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燃烧一定都伴随发光发热,则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化合物中元素都有一定的化合价,则同种元素在一种化合物中化合价一定相同 D.纯净物只含一种物质,则只含一种物质的一定是纯净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A错误; B、燃烧一定都伴随发光发热,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电灯的发光,故B错误; C、同种元素在一种化合物中化合价不一定相同,例如硝酸铵(NH4NO3)中铵根中的氮元素显-3价,硝酸根中的氮元素显+5价,故C错误;
D、纯净物只含一种物质,则只含一种物质的一定是纯净物,故D正确。故选D。 2.下列图形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复分解反应 B.地壳中元素含量
C.【答案】B 【解析】 【详解】
金属活动性顺序 D.物质的溶解性
A、酸与非金属氧化物不反应,可溶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因此,选项图形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地壳中含量居前五的元素为:氧、硅、铝、铁、钙,非金属含量大于金属含量,因此,选项图形正确,故符合题意;
C、由金属活动顺序表可得,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l> Zn > Fe >H>Hg,因此,选项图形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NaCl、Ca(OH)2、CaCO3三种物质的溶解性顺序是逐渐减小的,因此,选项图形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稀释浓硫酸
C.闻药品气味 D.测溶液的pH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有气体参与反应,需要在密闭装置内进行,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不得敞口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项A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酸缓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选项B错误;
C、闻气味时,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内,闻得气味,选项C正确;
D、测试溶液pH值时,应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体滴加到pH试纸上,不得将pH试纸加入烧杯内,选项D错误。故选C。
4.以下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铝土矿炼铝 【答案】C 【解析】
B.天然气燃烧 C.木材制桌椅 D.海水提取镁
试题分析:木材制桌椅过程中只是发生了物质的形态的改变,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考点:物质的变化
5.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a、b两管分别产生氧气和氢气,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C.甲试管中铁钉生锈,乙试管中铁钉不生锈,说明只需与水接触铁钉就会生锈
D.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
B、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故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甲试管的铁钉生锈,乙试管的铁钉不生锈,乙试管的铁钉只能与空气接触,甲试管的铁钉能与氧气、水接触,不能说明只需与水接触铁钉就会生锈,铁锈蚀还可能与氧气有关,故结论错误,符合题意。 D. 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
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6.某溶液可能含有盐酸、硫酸、硝酸钠、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成,向一定质量的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共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 B.该溶液一定含有盐酸、氯化铜,可能含有硝酸钠 C.反应过程生成的沉淀一定有氢氧化铜,可能有硫酸钡 D.到达b点时所消耗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17.1g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开始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说明无稀硫酸,因为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不溶解于水,会有沉淀存在;开始反应掉a克的氢氧化钡溶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稀盐酸,因为酸碱反应比较迅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掉稀盐酸后,然后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无法确定硝酸钠是否存在,A、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是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盐酸、氯化铜溶液反应,故发生两个化学反应,错误;B、该溶液一定含有盐酸、氯化铜,可能含有硝酸钠,正确;C、反应过程生成的沉淀一定有氢氧化铜,没有硫酸钡,错误;D、设与氯化铜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x, Ba(OH)2+ CuCl2=Cu(OH)2↓+ BaCl2 171 98
x 9.8g
171 : 98= x : 9.8g 解得x= 17.1g 还有一部分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故消耗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于17.1g ,错误。故选B
考点:图表所表示的化学信息、推断物质的成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7.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则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3:16 C.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及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是乙炔和氧气;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2C2H2+5O2【详解】
A、该反应是乙炔和氧气发生了反应,属于氧化反应,选项A正确;
B、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2×2+1×2)×2]:(16×2×5)=13:40,选项B不正确;
C、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选项C正确;
D、反应前氧元素的化合价是0价,反应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选项D正确。 故选B。
8.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C.钢铁生锈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睛】
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 9. “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 ) A.1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常见物质的名称与俗称来分析解答。
B.2种
C.3种
D.4种
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D.水变成水蒸气
点燃 4CO2+2H2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