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
【答案】(1)D低于(2)呼吸作用大于(3)非生物环境取消D“→”A
【解析】本题考查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碳循环示意图中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 者、D为大气中的CO2、E为燃料。演替过程中的生物群落,生产者吸收的的CO2大于整个 生物群落排放的CO2量,有利于演替的正常进行。若改为能量流动则D为热能,生产者不能 利用热能,要取消“→”A。
30.(7分)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活动中,选用某植物A、B两个品种, 在正常光照和弱光照下进行实验,部分实验内容和结果见下表。
第30题表
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推知,经弱光照处理,品种A的叶绿素总含量和类胡萝卜素总含量较正常光照 _____,导致其卡尔文循环中再生出_______的量改变,从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2)表中的光合色素位于叶绿体的_______膜中。分别提取经两种光照处理的品种B的光合 色素,再用滤纸进行层析分离,与正常光照相比,弱光照处理的滤纸条上,自上而下的 第4条色素带变_______,这有利于品种B利用可见光中较短波长的_______光。 (3)实验结果表明,经弱光处理,该植物可通过改变光合色素的含量及其_______来适应弱 光环境。品种_______的耐荫性较高。
【答案】(1)下降RuBP(2)类囊体宽蓝紫(3)比例B
【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以及光合色素的作用。据表可 知,品种A在弱光下,光合色素的含量都下降;而品种B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显 著上高,更有利对蓝紫光的吸收,同时在弱光照下,品种B的光合速率要大于品种A,故更 耐荫。
31.(7分)某昆虫的红眼与朱红眼、有眼与无眼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其中有 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存在两对隐性基因纯合致死现象。一只红眼雌性个体与一 只朱红眼雄性个体交配,F雌性个体中有红眼和无眼,雄性个体全为红眼。让F雌雄个
1
1
体随机交配得到F,F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2
2
第31题表
红眼朱红眼无眼
雄性个体15/615/619/61 雌性个体24/618/610
回答下列问题:
(1)有眼对无眼为______性,控制有眼与无眼的B(b)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2)若要验证F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能否用测交方法?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1
(3)F红眼雄性个体有______种基因型,让其与F红眼雌性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有
2
2
3
______种表现型,F3中无眼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答案】(1)显X和Y(2)不能aaXbXb个体致死(3)458/59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规律,可采用两对性状分开考虑的方法分析。
(1)有眼与无眼杂交后代出现了无眼,说明有眼对无眼为显性,且无眼性状只在雌性中出 现,与性别相关,说明是伴性遗传。红眼与朱红眼杂交后代都是红眼,说明红眼对朱红眼为 显性,且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测交是让F1的红眼雄性与双隐性基因型的雌性杂交,由题意可知,该群体中没有符合 要求的对象。
(3)由于F1的雌性中出现了无眼,相关基因很有可能位于XY的同源区段,因此F2中红眼 雄性的基因型为:AAXBYB、2AaXBYB、AAXbYB、2AaXbYB,(两对基因分开考虑:AA:Aa=1:2; XBYB:XbYB=1:3红眼雌性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XB、AaXBXb,(两对基因分开考 虑:AA:Aa=1:2;XBXB:XBXb=1:4),所以F3中的致死个体数:1/3×1/3×3/4×4/5×1/4=1/60; 存活个体数:1—1/60=59/60;无眼雌性为:3/4×4/5×1/4×8/9=2/15;所以F3中无眼雌性 个体所占的比例为2/15*59/60=8/59。
32.【加试题】(14分)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回答与果胶、淀粉等提取和利用有关的问题:
某植物富含有果胶、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素成分。某小组开展了该植物综合利用的研究。 (1)果胶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原料先经过一段时间沸水漂洗的果胶得率(提取得到的 果胶占原料质量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常温水漂洗的果胶得率,最主要原因是沸水漂洗____ (A.有助于清洗杂质和去除可溶性糖B.使植物组织变得松散C.使有关酶失活D.有 利于细胞破裂和原料粉碎制浆)。
(2)在淀粉分离生产工艺研究中,为促进淀粉絮凝沉降,添加生物絮凝剂(乳酸菌菌液), 其菌株起重要作用。为了消除絮凝剂中的杂菌,通常将生产上使用的菌液,采用______, 进行单菌落分离,然后将其___________,并进行特性鉴定,筛选得到纯的菌株。 (3)在用以上提取过果胶和淀粉后的剩渣加工饮料工艺研究中,将剩渣制成的汁液经蛋白 酶和纤维素酶彻底酶解处理后,发现仍存在浑浊和沉淀问题。可添加_______使果胶彻底 分解成半乳糖醛酸,再添加_______,以解决汁液浑浊和沉淀问题。
(4)在建立和优化固定化酶反应器连续生产工艺研究中,通常要分析汁液中各种成分的浓 度和所用酶的活性,然后主要优化各固定化酶反应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 2点即可)、反应pH和酶反应时间等因素。其中,酶反应时间可通过_______来调节。 【答案】(1)C
(2)划线分离法(或涂布分离法)扩大培养 (3)果胶酶和果胶甲酯酶淀粉酶使淀粉分解
