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01. 学习,是因为经验而使有机体的反应方式产生持久的改变。学习理论是行为
主义的基础。 02. 条件作用是行为主义研究的一类学习。经典条件作用,指环境刺激导致有机体
反应
03. 桑戴克(的Thorndike)的效果律指出,动物的行为倾向有赖于该行为对环境的
产效果。斯金纳(Skinner)将这个观念发展为操作条件作用。操作,是自发的生而非诱发的行为。如果行为后果增加了行为反应的概率,那么这种后果称为强。。强化物,就是有机体反应之后出现的环境后果。 化04. 正强化先,是提供奖赏以使行为更加可能出现的过程。负强化,是终止一个反天面刺激(负强化物)以使行为更加可能出现的过程。惩罚,将减少行为出现的概率。 反
05. 强化有连续强化和间断强化之分。射间断强化又分固定比例和变化比例、固定间
是隔和变化间隔等方式。这些不同方式的作用不同。 一06. 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都有泛化、分化和消退等现象。 07. 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都是操作条件作用理论的具体应用。行为塑造,主要种
应用了把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逐步及时地给予强化的思想。 无08. 条完形心理学反对桑戴克的“尝试-错误”假说,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
的。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即对情境中各种成分之间关系的件
某种理解。 反09. 射认知-社会理论指出,认知在环境和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很多学习是社会性的。
托尔曼(Tolman)的实验说明,大鼠对其所处的环境形成了认知地图, 认知。地图能说明潜伏学习的机制。所谓潜伏学习,是已经出现,但还没有在行为上能
表现出来的学习。 产10. 生认知-社会理论指出,对行为结果的期望或期待对行为的影响很大。控制源, 指
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能不能带来他们期待的结果所持的一种总体的期望。习得无
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指预期自己不能逃避不利的事情,以及由此引起的学条习和动机上的不足。解释风格,指对不利事件的理解方式。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件
把不利事情看成是内在、稳定和全面的。 反11. 射心
理反
学应家的研刺究激了称几为种无社条会件学刺习激
7
练习题 一、判断题 ( F)1. 正强化增加行为出现的概率,负强化减少行为出现的概率。 ( F)2. 负强化在本质上等同于惩罚。 ( F)3. 由学习引起的行为上的改变必须是可观察和测量的。 1.正强化增加行为出现的概率,负强化减少行为出现的概率.
(错.正负强化都会增加行为出现的概率,惩罚减少行为出现的概率.) 2.负强化在本质上等同于惩罚.
错.负强化是因为这个行为的后果是终止了反面刺激(也就是一些令你痛苦的事情,比如
生病),因而令行为更可能出现的过程(典型的负强化例子是看医生,因为看医生能终止生
病,所以人们会增加看医生的频率).惩罚是减少行为出现的概率.
1、 奖惩为什么不总是有效?请举例加以说明
答:惩罚效果的差的原因可能有:惩罚与操作难以对号;对惩罚人而非受罚行为害怕;存在其他奖励;惩罚(领导、长辈之间)一致性差:攻击性惩罚导致更多的攻击行为。此外,学习效果不是单纯依赖于外部情境,认知-社会理论指出,认知在环境和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很多学习是社会性的,对行为结果的期望或期待对行为的影响很大。因此如果忽视学习者的内心体验,单一的奖惩措施就很可能失效。
2、 从社会学习理论解释为什么要控制电影、电视的播放内容?
答:心理学家认为个体可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观察学习中人们重复榜样的行为称为榜样的示范作用,人们通过观察在其他人身上的反应来了解一种行为的后果称为替代性条件作用。由于观察学习的作用,电影、电视具有强大的舆论效果,因此我们对于电影、电视的播放内容要始终加强控制。
3、从学习理论角度解释中学生怎样学会吸烟的?
答:中学生首先会通过观察学习了解已吸烟人群的吸烟的方式,发现他们在吸烟时很享受这一过程,这是替代性条件作用,进而中学生经过示范作用来模仿其行为,若也尝到了吸烟的快感,则该行为受到强化,吸烟行为的出现频率增高,又接受强化,学会此行为。
二、思考题
为什么要提倡在自我管理计划中为每天的进步设立目标?
