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法。 1280
赵友钦着《革象新书》。 1299
朱世杰编着数学入门书,称为《算学启蒙》。 1303
朱世杰着《四元玉鉴》,书中不仅系统介绍了四元术,也论及垛积术与四次内插法,将天元术推广为四元术,研究高阶等差数列求和问题。 1350
珠算已开始广泛地流行起来,并逐渐代替了筹算。 1400
珠算在中国普及。 1450
吴敬编着一部实用的数学书,称为《九章算法比类大全》。 1573
徐心鲁着《盘珠算法》。系统介绍了珠算.。 1578
柯尚迁《数学通轨》问世。 1584
朱载堉着《算学新说》及《嘉量算经》先后问世。 1592
程大位完成《直指算法统宗》十七卷,详述算盘的用法,载有大量运算口诀,是中国古代流传最广的数学书,明末传入日本、朝鲜。此书流传最广,影响极大。到万历二十六年﹝1598﹞,又成书《算法纂要》四卷。 1607
徐光启与意大利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六卷。其底本是克拉维斯的欧几里得《原本》的注释本。 1609
李之藻与意大利利玛窦合译《圜容较义》一书,又合译《同文算指前编》二卷,《同文算指通编》八卷,《同文算指别编》一卷。此书是根据克拉维斯《实用算术概论》及程大位《直指算法统宗》编译而成。 1609
徐光启与意大利利玛窦合译《测量法义》一书,之后徐光启自编《测量异同》及《勾股义》二书。 1631
徐光启与邓玉函、汤若望合撰《大测》二卷、收入《崇祯历书》中。《大测》二卷是根据毕的斯克斯﹝B.Pitiscus,1561─1613﹞《三角法》和斯台汶:﹝S?Stevin,l548─1620﹞《数学纪录》二书编译而成。 1631
徐光启与罗雅谷合作《比例规解》、《筹算》二书。前者介绍伽利略的比例规;后着介绍纳尔的筹算。 1631
徐光启与意大利教士罗雅谷、汤若望合撰《测量全义》十卷,列入《崇祯历书》之中,《测量全义》十卷是根据玛金尼﹝G.A.Magini,1555─1617﹞《平面三角测量》、克拉维斯《实用几何学》、玛金尼《球面三角学》和第谷《天文学》四书摘译而成。 1664
薛凤祚编成《历学会通》其中有《三角算法》一卷、《比例对数表》一卷及《比例四线新表》一卷。 ﹝《三角算法》及《比例对数表》是1653年成书,1664年收入《历学会通》的。﹞
1664
梅文鼎撰写数学著作近二十种。
1680-1690
梅文鼎会通中西数学,共著书约80种。
1685-1722
清宫造办处自行设计制造了盘式计算器六台,算式计算器四台,其中纸筹者一,牙筹者三。此外还造有计算尺、分厘尺、角尺等多种数学用具。 1690
法国教士张诚、白晋编译成汉文《几何原本》七卷、满文《几何原本》七卷、汉文《算法原本》一卷等,作为给康熙帝的教科书。 1721
在康熙帝的支持下,完成《历象考成》四十二卷,《律吕正义》五卷,《数理精蕴》五十三卷,合称《律历渊源》共一百卷。 1729
年希尧的《视学》初版问世,到雍正十三年﹝1735﹞又增订再版。《视学》是有关透视学与有关画法几何的译着,比蒙日的《画法几何学》﹝1799年﹞早六、七十年。此外,年希尧还着有《测算刀圭》三卷、《面体比例便览》一卷等。 1761
梅文鼎的数学著作汇集成册,称为《梅氏丛书辑要》四十卷。 1774
孔继涵刻印微波榭本《算经十书》,计有《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张邱建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数术记遗》,并将戴震的《策算》、《勾股割圜记》作为附录。 1774
明安图费三十年心血撰写《割圜密率捷法》,书未定稿竟先去世。后由其门人陈际新于干隆三十九年﹝1774﹞定稿,共四卷,到道光十九年﹝1839﹞才出版问世。 1795
阮元由干隆六十年﹝1795﹞开始,直到嘉庆四年﹝1799﹞主编成《畴人传》四十六卷,是中国第一部关于天文学家、数学家的传记著作。 1796
焦循撰写《释轮》二卷,又撰《释椭》一卷;两年后﹝1798﹞撰成《释弧》三卷,《加减乘除释》八卷及《天元一释》二卷。在焦循的著作中,主要总结并提高了当时的数学基础工作。 1796
汪莱撰写《衡斋算学》第一册;两年后﹝1798﹞撰成《衡斋算学》第二册,和第三册,嘉庆四年﹝1799﹞撰成第四册;嘉庆六年﹝1801﹞写成第五册、第六册;其第七册完成于嘉庆十年﹝1805﹞。在七册的《衡斋算学》里,对解球面三角形、解勾股形以及高次方程的有解无解进行了必要的讨论。 1799
阮元撰《畴人传》四十六卷。 1801
汪莱提出高次方程正根存在的判别条件及正根个数问题。 1803
张敦仁编写了《缉古算经细草》三卷,《求一算术》三卷、《开方补记》八卷、《通论》一卷,对古算作了一些研讨。 1806
李锐撰写《勾股算术细草》一卷,《弧矢算术》一卷、《方程新术草》一卷,前二书是用天元术解勾股、弧矢的问题,后一书是详解刘徽方程新术之作。到嘉庆十九年﹝1814﹞撰写《开方说》三卷初稿。《开方说》是李锐精心之作,在汪莱基础上,对方程理论、符号法则、重根问题等作了深刻的论述。
1818
罗士琳撰《比例汇通》四卷,是以比例算法释《九章算术》各问,实际上只起验算作用。于通光十四年﹝1834﹞写成《四元玉鉴细草》二十四卷,是以平易语言释朱世杰《四元玉鉴》各问。 1820
