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中国自然环境专题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读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回答1~2题。
1.图中③山脉是( )
A.太行山脉 B.巫山山脉 C.秦岭山脉 D.横断山脉
1.B由图可知A为青藏高原,B为四川盆地,C为长江中下游平原;③山脉是巫山山脉。 2.关于A地形区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绝对高度较大,多雪山冰川 B.东部多草原,西部多戈壁、沙漠 C.地表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D.喀斯特地貌发育,多小型山间盆地 2.A由上题分析A为青藏高原,绝对高度较大,多雪山冰川。
读“我国四大盆地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四大盆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位于季风气候区,属于半干旱地区 B.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属于干旱地区
C.a属于暖温带,b属于高山气候,c属于亚热带,d属于中温带 D.b属于暖温带,a属于中温带,c属于亚热带,d属于高山气候 4.下列关于图中的四大盆地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a盆地有世界最大的流动沙丘,风蚀地貌发育典型 ②b盆地因生产石油、盐、铅锌
1
而被人们称为“聚宝盆” ③ c盆地具有紫色土壤,是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 ④d盆地四周被高山环绕,地形闭塞,风积地貌发育典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C由图示经纬度可知,a为塔里木盆地,b为柴达木盆地,c为四川盆地,d为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属于暖温带;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属于高山气候;四川盆地位于东部季风区,属于亚热带;准噶尔盆地属于中温带。
4.D由上题分析,a为塔里木盆地,b为柴达木盆地,c为四川盆地,d为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分布有世界最大的流动沙丘,风积地貌发育典型;柴达木盆地矿藏丰富,煤、石油、盐、铅锌丰富,被人们称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分布着含铁铝成分较多的紫红色砂岩和页岩,经风化而成紫色土。河流众多,是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准噶尔盆地西北部分布有一些山间豁口,是个半封闭的盆地,盆地内风蚀地貌发育典型。
读我国某城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回答5~6题。 一月平均气温(℃) -6.4 七月平均气温(℃) 23.8 6~8月降水量(mm) 429 12月~次年2月降水量(mm) 85 年降水量(mm) 685 5.该城市最有可能位于( ) A.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5.根据资料可以判断,当地河流( ) A.流量季节变化大 C.属季节性河流
B.汛期长 D.水能资源丰富
5.C 根据气候资料可判断出该城市一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集中在夏季,应为温带季风气候,排除A、B两项;东北平原一月平均气温低于-8 ℃,排除D项。
6.A华北平原降水集中在7~8月,冬半年降水少,所以该地区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由于该地雨季较短,故河流的汛期也较短;外流河一般不是季节性河流;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河流水能资源不丰富。
将河流年径流总量平均分布在全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厚度(单位:mm),称为年径流深度。它直观地反映各地区年径流量的大小。读表,回答7~8题。 河流 甲 乙 流域面积/km 1 808 500 453 690 2长度/km 6 397 2 214 河口年平均流量/(m/s) 33 980 11 070 3年径流总量/×10m 9 623.71 3 360.00 83 2
丙 丁 752 443 187 000 5 464 1 000 1 820 1 110 574.50 621.00 7.甲乙丙丁所代表的河流分别是 A.长江、珠江、黄河、淮河 B.珠江、黄河、淮河、长江 C.黄河、淮河、长江、珠江 D.淮河、长江、珠江、黄河 8.四条河流中,年径流深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A长江的长度、流量、流域面积最大,因此A河流为长江;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丙为黄河。珠江的流域面积、流量比淮河大,因此乙是珠江,丁是淮河。
8.B从题干文字中可获取计算年径流深度的公式为:年径流深度=年径流总量/流域面积。从表中数据可读出四条河流的年径流总量和流域面积,然后根据上面公式就能计算出四条河流的径流深度并进行比较大小。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列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回答9~10题。
地区 经纬度 海拔(米) 一月平均气温(℃) 七月平均气温(℃) 甲 102°E,25°N 1 891 7.7 19.8 乙 113°E,28°N 68 4 32 9.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10.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9.D根据表格经纬度可知,甲地位于云贵高原,乙地位于洞庭湖平原。
10.A甲乙两地纬度相当,甲地海拔高于乙地,因此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读“我国某地7月等温线示意图(单位:℃)”,回答11~12题。
3
11.图中A、B两处处等温线走向分别取决于(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山脉走向 B.季风 海陆分布差异 C.大型水利工程设施 盛行风向 D.地形 洋流 12.图中C处气温最有可能为( ) A.25℃
B.27℃
C.29℃
D.30℃
11.A从图上可以看出,A位于福建沿海,受海洋影响深刻,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B处位于福建武夷山,受山脉走向影响,等温线与山脉走向基本一致。
12.A根据等值线判读规律:介于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曲线,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图中C处气温介于24℃到26℃之间。
青海湖,古称西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近3 200米,总面积达4 300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同时,青海湖还是青藏高原上惟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我国8个重点鸟类自然保护区之一,每年有十几万只各类飞鸟从天南海北来到青海湖畔繁衍栖息或作短暂停留,据此回答13~15题。
13. 青海湖的成因是( ) A.断裂下陷
B.流水侵蚀
C.冰川作用
D.火山喷发
14.近年来水位持续下降,著名的青海湖“鸟岛”已与岸相连为半岛,其主要原因是( ) A.利用湖水进行灌溉
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D.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
C.其入湖河流流域的农业用水增多
15.下列图示湖泊与青海湖相似的是( )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