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塑造人成为有道德的人。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能够提高人的道德认识,陶冶人的道德情操,锻炼人的道德意志,通过不断的道德实践,最后达到塑造人的目的。道德对人的塑造是一种理想塑造、精神塑造和价值塑造。中国古代儒家学说十分注重道德对人的塑造作用,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凃之人可以为禹。?
第三,对经济关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道德根源并决定于社会经济关系,但是道德对经济关系有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表现在:一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维护、巩固和发展社会的经济基础。道德可以为经济制度辩护。譬如:个人主义道德认为私有制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合乎道德的。集体主义道德认为公有制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合乎道德的。社会主义道德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二是为生产力发展服务——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要素组成。生产力的发展首先在于劳动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既来自劳动者的利益导向,也来自劳动者的道德自觉。在这里,单单提倡?劳动最光荣?是不够的,需要鼓励劳动,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奖励劳动成果。
17
第四章 道德原则(2学时)
一般知识点:1、个人主义道德原则 2、利他主义道德原则 3、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重点: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难点:利他主义道德原则与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区别
所谓道德原则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是衡量个人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
第一节 个人主义原则
一、个人主义原则的历史发展
在西方,个人主义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一般认为是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伴随着资产阶级的产生开始启动的,这时它不叫个人主义,而是以人文主义的形式表现出来,主张以个人为本位,倡导个性解放和人的价值尊严等等。
17、18世纪是个人主义发展最迅速的时期。17世纪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的?原子个人主义?,认为?社会不过是一堆不停运动着的相互碰撞的原子?,旨在实现各个个人的目标。他从人的本性自私的观点出发,论证?人对人是狼?,认为每个原子都在损害其他原子的情况下追求权利和财富。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在《政府论》中全面阐述了西方的政治道德理论,他从?自然人权?及?契约论?出发,论述了个人的自由、平等、权利及其价值等并将个人权益问题提到了政权的高度。洛克的观点被视为近、现代个人主义的政治思想基础。
马克思曾说:?个人主义原理出现在18世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146页,人民出版社,1995)在18世
18
纪,个人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论述了个人主义与资本主义政治法律思想及制度的关系;英国哲学家休谟的?利己心才是正义法则的真正根源?的?人性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经济道德理论等。他们的中心思想都是从社会以个人为本位,导出个人主义,但他们在其著作中都没有使用?个人主义?这个词。
康德最早使用了?个人主义?这个词,但他并没有将其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系统地进行论述。西方的某些思想家认为,首先系统地使用?个人主义?这个术语的,是19世纪20年代中期的圣西门的追随者。圣西门主义者首先创造了?个人主义?术语,用以描述他们反对的自由竞争的社会,然后又发明了?社会主义?一词用于描述中央计划的社会。个人主义用以表达同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对立。《美国科林大百科全书》写道:?个人主义概念,首先出现在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法国,常常是被社会主义者、自由主义者、修正主义者用来描述个人利益的罪恶和反社会冲动的?。更多的思想家认为,最早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进行系统论述的是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他在1840年出版的法文版《论美国的民主》下卷中,用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e)这个词表示一种同利己主义(egoisme)相区别的思想体系。并指出:个人主义这一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观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强调个人是目的,认为同社会相比,个人具有最高价值。2.强调个人的民主与自由。3.从个人出发,维护财产私有的社会制度。(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625~627页,商务印书馆,1996)此后,个人主义作为资产阶级价值观念,作为一种系统的思想体系,逐渐成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一块重要基石。
19
二、个人主义原则的基本观点
个人主义一词常在贬义的意义上被使用。作为一个从西方传入的语词,个人主义的本来含义是什么呢?
?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从词源本义来看,意味着个人是不可分割、也不应分割的社会单位。个人主义认为,个人是最基本的社会构成单位,也是最高的社会构成单位。没有一种社会构成单位比个人更小,也没有一种社会构成单位比个人更高以致于可以凌驾在个人之上。
1、个人主义也是一种利己主义,但不等于极端利己主义。 个人主义在我国被当成洪水猛兽,很大原因在于,个人主义文化由西方传入我国时,政治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异质文化的误读,使个人主义被误解为极端利己主义。如《现代汉语词典》认为?个人主义是一切从个人出发,不顾集体利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错误思想。?《辞海》也将个人主义解释为:?一切以个人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思想。是私有制度经济在意识上的反映。它是资产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这是对极端利己主义的定义,而不应是对个人主义的定义。
极端个人主义的表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等。最典型的表现是:损人(他人、集体、社会或国家)利己。
事实上,个人主义既可以是利己的,也可以是利他的。个人既可以是作为自我的个人,也可以是作为他人的个人。个人主义认为每个个体都具有独立的利益、权利和尊严,所以它坚决反对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而侵犯他人个人的权利。个人主义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