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A 【解析】
对比图1、图2和图3得,反应后甲和乙质量减少了,丙质量增加了,丁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则甲+乙丁r丙。A、甲由70→42,减少了28,图2应减少14,a=70%-14%=56%;B、乙由14%→11%,减少了3%,图3应减少6%,b=14%-6%=8%;C、丙由6%→40%,增加了34,图2应增加17,c=6%+17%=23%;D、对比图1和图3得,丁反应前后质量分数没有改变,d=10%。故选A。
17.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六氯苯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苯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意;
C、由六氯苯的化学式C6Cl6。可知,其中碳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6):(35.5×6)=12:35.5,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一个六氯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6?100%?7.7%<10%,说法正确;故符合题
1?6+12?6
18.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4 0 10 12 1 15 21 待测
A.反应物是X和Y,成物是Q和Z B.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1 C.参加反应的X与Q的质量比是1∶3 D.反应后生成15 g Z 【答案】C 【解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4 g﹣0 g=4 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 g;反应前后Y的质量增加了12 g﹣10 g=2 g,故Y是生成物;同理确定Z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15 g﹣1 g=14 g;由质量守恒定律,Q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14 g+2 g﹣4 g=12 g,故待测的数值为21g﹣12 g=9 g。A、根据分析,可知反应物是X和Q,生成物是Y和Z,故选项说法错误;B、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12 g﹣10 g=2 g,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14 g+2 g﹣4 g=12 g,故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6,故选项说法错误;C、参加反应中X、Q的质量比为4 g∶12 g=1∶3,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反应后生成Z的质量为15 g﹣1 g=14 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19.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A错误;B、由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可知,该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故B正确;C、单质的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多种原子构成,由图示可知看出反应物是两种单质,而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故C错误;D、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3,故D错误。故选B。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
20.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C.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答案】B 【解析】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正确;B、同种元素原子核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错误;C、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正确。故选B。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相同 D.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21.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甲 8 16 乙 32 X 丙 5 5 丁 4 24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5 D.X值为28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质量总和,反应后增加的是反应物,减少的是生成物。 【详解】
A、反应后甲增加了16g-8g=8g,则甲是生成物,丁增加了24g-4g=20g,则丁是生成物,丙反应前后质量没变,丙可能没参加反应或是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
8g+32g+5g+4g=16g+X+5g+24g,则X=4g,则反应表达式是乙?甲+丙,属于分解
反应,故A正确;
B、丙反应前后质量没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或者没参加反应,故B正确; C. 反应后甲增加了16g-8g=8g,丁增加了24g-4g=20g,则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8:20=2:5,故C正确;
D、在密闭容器中,则有8g+32g+5g+4g=16g+X+5g+24g,则X=4g,故D不正确。故选D。
22.某固体混合物由硫化钠(Na2S)和亚硫酸钠(Na2SO3) 两种物质组成。已知该固体混合物中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则该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23% B.46% C.50% D.78% 【答案】B
【解析】混合物由硫化钠(Na2S)和亚硫酸钠(Na2SO3) 两种物质组成,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则Na2S质量分数是1-22%=78%,Na2S中钠元素和硫元素质量比是46∶32=23∶16,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8%×B。
×100%=46%。故选
23.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相对分子质量不能带g ,故错误;
B.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3:1:4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丙物质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6=3:1:4,故正确;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3 H2为1:1,故错误;
D、该反应的生成物中没有单质,故不可能是置换反应,故错误。故选B。
一定条件CH3OH+ H2O,故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
24.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答案】C 【解析】 【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