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答案】:
【解析】:
第21题【问答题】
2014年江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万,增幅9.9%,高于江苏省GDP增速8.8%。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38元,比上年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598元,比上年增长11.4%。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公平的知识,谈谈如何“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答案】:
【解析】:
第22题【材料分析题】
专家指出,2018年我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为此,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调整财政收支结构,加大力度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成长,加速各地精准扶贫进程,要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革命老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偏爱一份,高看一眼”,加大对这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支持,加强这些地区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就业和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努力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财政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
13 / 1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解析】:
第2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补齐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势在必行。 材料一:2012-2017年东中西地区农村贫困状况表
材料二:“十三五”期间,国家开发银行将发放脱贫攻坚贷款1.5万亿元,其中2017年计划发放4 000亿元,精准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易地扶贫搬迁、特色产业发展、教育卫生改善等领域,助力全国实现1 000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但我国的扶贫工作还不尽如人意,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资金“天女散花”,扶贫数字弄虚作假,人情扶贫现象严重;扶贫项目容易被地方各种权力与利益关系绑架,背离国家的初衷和贫困群体的需求,以致个别地区“年年扶贫年年贫”,长期粗放式扶贫留下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指出我国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为什么要进一步加强扶贫工作。
14 / 1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答案】:无 【解析】:
第24题【材料分析题】
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安徽财政资金持续向民生领域倾斜的经济意义。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材料二中我省是怎样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
结合材料三,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探究我省增强百姓生活幸福感的做法中蕴涵的哲理。
15 / 1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答案】: 【解析】:
第25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也是确保社会能够充满活动与和谐有序的要求。就业、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依然是“十三五”期间改革难啃的“硬骨头”。
材料二: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却不断加大。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十分重要,效率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从而为促进公平制造条件;公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从而为提高效率奠定基础。党的十九大再次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必须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如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
【解析】:
16 / 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