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详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17:07: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年4月

浙江绍兴诸暨市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1.下列属于盐的是

A. Na2CO3 B. MgO C. NaOH D. CH4 【答案】A 【分析】

盐是指由金属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详解】A. Na2CO3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属于盐,故A项正确; B. 盐酸能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属于酸,故B项错误; C. 水属于氧化物,不属于盐,故C项错误;

D. 氢氧化钠电离出的阴离子只有氢氧根,属于碱,故D项错误; 答案选A。

2.下列图示与操作名称不对应的是 ...

A. 洗气 B. 过滤

C. 加热蒸发 D. 分液

【答案】C

【详解】A. 通过盛液的洗气瓶洗气,长进短出,图示与操作名称相符,故A项正确; B. 过滤需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其操作名称与图示相符,故B项正确; C. 加热蒸发用到的主要仪器为蒸发皿,所需仪器与图示不相符,故C项错误;

D. 分液是将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进行分离的方法,使用的主要仪器为分液漏斗、烧杯和铁架台,故D项正确;

- 1 -

答案选C。

【点睛】本题侧重考查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方法与名称,题型较易,抓住实验操作所用的主要仪器及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下列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金属铜 B. 浓硫酸 C. 氨气 D. 水 【答案】C 【分析】

根据非电解质的定义可知,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 金属铜是单质,不属于化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项错误; B. 浓硫酸为混合物,不属于化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项错误; C. 氨气在水溶液里虽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一水合氨,但不是本身导电,则氨气是非电解质,故项正确;

D. 水是化合物,部分电离出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属于电解质,故D项错误; 答案选D。

【点睛】掌握非电解质的判断方法是解此题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判断给出的物质是不是非电解质要先判断该物质属不属于化合物,若为化合物,再进一步该物质再判断特定条件(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进而做出最终判断,若是单质或者混合物,则一定不属于非电解质。常见的非电解质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气以及蔗糖和酒精等,学生需要理解并谨记。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滴入酚酞可能变红的是 A. CH3COONa B. NH4Cl C. NaCl D. NaHSO4 【答案】A 【分析】

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呈现碱性,再结合盐类“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强显谁性”的基本水解规律分析作答。

【详解】在水溶液中滴入酚酞可能变红的溶液显碱性, A. CH3COONa在溶液中发生水解,其水解方程式为:CH3COO-+H2O

- 2 -

CH3COOH+OH-,溶液水

解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故A项正确;

B. NH4Cl在溶液中发生水解,其水解方程式为:NH4++H2O不能使酚酞变红,故B项错误;

C. NaCl在水溶液中不水解,溶液显中性,故C项错误;

D. NaHSO4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溶液显酸性,故D项错误; 答案选D。

5.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煤的气化 B. 石油裂化 C. 石油分馏 D. 橡胶老化 【答案】C 【分析】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 煤的气化是煤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属于化学变化,故A项错误; B. 石油裂化是由大分子经裂化而得的小分子的汽油,属于化学变化,故B项错误; C. 石油的分馏是根据沸点不同,将各组分加以区分,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项正确;

D. 橡胶老化是因受热、空气中的氧和臭氧、 阳光、风、雨、雪、水分以及使用过程各种机械应力作用或化学溶剂的侵蚀,使橡胶的化学结构受到破坏,属于化学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选C。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海水中提取镁的工业流程中,涉及到置换反应 B. 侯氏制碱工业是以氯化钠为主要原料,制得大量NaOH

C. 我国华为AI芯片已跻身于全球AI芯片榜单前列,该芯片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 D. 垃圾分类是化废为宝的重要举措,厨余垃圾可用来制沼气或堆肥 【答案】D

【详解】A. 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利用贝壳分解生成氧化钙CaCO3

CaO+CO2↑,

2-

NH3·H2O+H+,溶液水解显酸性,

溶于水得到氢氧化钙CaO+H2O═Ca(OH)2,加入到母液中沉淀镁离子Mg2++2OH- =Mg(OH)2↓,过滤

- 3 -

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加入盐酸溶解,2HCl+Mg(OH)2═MgCl2+2H2O,通过浓缩蒸发冷却结晶方法得到氯化镁晶体,氯化氢气流中脱水得到氯化镁固体,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备镁MgCl2(熔融)

Mg+Cl2↑,涉及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未涉及置换反应,故A项

错误;

B. 侯氏制碱工业以氯化钠为主要原料,制得大量纯碱碳酸钠,故B项错误; C. 单晶硅可作为计算机芯片,故C项错误;

D. 厨余垃圾含有机物,可化废为宝,利用细菌分解,制沼气或堆肥,故D项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是化学与生活、STSE有关的经典题型,其中C选项硅及其化合物的用途是常考点,也是易混知识。硅单质常用于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与计算机芯片等;二氧化硅是石英、水晶、玛瑙及光导纤维的成分;硅酸盐常用于玻璃、水泥和陶瓷等,学生要理清这些物质的用途,不可混为一谈。

7.下列变化过程,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Fe Fe2+ B. SO2 S C. NH4+ NH3 D. KMnO4 O2 【答案】B 【分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升氧化还原剂,降得还原氧化剂”的规律,变化过程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则选项中反应物被还原,应为某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 【详解】A. Fe Fe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要加氧化剂实现,故A项错误; B. SO2 S中,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实现该变化过程,故B项正确; C. NH4+ NH3中,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需要加入还原剂,故C项错误; D. KMnO4 O2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要加氧化剂实现,故D项错误; 答案选B。

8.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

的电子式:

B. 乙醛的结构简式:

2+

C. 乙炔的比例模型:【答案】D

D. 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4 -

【详解】A. 二氧化碳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2个碳氧双键,其正确的电子式为:故A项错误;

B. 一个乙醛的分子内含两个C原子,其分子中醛基与甲基相连,其结构简式为:CH3CHO,故B项错误;

C. 乙炔的球棍模型为:

,故C项错误;

,故D项正确;

D. 氟原子的质子数为9,其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答案选D。

9.下列物质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是

A. 氯酸钾 B. 二氧化硅 C. 金属钠 D. 氯气 【答案】C

【详解】A. 氯酸钾溶于水后不与水发生反应,不能产生氢气,故A项错误; B. 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能产生氢气,故B项错误;

C. 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其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故C项正确;

D. 氯气能与水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不能产生氢气,故D项错误; 答案选C。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用NaOH溶液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稀溶液 B. 可用分液的方法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C. 可用品红溶液鉴别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硫 D. 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淀粉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 【答案】C

【详解】A. NaOH溶液虽与碳酸氢钠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NaOH+NaHCO3=Na2CO3+H2O,但没有明显现象,则不能用NaOH溶液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稀溶液,故A项错误;

B. 分液操作使用的范围是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而乙酸乙酯和乙酸均为有机物,两者互溶,不能利用分液方法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故B项错误;

C. 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褪色,而三氧化硫不可以,则可用品红溶液鉴别三氧化硫和二氧化

- 5 -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详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ui2w8gay11h1yk7phhy1xkfw968dk01az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