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第 1 论 章
章 章
第 2 章
综合测试1
第 3 章 综合测试2
绪 论
简答题
1.何谓生物工艺学
2.何谓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发酵工程与生物工程的关系如何? 3.细胞机器
4.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第1章 发酵工程介绍
一、多项选择题
1. 生物技术可以理解为“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组成部分发展新产品或新工艺的一种技术体系”,其中的有机体是指( ) 。
① 动物 ② 生物组织 ③ 植物 ④ 微生物 ⑤ 生物活细胞
2. 生物技术中用生物催化剂催化化学反应时要求的条件是 ( ) 。 ① 常温 ② 高温 ③ 常压 ④ 高压 ⑤ 中性pH值
3. 在基因工程操作技术过程中,需要一些酶的参与,这些酶主要有 ( ) 。 ① 糖化酶 ② 异构酶 ③ 限制酶 ④ 氧化酶 ⑤ 连接酶
4. 生物技术中的细胞工程涉及面很广,概括起来有下列 ( ) 几方面内容 ① 细胞培养 ② 细胞融合 ③ 细菌培养 ④ 细胞重组 ⑤ 遗传物质转移 5. 生物中的酶按照其在细胞中的分布可以分为 ( ) 等类型。 ① 杂合酶 ② 单纯酶 ③ 胞内酶 ④ 胞外酶 ⑤ 结合酶
6. 在发酵过程中,由于使用微生物不同,其代谢规律有差异,因而按照其需氧与否的状况,将微生物发酵分为( )等几种方法。
① 动力发酵 ② 好氧发酵 ③ 厌氧发酵 ④ 好水发酵 ⑤ 兼性发酵 7. 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业的品种改良中的主要任务是 ( ) 。
① 拓宽育种资源 ② 减少种植面积 ③ 提高产量 ④ 改善品质 ⑤ 增加抗逆性 8. 农作物的秸杆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大部分组成,利用生物技术可将它们转化为可再生资源,在下列所列的资源中, ( ) 等可以由秸杆通过生物技术直接转化而来。
① 淀粉 ② 木糖 ③ 苯酚 ④ 乙醇 ⑤ 葡萄糖
9.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废物废水的排泄,自然界的水体逐渐富含各种养分,形成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水体中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是
( ) 。① 重金属 ② 有机物 ③ 氮类物 ④ 磷类物 ⑤ 矿物 10. 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及防腐与加工工艺的需要,人们在食品中加入一些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这类物质称为食品添加剂,鲜味剂就是其中一种,传统的鲜味剂是味精,在现代食品工业中,除味精外,还可用 ( ) 等作为鲜味剂,而它们都可由发酵法生产并实现了产业化。
第 7 章 试题样本
第 10 第 13 综合
测试
① 苏苷 ② 赖苷 ③ 鸟苷 ④ 肌苷 ⑤ 色苷
答案: 1. ①③④ 2. ①③⑤ 3. ③⑤ 4. ①②④⑤ 5. ③④ 6. ②③⑤ 7. ①③④⑤ 8. ②③⑤ 9. ①③④ 10. ③④
二、问答题
1.生物需氧量(BOD) 2.化学需氧量(COD)
3.生化意义上的发酵与工业意义上的发酵有何区别? 4.何谓发酵工程?现代发酵工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5.发酵工程经历哪几个时期,每个时期的特征是什么? 6.简述微生物工业的特点及范围。 7.发酵工程包括哪几个基本组成部分? 8. 简述废水生物处理的优点。
9. 废水的重要指标包括哪几项,各有何含义? 10 常用的废水生物处理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11. 简述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的原理及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 12. 简述影响生物滤池处理效果的因素。 13.简述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
14.能源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问题,生物工程将如何解决?写出一遍综述。 15.沼气发酵原理和沼气微生物的种类? 16.沼气发酵过程和沼气发酵条件是什么?
