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六下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教学参考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6:29: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科学

教师教学用书

六年级下册

北京

目录用说明??????????????????????????????????1 教科书整体结构表???????????????????????????????4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日标与内容概要????????????????????????5 主要材料清单?????????????????????????????????7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8

微小世界

一、单兀概述?????????????????????????????????8 二、单元教学日标???????????????????????????????9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日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10 第1课放大镜 ??????????????????????????????10 第2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4 第3课放大镜下的晶体·....................................................................... 1g 第4课怎样放得更大·.......................................................................... 23 第5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28 第6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31 第7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36 第8课微小世界和我们·....................................................................... 42 四、评价建议····························································??47 五、参考资料····························································??48 物质的变化 一、单元概述····························································??56 二、单元教学日标························································??58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日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5g 第1课我们身边的物质·....................................................................... 5g 第2课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62 第3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65 第4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6g 第5课铁生锈了·................................................................................ 73

第6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6 第7课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7g 第8课物质变化与我们·....................................................................... g2 四、评价建议·····························································??87 五、参考资料·····························································??88 宇宙

一、单兀概述····························································??92 二、单元教学日标·························································??94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日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g5 第1课地球的卫星一月球·................................................................. g5 第2课月相变化·................................................................................ gg 第3课我们来造“环形山”............................................................... 103 第4课日食和月食·.......................................................................... 107 第5课太阳系·................................................................................ 111 第6课在星空中(一)..................................................................... 116 第7课在星空中(二)..................................................................... 120 第8课探索宇宙·............................................................................. 123 四、评价建议···························································??129 五、参考资料····························································??130 环境和我们

一、单元概述·····························································??155 二、单元教学日标························································??156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日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157 第1课一天的垃圾···················································??157 第2课垃圾的处理·............................................................. ............. 15g 第3课减少丢弃及重新利用·.............................................................. 162 第4课分类和回收利用·.................................................................... 165 第5课一天的生活用水···············································??169 第6课污水和污水处理·.................................................................... 171 第7课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174 第8课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176 四、评价建议····························································??180 五、参考资料·····························································??181

使用说明

与教科版科学教科书配套的《科学教师教学用书》是为切合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而 编写的,三至六年级共8册。为了能清晰而简明地表达课程设计的意图,同时方便教师备 课,我们设计了一些栏日和提供了相应的资源。 下面是与使用有关的几点说明。 一、教师用书的体例和作用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列出本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和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方面希望达成的日标。为教师了解全学期的教学任务提供完整的框架和概貌。 主要材料清单

列出本学期探究活动涉及的主要实验和需要的器材料,供教师作计划和提前准备时使用。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用文字形式介绍本单元的主要教学活动和活动间的结构,说明本单元的教学在整个教科书框架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 单元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从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列出本单元要实现的教学日标,为教师把握单元教学提供方向。 背景和目标 这是分课时,说明教学内容选择的知识背景和学生的认识背景,方便教师理解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所列的教学目标是直接针对该节课的。 教科书说明

用图文对照的形式详细说明正文、照片、图片、图表、对话框所包含的意义,对教科书正文中提出的问题给出必要的答案或说明。 —教学建议

有针对性地为教学提供参考性策略,对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予提示。 —评价建议

立足单元教学指出评价的主要方向、可使用的依据以及可采用的评价方法。 二、课时安排建议

修订后的教科书每册均安排了4个教学单元。3, 4年级每个单元包含7个教学活动, 5, 6年级为8个教学活动。原则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课时,这是根据日前全国绝 大部分地区小学科学课中、高年级均为每周2课时的现状安排的。在设计时,我们也考虑

到个别省份科学课的开设已经实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保持了 弹性。针对这样的地区,我们建议在课时安排上可以采取下面的办法来解决:

(一)对典型的科学探究活动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例如“比较水的 多少”“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等;

(二)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开展单元性的评价 活动;

(三)实现教科书中已设计的拓展性活动,或资料库中的拓展性活动。这些活动对学 生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如“小杆秤的制造”“设计制作一个强磁力电磁铁”等。为此 每个单元安排3节左右的机动课时是适宜的,也是可操作的。 三、教学目标的表述

在这套教师用书中,我们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的科学教育研究成果,将教学日 标分别从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科学概念的陈述是 用一句完整的话来完成的,它比一个简单的词有了更丰富的内涵,表达的是一个科学的 观点或思想。科学概念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例如核心概念和具体概念。每一个核 心概念是由不同的具体概念组成的,而具体概念是从科学事实中归纳出来的。以科学概 念作为教学日标,将促进学生对事实的理解,有助于他们形成重要的科学观念和思想, 体现了科学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四、概念图和图表的使用

修订后的教科书引人了多种形式的概念图和图表,因为它们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用 工具。运用这些工具,学生可以记录和加工整理信息,同时用来描述概念。教师也可以 借此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为教学确定起点。 维恩图是一种选择、分类和比较信息的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两个圆可以呈现不同的信息,比如只属于陆生植物的特征和只属于水生植物的特征应分别记在一个圆里,而它们的共同特征则应记人两个圆的交叉部分。

网状图是概念图中的一种,它的作用是用图解的形式记录与中心词有关的观点和内容,呈现中心词和与之相关内容之间的关系。

使用网状图可以帮助学生围绕中心词作尽可能多的联想,由此教师可以了解到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经知道的。

气泡图是一种简单的网状图,它可以帮助学生对中心词(主题)作出联想,记录下他们已经观察和了解到的内容。

柱状图(条形图)是在坐标图上用填充的方式,完成的数据表达,表现为条形图,一般由两组数据组成,例如时间和影长、时间和温度等。柱状图可以直观地表现数据之间的差异。 记录不仅仅可以用文字,科学图画也是适合小学生记录观察和与人分享信息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它比普通的图画倾注更多的精力在细节上。为了真实地记录,学生必须仔细地观察,记下每个小的特点和线条。使用这种记录方法可以提高每个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也可以从中评价他们的观察、表达和理解的能力。

教科书整体结构表

修订后的教科书共32个单元,更好地体现r课程标准的要求。覆盖r生命科学、物 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标准所规定的相关内容。教科书以科学概念和科学探 究两大主线并行发展的方式建立r自己的整体结构。

书中每个单元后设置r资料库,是为r便于学生深人理解该单元的科学概念、丰富 他们的已有经验和发展他们探究科学的兴趣,是科学课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仅供学

六下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教学参考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ub2e9nz0t2wkqq4m2m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