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彩虹中学 导学案
2015—2016学年 高二年级 课题:《当仁,不让于师》(第一课时) 时间: 命制人: 校对人:高二语文备课组 姓名: 班级 (语文学科)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了解孔子作为“万世师表” 的风范、人格魅力。 【自主学习】
正音并翻译(参看注解,借助工具书,字字落实,疑难之处可同桌或小组内讨论解决) 【大胆质疑】
请同学们将自主学习的疑问列在下列横线上。
【检测练习】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 A.道之斯行 B.夫子矢之曰 C.抑为之不厌 D.多见其不知量也
2.下列句子“尔”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如有所立卓尔 B.夫子莞尔而笑 C.子路率尔而对 D.吾无隐乎尔
3.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其何伤于日月乎? B.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C.吾无隐乎尔 D.贤哉,回也!
4.下列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叔孙武叔毁仲尼 毁:诽谤 B.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绥:安抚
C.抑为之不厌,悔人不厌 诲:教导,教诲
D.夫子莞尔而笑 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无实义 【朗读感悟】
分别朗读课文1—3节和4—8节,体会弟子们对孔子的崇敬之情和孔子对弟子们的教诲。
【合作探究】
1.在弟子们眼中,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弟子们是如何表达对孔子的崇敬之情的?
2.从孔子对学生的教导中可看出孔子具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咸阳彩虹中学 导学案
【拓展积累】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①,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③,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注]①济众:周济大众。②尧舜其犹病诸:病,不足;诸,之乎。③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不易把握,孔子从寻常事理人手,用“推己及人”的方法来阐明关于“仁”的基本主张。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孔子“推己及人”的“恕”,从爱自己推及到爱父母子女,再推及到爱天下的老人幼儿。
C.孔子认为求仁之道不必好高骛远,劝子贡从浅近易行的“恕”做起。他人和我自己是一样的,所以以自身为喻,推及他人,即是行仁之道。
D.子贡想以博施于民、济助众人等事功去行仁道,孔子认为那是圣人的事功,只有尧舜那样的圣王才能够做得到。
(2)(2)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孔子的“恕”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