李潢撰《九章算术细草图说》及《海岛算经细草图说》二书,后由沈钦裴核算校订,并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付印。李潢尚有遗稿《缉古算经考注》二卷,经刘衡、吴兰修校订于道光十二年﹝1832﹞出版。 1821
董佑诚撰成《割圜连比例图解》,两年后﹝1823﹞又撰成《堆垛求积术》、《椭圆求周术》、《斜弧三边求角补术》各一卷。 1821
沈钦裴由道光元年﹝1821﹞至道光六年﹝1826﹞写成《四元玉鉴细草》六册稿,但未出版。 1825
项名达着《勾股六术》一卷,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撰成《三角和较术》一卷,《开诸乘方捷术》一卷。又写成《象数一原》初稿六卷,后由戴煦补写第七卷,完成定稿。到光绪十四年﹝1888﹞才刊刻出版。《象数一原》对弧矢公式、二项式定理、椭圆求周提出了较正确的看法。 1840
罗士琳写成《续畴人传》六卷。
1845-1852
戴煦撰成《对数简法》一年后,又写成《续对数简法》到咸丰二年﹝1852﹞,写成《外切密率》和《假数测圆》。戴煦正确地论证了三角函数对数造表法和一些级数关系式。
1845-1852
李善兰发表了自著《方圆阐幽》一卷、《弧矢启秘》二卷、《对数探源》二卷,在这三种著作中,都论述了关于幂级数的展开问题。 1849
项名达用初等方法求得椭圆周长的级数表达式。 1856
李善兰与伟烈亚力先后合译了《几何原本》后九卷,《代数学》,《代微积拾级》,从此欧几里得《原本》全帙才传入中国;而西方的代数学、解析几何、微积分学也是第一次系统地传入。 1856
李善兰又与艾约瑟含译《圆锥曲线说》。 1856
李善兰编着了《垛积比类》四卷,书中论述了递归函数、组合函数及计数函数等,可以说《垛积比类》是早期的组合数学著作。 1859
中国李善兰建立著名的组合恒等式﹝李善兰恒等式﹞。 1860
徐有壬撰成《测圆密率》,《造表简法》,《截球解义》,《弧三角拾遗》。其中论述了对数级数、幂级数及球面积问题。 1862
夏翔撰《万象一原》,论述了各种曲线的计算方法,是他对曲线的研究总结。在这之前,曾著《少广缒凿》、《洞方术图解》、《致曲术》、《致曲图解》。
1872-1887
华衡芳与傅兰雅合译《代数术》,两年后又合译《微积溯源》至光绪三年﹝1877﹞译《三角数理》,光绪五年﹝1879﹞译《代数难题解法》次年译《决疑数学》,光绪十三年﹝1837﹞译《合数术》。其中《决疑数学》把西方概率论著作
首次传入中国。 1886
诸可宝撰写《畴人传三编》七卷。 1889
黄钟骏编成《畴人传四编》十一卷。 1891
邹立文与美国狄考文﹝Mateeer,1836一1908﹞合译《代数备旨》十三卷,光绪十九年﹝1893﹞谢洪与美国潘慎文﹝A?P?Parker,1850─1929﹞合译《八线备旨》四卷、《代形合参》三卷,以及光绪十年﹝1884﹞刘永锡与狄考文合译《形学备旨》十卷是当时学校流行的主要数学教科书。 1900
周达军在扬州成立知新算社,周达并于同年去日本考查数学。 1903
冯祖荀是早期出国﹝去日本﹞学习数学者。 1912
孙敬民、崔朝庆等人创办数学刊物《数学杂志》,这是中国第一个初等数学杂志。 1918
胡复在美国发表了题为\线性微分和积分方程\的论文,这是中国人在国外发表的第一篇现代数学论文。 1921
陈建功在日本发表了\关于无穷乘积的一些定理\的论文,引起了国际学者的关注。 北京大学成立了数学系,这是中国最早建立数学系的学校。 1925
俞大维在德国发表了关于点集拓扑的论文。俞大维是中国研究拓扑学最早的学者。 1928
苏步青发表题为《仿射空间曲面论》的12篇论文,引入仿射铸曲面和仿射旋转曲面概念,推动了仿射微分几何的发展。并发现了\苏曲面\的四次代数曲面。
陈建功解决了如何刻划一个函数能用绝对收敛的三角级数表示的问题。 1930
陈建功在日本发表了名著《三角级数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这方面的专着。 江泽涵在不动点论方面开展了研究,取得了不少杰出的成果。 1931
中国第一次招收数学研究生﹝清华大学﹞。 1932
第九届国际数学会议在苏黎世召开,中国派熊庆来等人前往参加。这是中国第一次参加国际数学会议。 1933
曾炯之创立了拟代数封闭域的层次论。
1934-1935
熊庆来连续发表了函数论方面的论文,他证明了奈望利纳﹝Nevanlinna﹞所引之函数为逐段解析函数,并作成无穷级亚纯函数的一般理论。1935 1935
熊庆来证明奈望林纳所引入的函数T(8)为逐段解析函数,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无穷级亚纯函数的一般理论。 中国数学会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这是中国第一次正式1成立的数学学术团体。《中国数学会学报》创刊。 华罗庚在解析数论、华林问题、塔莱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的出色成果。 19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