8
第 5 章 记忆
维持性复述:通过简单复述(一遍一遍地重复信息,并不理解信息的意义),信息可
以在短时记忆中保留更长的时间。
组块:短时记忆中一种控制信息的方式,即将片段的信息组成大的单位或块。通过这个策略可以扩大信息存储量。
内隐记忆 :不能进入心灵意识,但可以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记忆。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内隐记忆是程序性记忆,也即“如何做”这一类程序或技能知识。另一种内隐记忆出现于“启动效应”的研究之中。
倒摄抑制:新信息干扰旧信息提取的现象。
01. 当代认知观点把记忆看成一系列彼此区别,但又相互依赖的记忆系统。这种
看法符合神经系统模块化的概念。记忆一般可分为感觉登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 02. 在
03. 短时记忆信(short-term memory,简称 STM)通常只将信息保留大约 20-30 秒, 容
息量加大工约模为04. 短型
705. 要想把信息存下来长期使用,中时就必须对其进行编码,变成能够存进记忆并能够±,记从记忆中提取出来的代码或表征形式。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简称 2感)也称永久记忆,它的特点是保持的容量和时间趋于无限。 忆LTM06. 外显记忆,是对事实和事件有意识的记忆,它包括两种:语义记忆和情节记觉的
忆语义记忆指一般的世界知识或事实的记忆;情节记忆指个人体验到的特定登。特各
情节或事件的记忆。研究表明,大脑当中的海马结构和相邻的皮层组织对外显记点单
记忆至关重要。 ,:位
07. 内隐记忆,是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指主
,
一种内隐记忆是程序性记忆,也即“如何做”这一类程序或技能知识。另一知动但
种内隐记忆表现在“启动效应”的各类研究之中,即:前面接触的相同或类似觉;通
信息,促进某个具体信息的加工。 的容过08. 易关联网络,是长时记忆存储信息的一种方式,其中的信息彼此联系在一起。刺
复
网络中的一件信息称为一个节点。扩散激活理论认为,网络中一个节点的激激提述
活,引发激活了密切相关的节点,致使它们更容易进入意识。长时记忆中的信消取(
息也可以按层级理论归成类或子类。 失;一09. 储记忆也可以按图式进行组织,使得环境相对更可预测。图式既能影响编码, 又之
遍
能影响提取。回忆是一个构造或重新构造的过程,其中要用业已存在的图式后存一
去帮助重建一个事件的心理表征。文化影响人们储存、提取和操作信息的心理极顺遍
方式。 短序地10. 与从长时记忆中找到信息,称为提取,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再认和回忆。再认, 是的
重时呈复
9
指人们感知、思考或体验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回忆,指清楚地了解某些事物原先是否遇到或学习过。
1、心理学家如何解释遗忘现象?
答:遗忘是指不能从记忆中提取信息或记忆提取暂不成功,原因包括记忆衰退,干扰与动机性遗忘。其中干扰包括前摄抑制(已存在的旧信息影响到新信息的提取)与倒摄抑制(新信息干扰旧信息的提取)。
2、举例说明如何改善记忆?请说明所依据的概念或理论 答:在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各阶段,都可以应用很多改善和促进记忆的方法。例如加强注意、多做精细复述等,有助于让信息从感觉登记、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
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识记内容在最初几小时、最初几天忘得最多、最快,因此及时复习、巩固有利于改善记忆。
改进认知记忆策略有助于改善记忆。例如,采用多渠道记忆法;地点标定法,借助熟悉的场景和事物,将要识记的对象与这些线索一一建立联系;关键词法及SQ3R法,能控制信息加工深度(意义加工),从而提高记忆效果。类似的方法还有划线、做摘要、列提纲、网络框图等,都可以加强对信息的加工。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
对识记材料做生动、视觉化的编码加工,能够改善记忆效果。
3、 短时记忆有什么特点?
答:短时记忆是通常只把记忆保存20-30秒,但通过维持性复述(一遍遍重复)或精确性复述(涉及信息意义)可保留更长的时间。其特点是主动、容易提取、储存顺序与呈现顺序相同、容量有限。
10
11. 遗忘,不能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其原因包括:记忆痕迹衰退,干扰,压抑(动机情绪)
和提取失败。长时记忆中有某种信息,但情急之中却想不起来,这被称为话在嘴边
12. 业已存在的旧信息影响到新信息的提取,现这被称为前摄抑制;新信息干扰旧信
象息的提取,被称为倒摄抑制。 13. 记忆的信息加工观点或将心理比做电脑。但是电脑没有情绪、动机、意识和文
者化。而且,基于词表、无意义音节的实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外部效度和舌通用性。
14. 在信息的编码、储存、尖提取各阶段,都可以应用很多改善和促进记忆的方法。各种
现传奇般的记忆术确实行之有效,我们可以用现代记忆模型来进行解释记忆术起作用象的原理。 ( T
。舌尖现象说明遗忘有时候只是记忆提取暂时不成功;另外也证实再认比回忆练习题 要容易。 一、判断题
(T (F
)1. 短时记忆信息主要按听觉或言语特征进行编码。
)2. 精细复述指一遍一遍地重复信息,在不理解信息意义的基础上保留
信息。
)3. 在记忆研究中,再认一般要比回忆显得容易一些。
(T (FT ()5. 记忆研究发现,干扰是遗忘的重要原因。 (T )6. 短时记忆将信息保留 20-30 秒,不能超过 1 分钟。 )(4FF ()8. 启动效应是外显记忆的一种表现。 词是完全值得信赖的。 (F )9 . 部分报告法可用来测量短时记忆的容量。 )(F )10. 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进入记忆系统的信息都会被知觉到。 71、短时记忆信息主要按听觉或言语特性进行编码。(对) .
2、精细复述指一遍一遍地重复信息,在不理解信息意义的基础上保留信息。
(错,应该是维持性复述) 感3、在记忆研究中,再认一般要比回忆显得容易一些。(对) 觉4、程序性记忆可以进入大脑意识。(错,不能进入心灵意识) 登5、一个诚实、认真的人所做的证词是完全值得信赖的。(错) 记6、记忆研究发现,干扰是遗忘的重要因素。(对) 容7、短时记忆将信息保留20-30秒,决不可能超过一分钟。(对) 量
8、感觉登记容量有限(神秘的7)(错,感觉记忆不同于短时记忆,容量是很大的)
有
9、启动效应是外显记忆的一种表现。(错,内隐记忆)
限
10、部分报告法用来测量短时记忆的容量。(错,测量感觉记忆的内容)
(
全部报告法是指让被试者依次报告全部的刺激,但实际上报告时会遗忘一部。 神
部分报告法则采用随机原理,让被试的报告分阶段进行,可以有效控制遗忘的影秘响。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