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课题: 圆 的 认 识
执教人: 李伦轩 时间:2012年5月28日
教学内容:教材93页——94页,练习十七第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圆及其特征,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画圆,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纸圆、剪刀、线绳、尺、圆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认识
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能看到圆吗?
二、师生互动,学会画圆
(一)尝试画圆
1
那同学们,你用自己手中的工具,想办法画一个圆吗?(指名板演) 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画圆的方法?画圆的感觉怎么样?那你觉得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二)学习用圆规画圆
1、老师想画一个比这个大一点的圆,怎么办?学生介绍,教师在一旁适当补充说明。同学们用圆规来试试看,能不能画出一个圆来? 2、交流:你是怎么用圆规画圆的
3、老师也想用圆规来画个圆,你们做老师的指挥官。
教师画圆,故意出错。学生指出并纠正。从我画的过程中,想一想,画圆时应注意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4、将圆规两脚的距离统一确定为5厘米,按步骤再画一个圆。
三、自主探究,研究特征
(一)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①观察剪下来的纸圆,组织学生在交流中认识圆心,并知道常用字母0表示。
②通过让学生折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圆心的特征。
③通过让学生画一画、比一比纸圆上的折痕,交流有什么发现,从而认识圆的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④那请同学们在自己刚才画的圆里标出圆心,画一条半径和直径,并分别用字母表示。
⑤判断P94 “练一练”的第1题 (二)研究圆的特征
2
1、利用手中的圆片、直尺、圆规等工具,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并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一下。 提示问题:课件出示例3的4个问题。
2、汇报交流:谁能解释一下前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强调“在同一个圆里”?你能用字母表示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吗?
3、思考交流:通过刚才的操作你知道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吗? 4、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四、自练反馈,巩固新知
1、判断题。 2、练习十七第一题
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这张表的? 3、练习十七第四题 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五、运用新知,质疑释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3
开阳二小 李伦轩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第93—95页的圆的认识、圆的画法,即例1、例2、例3和相关练习。这一节课是一节概念新授课,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后对一种新的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的认识。作为曲线围成的平面几何图形,它既是一节起始课,同时也是后继学习内容——圆周长、面积、扇形、圆柱、圆锥的基础。在本节课教学之前,先让学生完成了两项任务:一是观察生活中的圆,二是剪圆形纸片。
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以生活中的圆引入课题,有效地调动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去理解数学知识。使学生对圆有了初步的感知和建立正确的圆的表象,为学生进一步认识圆做好感性认识上的准备。
二、动手操作画圆,在操作中认识圆及各部分名称。特别是在学生掌握了规范画圆的基础上,我将课本中圆的各部分名称这一部分内容留给学生自学探究,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自学探究,完成圆的特征的研究。在对于圆心——半径——直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这一系列知识的学习上我设计时也本着学生为主体的目标,以学生及小组合作为主线进行探究,而我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配合学生的学习。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教学时间分配及设计的不合理使得本节的教学任务未完成。 2、在把问题交给学生时,放的不彻底,不放心,又把问题从孩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