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器具根据不同产品而定
--被污染后立即进行
空气消毒
--紫外线照射法。每10~15m2安装一支30W紫外线灯,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低于20℃,高于40℃,湿度大于60%时,要延长消毒时间。适用于更衣室、厕所等。
--臭氧消毒法。一般消毒1小时。适用于加工车间、更衣室等。
--药物熏蒸法。用过氧乙酸、甲醛,每平方米10ml,适用于冷库,保温车等。
纠偏
在检查发现问题时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及时纠正,如再清洁、消毒、检查消毒剂浓度、培训员工等。
记录
--每日卫生监控记录
--检查、纠偏记录
(三)防止发生交叉污染
造成交叉污染的来源
--工厂选址、设计、车间不合理
--加工人员个人卫生不良
--清洁消毒不当
--卫生操作不当
--生、熟产品未分开
--原料和成品未隔离
预防
--工厂选址、设计
--周围环境不造成污染
--厂区内不造成污染
--按有关规定(提前与有关部门联系)
车间布局
--工艺流程布局合理
--初加工、精加工、成品包装分开
--生、熟加工分开
--清洗消毒与加工车间分开
--所用材料易于清洗消毒
明确人流、物流、水流、气流方向
人流--从高清洁区到低清洁区
物流--不造成交叉污染,可用时间、空间分隔
水流--从高清洁区到低清洁区
气流--入气控制、正压排气
加工人员卫生操作
--洗手、首饰、化装、饮食等的控制
--培训
监控
--在开工时、交班时、餐后续加工时进入生产车间
--生产时连续监控
--产品贮存区域(如冷库)每日检查
纠偏
--发生交叉污染,采取步骤防止再发生
--必要时停产,直到有改进
--如有必要,评估产品的安全性
--增加培训程序
记录
--消毒控制记录
--改正措施记录
(四)手的清洗和消毒、厕所设备的维护与卫生保持
洗手消毒的设施
--非手动开关的水龙
--有温水供应,在冬季洗手消毒效果好
--合适、满足需要的洗手消毒设施,每10-15人设一水龙为宜
--流动消毒车
洗手消毒方法、频率
--方法
清水洗手-→用皂液或无菌皂洗手-→冲净皂液-→于50ppm(余氯)消毒液浸泡30秒-→清水冲洗-→干手(用纸巾或毛巾)
--频率
每次进入加工车间时,手接触了污染物后及根据不同加工产品规定确定消毒频
率
●监测
--每天至少检查一次设施的清洁与完好
--卫生监控人员巡徊监督
--化验室定期做表面样品微生物检验
--检测消毒液的浓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