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高园林绿化苗木成活率的相关措施
摘要:当前我国园林绿化部分工程质量不容乐观,特别是个别工程苗木栽植的成活率低,对此,众多园林的从业人员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文章分析了园林苗木栽植时应注意的要点,探讨提高园林苗木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关键词:园林绿化;苗木;成活率;技术;提高;措施 引言
在苗木栽植过程中,应科学地安排各道工序,把握好苗木的生理特性及生态习性,在枝体受伤但细胞没有完全失水的情况下,短时间内,恢复细胞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植物细胞的失水时间,有利于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
一、苗木栽植基本原则
(一)适地适树 在选择树种时必须考虑那些能适应本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的树种,因此先要对树种的生物特性有所了解,是否耐寒、耐湿、喜阳、喜阴等植物习性是植树前所必须掌握的。对于设计要求使用的树木,必须最大限度地提供有利于树木生长的气候、土壤等生存环境,以满足树木生长的要求。
(二)时间安排 为了确保树木成活,必须根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各树种的生态习性,选择最适当的季节进行栽植。北方地区以春季栽植为好,此时气温逐渐回升,土层开始解冻,土壤逐步转向松软,水分较充足,有利树木的发根,随着气温的升高,根部吸收作用可以维持枝叶需要的水分养分。一般来讲,春移宜早不宜迟,春季移植的具体时间,应根据树种发芽的早晚来安排移植先后顺序。
一般针叶树先移,阔叶树后移,常绿阔叶树最迟;开始发芽早的应先移植,发芽晚的后移。南方地区则以秋末初冬栽植为宜,此时树木逐渐进入休眠期,树木对水分养分消耗日趋减少,新生根具备一定的吸收能力,在水分养分供应上能满足枝叶萌发需要。秋季移植,一般在落叶的10月下旬开始。此时苗木已进入休眠期。在北方应早移植,对落叶树种当苗木叶柄形成离层,叶子能脱落或能以人工脱落时即可开始移植,常绿树种的两种生长型苗木,都在直径生长高峰过后即移植。因为无论是落叶树种或是常绿树种,在这时地上部分停止生长,生理代谢减弱,营养消耗少,但根系尚未停止生长,移植后有利于根系恢复伤口,如果地温尚高,还可发生新根。 秋季移植还有利于苗圃地为下茬实行秋(冬)深翻,消灭病虫害。秋季移植的缺点是苗木要经过一冬才能发芽,易受大风吹袭甚至造成冻害。
因此秋季移植适合耐寒的落叶树种移植,一般应用在冬季不会遭低温害,春季不会有冻害和干旱等灾害的地区。苗木移植的具体时间最好在阴天或静风的清晨和傍晚进行,切忌在雨天或土壤过湿时移植,以免土壤泥泞、板结影响苗木根系舒展和破坏圃地的土壤结构,降低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