等式(2)
中的r,则得
r?R?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PKK
PKK
(8-3)
因此,赚得的收益率是净收入除以资本价值,这里净收入等于收入减
去劳动力成本减去原材料成本减去折旧。①
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资源配置实现最优,该市场上所有企业都只能获得正常利润,且不同产业的利润水平趋于一致。也就是说,产业间是否形成了平均利润率是衡量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是
① 戴伯勋、沈宏达:《现代产业经济学》,203-204页,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否达到最优的一个最基本的定量指标。这是为什么利用收益率指标来描述市场绩效的理论依据。
用收益率指标来衡量市场绩效的方法是,如果收益率越高,则意味着该产业获取了越多的超额利润,市场就越偏离完全竞争状态,资源配置效率就越低。如果收益接近正常利润,市场也就越接近完全竞争状态,资源配置效率就越高。
以收益率指标来衡量市场绩效,实际上是把超额利润的产生完全归因于市场势力,而市场势力的形成必然会导致偏离完全竞争状态。但是,引起超额利润的因素决不仅仅是市场势力的形成,至少还包括:(1)作为风险投资报酬的风险利润。(2)有不可预期的需求和费用变化形成的预料外的利润。(3)因成功地开发和引入新技术而实现的创新利润。显然,把超额利润完全归因于市场势力是十分片面的,由此以收益率指标来衡量市场绩效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此外,收益率的正确计算会遇到诸多困难,主要有:(1)由于会计定义的使用代替了经济定义的使用,资本经常没有被恰当的估价。(2)折旧通常没有被适当地衡量。(3)由于广告及研究和开发的影响是跨时期的,对它们的估价较难准确反映。(4)通货膨胀的影响。(5)计算的收益率可能不恰当地包括了垄断利润。(6)可能计算了税前收益率而不是正确的税后收益率。(7)收益率可能没有经过恰当的风险调整。(8)有一些收益率没有恰当地考虑负债。①
① 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上),482-487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