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二语文《当仁不让于师》(第一课时)导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8:38: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咸阳彩虹中学 导学案

2015—2016学年 高二年级 课题:《当仁,不让于师》(第一课时) 时间: 命制人: 校对人:高二语文备课组 姓名: 班级 (语文学科)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了解孔子作为“万世师表” 的风范、人格魅力。 【自主学习】

正音并翻译(参看注解,借助工具书,字字落实,疑难之处可同桌或小组内讨论解决) 【大胆质疑】

请同学们将自主学习的疑问列在下列横线上。

【检测练习】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 A.道之斯行 B.夫子矢之曰 C.抑为之不厌 D.多见其不知量也

2.下列句子“尔”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如有所立卓尔 B.夫子莞尔而笑 C.子路率尔而对 D.吾无隐乎尔

3.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其何伤于日月乎? B.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C.吾无隐乎尔 D.贤哉,回也!

4.下列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叔孙武叔毁仲尼 毁:诽谤 B.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绥:安抚

C.抑为之不厌,悔人不厌 诲:教导,教诲

D.夫子莞尔而笑 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无实义 【朗读感悟】

分别朗读课文1—3节和4—8节,体会弟子们对孔子的崇敬之情和孔子对弟子们的教诲。

【合作探究】

1.在弟子们眼中,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弟子们是如何表达对孔子的崇敬之情的?

2.从孔子对学生的教导中可看出孔子具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咸阳彩虹中学 导学案

【拓展积累】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①,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③,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注]①济众:周济大众。②尧舜其犹病诸:病,不足;诸,之乎。③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不易把握,孔子从寻常事理人手,用“推己及人”的方法来阐明关于“仁”的基本主张。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孔子“推己及人”的“恕”,从爱自己推及到爱父母子女,再推及到爱天下的老人幼儿。

C.孔子认为求仁之道不必好高骛远,劝子贡从浅近易行的“恕”做起。他人和我自己是一样的,所以以自身为喻,推及他人,即是行仁之道。

D.子贡想以博施于民、济助众人等事功去行仁道,孔子认为那是圣人的事功,只有尧舜那样的圣王才能够做得到。

(2)(2)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孔子的“恕”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高二语文《当仁不让于师》(第一课时)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txob4tbu13x5ie1kn3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