第2章 发酵工艺条件的确定
一、选择题
1.适合细菌生长的C/N比为( ) A 5:1 B 25:1 C 40:1 D 80:1 2.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 ) 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 马铃薯培养基 C 高氏一号培养基 D 麦芽汁培养基
3.在实验中我们所用到的淀粉水解培养基是一种( )培养基 A 基础培养基 B 加富培养基 C 选择培养基 D 鉴别培养基 4.下列物质属于生长因子的是( )
A.葡萄糖 B.蛋白胨 C.NaCl D.维生素 5.营养成分进入细胞的方式中运送前后物质结构发生变化的是( ) A 主动运输 B 被动运输 C 促进扩散 D 基团移位 6.E.coli属于( )型的微生物。
A 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 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7.实验室常用的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是( ) 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 马铃薯培养基 C 高氏一号培养基 D 麦芽汁培养基 8.酵母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 )
A 5.0-6.0 B 3.0-4.0 C 8.0-9.0 D 7.0-7.5
TOP
9.细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 )
A 5.0-6.0 B 3.0-4.0 C 8.0-9.0 D 7.0-7.5
二、是非题
1.细菌分裂繁殖一代所需时间为代时。( )
2.凡是影响微生物生长速率的营养成分均称为生长限制因子。( )
3.在最适生长温度下,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最快,因此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发酵温度应选择最适生长温度。( )
4.在固体培养基中,琼脂的浓度一般为0.5—1.0%.( ) 5.EMB培养基中,伊红美蓝的作用是促进大肠杆菌的生长.( ) 6.碳源对配制任何微生物的培养基都是必不可少的.( ) 7.被动扩散是微生物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 )
8.主动运输是广泛存在于微生物中的一种主要的物质运输方式。( ) 9.参与淀粉酶法水解的酶包括淀粉酶、麦芽糖酶和纤维素酶等。( )
三、填空题
1.菌种扩大培养的目的是 。
2.获得纯培养的方法有: 、 、 和 等方法。
3.培养基应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是 、 、 、 、 和 。
4.碳源物对微生物的功能是 和 ,微生物可用的碳源物等。
5.
微
生
物
利
用
的
氮
源
物
质
主
要
有 、 、 、 、 等,而常用的速效N源如 ,它有利于 ;迟效N源如 、 ,它有利于 。
6.无机盐对微生物的生理功能是 、 、 和 。
7.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分为 、 、 和 。微生物类型的可变性有利于 。
8.生长因子主要包括 、 和 ,它们对微生物所起的作用是 、 、 。
9.在微生物研究和生长实践中,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最基本要求是 、 、 、 和 。
10.液体培养基中加入CaCO3的目的通常是为了 。
11.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有 、 、 和 ,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通过 方式运输乳糖,大
质
主
要
有 、 、 、 、
肠杆菌又是通过 方式运输嘌呤和嘧啶的。
12.影响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主要因素是 、 和 。
13.实验室常用的有机氮源有 和 等,无机氮源有 和 等。为节约成本,工厂中常用 等作为有机氮源。
14.培养基按用途分可分为 、 、 和 四种类型。
15.制备淀粉水解糖的方法有 、 、 和 。
四、名词解释 1.培养基 2.生长因子 3.碳源 4.氮源 5.碳氮比 6. 理论灭菌时间 7.对数残留定律 8.实消 9.空消
10. DE值(葡萄糖值) 11.波美度 12.灭菌 13.消毒 14.基础培养基 15.完全培养基。
五、问答题
1.什么是培养基?发酵培养基的特点和要求? 2.什么是生理性酸性物质?什么是生理性碱性物质?
3.常用的无机氮源和有机氮源有哪些?有机氮源在发酵培养基中的作用? 4.什么是前体?前体添加的方式? 5.什么是生长因子?生长因子的来源? 6.什么是产物促进剂?产物促进剂举例? 7.培养基设计的一般步骤? 8.培养基成分选择考虑的问题?
9.读书报告:举例说明培养基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10.讨论:培养基优化在发酵优化控制中的作用与地位? 11.微生物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主要包括哪些物质? 12.依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培养基有哪几种类型? 13.简述选择发酵培养基应遵循的原则。 14.配制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15.简述淀粉水解糖的制备方法。
16.比较不同的淀粉水解制糖工艺的优缺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