(4)固定化的量、反应液温度控制反应器液体流量(或体积)
【解析】(一)本题考查选修一酶的应用,试题侧重与社会生产中利用酶的相关内容结合。 果胶酶活性受温度、PH值或酶抑制剂的影响。固定化酶就是将水溶性的酶用物理或化学的 方法固定在某种介质(如石英砂),使之成为不溶于水而又有酶活性的制剂。常用方法有吸 附法、共价偶联法等。
(二)回答与基因工程和植物克隆有关的问题:
(1)将含某抗虫基因的载体和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载体pBI121均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EcoRI酶切,在切口处形成__________。选取含抗虫基因的DNA片段与切割后的pBI121 用DNA连接酶连接,在两个片段相邻处形成__________,获得重组质粒。
(2)已知用CaCl处理细菌,会改变其某些生理状态。取CaCl处理过的农杆菌与重组质粒
2
2
在离心管内进行混合等操作,使重组质粒进入农杆菌,完成_____________实验。在离心 管中加入液体培养基,置于摇床慢速培养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从 而表达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并大量增殖。
(3)取田间不同品种水稻的幼胚,先进行____________,然后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幼胚 发生______________形成愈伤组织,并进行继代培养。用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侵染愈伤 组织,再培养愈伤组织,以便获得抗虫的转基因水稻。影响愈伤组织能否成功再生出植 株的因素有:培养条件如光温、培养基配方如植物激素配比、以及_______________(答 出2点即可)。
【答案】(1)粘性末端磷酸二酯键
(2)转化使CaCl2处理过的农杆菌恢复细胞的正常状态 (3)消毒脱分化水稻的基因型、愈伤组织继代的次数
【解析】(1)构建重组质粒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剪切得到的是粘性末端,DNA连接酶连接 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的是磷酸二酯键
(2)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Ca处理方法增加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
2+
让其处于感受态细胞,以利于重组质粒导入。故细胞要正常表达相关基因,应让其恢复为正 常状态。(3)教材P23页中提到不同种类植物或同种植物的不同基因型个体之间遗传的差 异,细胞全能性的表达程度大小不同,小麦水稻等作物在多次继代培养后,会丧失细胞全能 性的表达能力
33.【加试题】(10分)对下列生物学实验进行结果顶测或分析与讨论。
(1)在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兔红细胞时,见到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 胞,以避免_______,减少误差。
(2)①在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作用的实验设计中,若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
注射胰岛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顺序应是_______。
②人体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值,在不同生理状况下是不同的,当机体处 于______状况时,该比值明显下降,此时机体物质代谢的变化是_____(答出2点即可)。 (3)某同学进行切除甲状腺对小鼠体长影响的实验,观测到切除甲状腺的幼年组小鼠体长 增加明显低于未切除组,其机理是_______。
(4)以某种实验小鼠为材料制备抗血清。
①欲获得某一种较高浓度的抗体,在你的实验思路中,关键是需对小鼠进行_______。为 什么?_______。
②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 【答案】(1)重复计数
(2)①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⑦低血糖肝糖元(糖原)分解加强、脂肪分解加速
(3)切除甲状腺后,甲状腺激素浓度下降,导致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下降 (4)①两次或多次注射相同抗原
因第二次或更多次注射相同抗原,会使小鼠产生更多的浆细胞,从而产生更多 的抗体
②
【解析】本体考查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体液调节与免疫调节的实验设计。 (1)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这样是为了避免重复计数。 (2)①给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出现血糖降低的症状,再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症 状得以恢复。所以注射胰岛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顺序应是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
注射葡萄糖溶液。
②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况时,胰高血糖素增多,人体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 比值下降,此时机体物质代谢的变化是肝糖元分解加强、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如脂肪分 解加速。
(3)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切除甲状 腺后,甲状腺激素浓度下降,导致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下降。
(4)小鼠血清中含抗体,想要升高某种抗体浓度,则需两次或多次注射相同抗原,因为二次 免疫比初次免疫强,多次刺激后血清中的特定抗体会维持较高水平。
(解析:李爽陈婷婷张伟健戴利利李先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