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感染诊断与治疗进展-7修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8 6:18: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

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感染诊断与治疗进展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gess of deep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after spinal internal fixation

苏新磊1综述,尚显文2审校 SU Xin-Lei,SHANG Xian-Wen

摘要 切口深部感染是脊柱内固定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了解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分类、致病菌、影响因素、治疗方法及降低切口感染的策略,认识切口深部感染早期诊断线索,从而可早期诊断并及早给予适当的治疗,有利于降低致残率,考虑到围手术期的相关因素和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感染率。 关键词 脊柱内固定; 感染; 综述文献

Key words spinal internal fixation; infection; review literature 中图分类号:R687.3;R619.3

近年来,脊柱内固定技术发展较快,不断有新产品问世,并且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切口深部感染是脊柱内固定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切口感染后,医疗费用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均增加,随着内固定植入在脊柱外科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发生及其对手术疗效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虽然由于诊断技术的提高、抗生素的治疗、外科技术的进步以及术后护理的加强,

作者单位:1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贵州 凯里 556000 2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贵州 贵阳 550004

作者简介:苏新磊,男,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脊柱、创伤外科研究,E-mail:1046296270@qq.com;

尚显文,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脊柱外科疾病研究,E-mail:

shangxianwen@medmail.com.cn

1

感染并发症引起的致死致残率均显著下降,但是其在早期诊断及治疗方面仍然存在困难。因为早期诊断及适当的治疗对于降低致残率至关重要,笔者就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诊断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分类

脊柱手术术后深部感染分为早期感染和迟发感染。对于早期感染和迟发性感染的时间尚无定论。Wimmer et al(1996年)将术后20周以内发生的感染称为早期感染,20周以后的称之为迟发感染。Bassewitz et al(2000年)将术后3周以内发生的感染称为急性感染,将术后4周发生的感染称为慢性感染。仉建国等(2001年)将3个月以后的感染定为迟发感染。Sampedro et al [1]将术后30 d以内的感染称早期感染,30 d以后的感染称迟发感染。感染发生率: Levi et al(1997年)研究发现,在脊柱前路内固定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深部感染,但在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发生率则是3.8%。Wimmer et al (1998年)在对850例脊柱手术进行回顾性研究后报道,有22例发生术后切口深部感染,其中21例为脊柱后路内固定术,1例为未使用内固定的脊柱前路手术,感染发生率为4.2%。Rechtine et al (2001年)在117例胸腰椎骨折减压内固定术的患者的术后随访中,有12例发生了术后急性感染,其中包括9例切口深部感染,3例痈疽感染,总感染发生率超过10%。总体说来,侵入性操作或复杂的手术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直接相关。据报道,经采用大量脊柱干预措施,包括减少侵入性操作如椎间盘造影、化学溶核、脊髓造影、椎旁注射、硬膜外注

2

射,椎间盘炎的发生率有所下降,椎间盘切除术后的感染率在0.6%~5%[2]。Brown et al[3]报道脊柱手术后切口深部感染在普通脊柱手术的发生率较低,通常不超过3%,近年来,内固定技术广泛应用于脊柱融合手术,由于内植物的使用,往往伴随更长的手术时间、更广泛的暴露和更多的出血量,从而增加了术后感染的风险,术后深部感染的发生率大约增加到6%[4]。有一些理论试图解释内固定术后增加感染可能的原因:内固定物对局部软组织刺激导致炎症反应及血肿形成继而发生感染,植入物为细菌提供了无血供的平面,使细菌附着并形成多糖-蛋白复合物,从而保护其不被抗生素侵入,植入物上的金属沉着物通过微移动导致肉芽肿形成,并成为细菌定居的培养基。虽然在各个报道中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的发生率都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随着内固定物的使用,使得感染的机会增加,同时由于脊柱的解剖特点,使得脊柱术后感染后果严重[5]。 2 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感染影响因素

术后早期感染的原因多与医源性因素有关,包括:术中无菌操作不规范、电刀使用过度、术后引流不畅、引流管留置时间过长、逆行感染等。另外,椎旁软组织条件较差,抗感染能力下降也是感染的原因之一[6]。研究结果显示[7],年龄>55岁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比<55岁者高,除体质差、抵抗力下降以外,老年患者术前原有的疾病(如糖尿病)也是引起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从手术部位看,颈椎手术的术后感染明显低于腰椎和胸椎,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颈前路手术切口小、时间短,退变性疾患多无截瘫等并发症,感染并发症较低;并且颈椎

3

所受的应力低于胸椎和腰椎,颈前路植入多采用自体骨加钢板内固定的方式,融合率较高。胸椎手术感染的发生率高于腰椎,可能是由于胸椎手术多数术前有截瘫或不全瘫,而且胸椎植入手术多数需经前路开胸,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手术创伤大,对全身的影响大,感染发生率随出血量的增加而增加[8],出血量大者输血量也随之增加。Cassinelli et al[9]认为,输血可能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引起抗感染能力降低,手术时间的长短可直接影响感染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能与手术暴露时间及失血量大有关。

迟发性感染的原因较复杂,Hesenessg et al [10]强调迟发感染是由血源性播散所引起,此观点缺乏确切的细菌来源证实。多数学者[11]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手术创伤大,过多软组织剥离造成创面大,出血多,同时用电刀过多造成肌肉软组织缺血坏死;②手术时间长,术后引流不充分,切口缝合时留有死腔;③未严格无菌操作;④内固定松动也可能是发生迟发性感染的原因;⑤患者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

综合文献,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包括:①年龄;②术前全身情况;③手术时间,④术中失血量及术后输血量;⑤手术部位。上述因素能使内固定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的风险增加。 3 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早期诊断

脊柱融合术后早发性感染的诊断存在一定困难。临床实践中由于术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往往缺乏有助于诊断感染的特异性体征以及实验室和影像学方面的相关证据。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多为椎旁

4

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感染诊断与治疗进展-7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uz273h9vj3ef8l940oa3cwgi893aj006h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