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本小学《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从编排角度看:
本单元“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读读童谣和儿歌”。在这一主题下,安排了一首童谣,一首儿歌。分别是《摇摇船》《小刺猬理发》。在备注的小泡泡中,还向学生提示了“我有一本书,里面有童谣和儿歌……”引导学生多读书。在“快乐读书吧”中,以一本翻开的书为背景,呈现了学生要与他人分享读书的内容。教材编排告诉学生该读什么书,该怎样和别人分享读书的快乐!同时,这样的编排也渗透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悠久和灿烂,引发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二)从教材内容看:
在文章的下面,还创设了两个小伙伴对话交流的情境。女孩说:“我来背一首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看你下来不下来。’”男孩听了对女孩说:“我喜欢你的书,我们可以换书看吗?”
(三)从教材要求看:
教材中这样的情境交流,旨在激发学生阅读童谣儿歌等书籍的兴趣,产生阅读童谣和儿歌的欲望,引导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并且使学生懂得乐于和同伴分享读书的快乐,懂得乐于分享自己的书籍。 学情分析
(一)从识字情况看:
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识字的基础,一些简单常见的字能基本认识。
(二)从阅读情况看:
这次的“快乐读书吧”是学生入学以来第二次接触。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来说,经过一个学期的识字、阅读的学习,能阅读浅显的儿童读物,特别是短小的童谣和儿歌,学生乐于朗读,有兴趣。但是主动阅读的能力还比较缺乏。大部分学生还缺少阅读的主动性。对于主动交流自己读过的书的意识还不具备。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对于童谣和儿歌产生兴趣,喜欢读童谣和儿歌类的书籍。 2.乐于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愿意和小伙伴分享阅读感受和书籍。 (二)教学重点
对于童谣和儿歌产生兴趣,喜欢读童谣和儿歌类的书籍。 (三)教学难点
乐于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愿意和小伙伴分享阅读感受和书籍。 教学流程
预设 时间 环节一、聊读书导入新1.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看什么书?你读过哪些书,把你读过的书简单地向同学们介绍一两本? 2.有谁读过童谣?哪一首童谣1.介绍自己读过的书。 预设:《格林童话》《白雪公主和七个小通过与学生日常读书的联系,为学生搭建介绍读童谣或儿歌的平台,产生对读童谣和儿歌的3分钟 环节 教师课堂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课 你能背给同学们听? 矮人》 2.背诵歌谣或儿歌 预设《小小子》《排排坐》 兴趣。 环节二、学习童谣和儿歌 1.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本关于童谣和儿歌的书。 2.跟老师一起读读《摇摇船》《小刺猬理发》。 3.采取多种形式朗读《摇摇船》《小刺猬理发》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两首童谣和儿歌吗? 4.小结:童谣和儿歌是专门给孩子编的,内容生动,朗朗上口,读起来轻快愉悦。符合小朋友的年龄特点。深受小朋友喜欢。 1.跟着老师读一读《摇摇船》《小刺猬理发》 2.自己看书试着读一读 3.多种形式进行朗读《摇摇船》 (1)同桌互读,读准字音 (2)男、女生赛读,读通顺 (3)做着动作读,读出语通过听老师读童谣和儿歌,初步感受童谣和儿歌的有趣。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童谣和儿歌的有趣,从而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20分钟 气 4.指名读《小刺猬理发》 (1)同桌互读,读准字音 (2)男女生互读,读通顺 (3)齐读,读出语气 5.说说为什么喜欢童谣和儿歌? 预设: (1)读起来好听 (2)有意思 环节三、展示读童谣和儿歌 提问:你课外读过哪些童谣或儿歌,能读给全班同学听一听吗?看看谁读得清楚,读得有感情。 1.和同桌说说自己读过的童谣或者儿歌。 预设:《小白兔》《小老鼠》等 给学生创设能主动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的平台。 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阅读积累成就感。 7分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