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发芽条件:
①自然覆沙:起沙风,扁平种子>大轻圆 ②水分:播期选择
种子大粒化处理:为防止大而轻的种子(如花棒)被风吹跑,可在种子外面包上一层粘土,重量增加5~6倍,制成种子丸,叫种子大粒化处理。
例:1993年榆林治沙所和种子站 用骨胶和沙子 提高固结力、减轻重量。 (3)飞播期选择 ①水分、温度 ②避开鼠虫害盛期 ③充分木质化过冬 ④长到一定高度和冠幅
例:陕西榆林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最佳飞播期;如果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出苗后是金龟子危害盛期。 (4)飞播量的确定
播量大小影响造林密度和防护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飞播成败。
除考虑幼苗密度外,还有种子纯度、千粒重、发芽率、苗木保存率和鼠虫害损失率。 混播优于单播。
(5)飞播区立地条件选择
沙丘较稀疏,丘间地较宽阔,地下水较浅。 (6)兔鼠虫病害的防治 如金龟子:放鸡捕食。 (7)飞播区的封禁管护 防止人畜破坏。 3.植物固沙 沙地造林的方法: (1)直播
直播:用种子做材料,直接播种建立植被的方法。 在干旱风沙区,成功几率较低:水分少、风蚀沙埋。 (2)植苗
植苗:即栽植,是以苗木为材料进行植被建设的方法。
植苗分3种方法:一般苗木、容器苗、大苗深栽。
容器苗的优点:
①根系完整,成活率高;
②节省种子、土地、劳力,有利于工厂化生产; ③延长栽植时间 ④缩短育苗周期
⑤栽植技术简单,质量容易控制
大苗深栽:是针对流沙的干旱和活动性而设计的固沙造林方法。大苗高0.8~4.0 m,深0.4 ~2.0 m。
(3)扦插造林
扦插:利用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包括插条、插干、埋干、分根、分蘖、地下茎,应用广泛的是插条、插干。
植物种:杨、柳、黄柳、沙柳、柽柳、花棒、杨柴 扦插的优点:
①方法简单、便于推广 ②生长迅速
③就地取条,不必培育苗木 我国风沙区固沙树种选择:
我国三大天然荒漠林:胡杨林、梭梭林、柽柳林。
①胡杨:被称为“神树”, 杨属,是荒漠地区最主要的用材林和生态屏障,为“三大荒漠林”之首,分布在乌兰布和沙漠以西的荒漠河谷地带、地下水溢出带、湖泊周围,地下水位低于6m时枯死。根蘖能力极强,单株可成林。耐盐碱,胡杨碱入药。
②梭梭:黎科大灌木、小乔木。高多2~3m,主干扭曲,叶退化,嫩枝代之光和,寿命50年以上。天然林分布于荒漠地区新疆、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耐旱、耐寒、抗盐碱。成年梭梭根系必须接触地下水。发热量大,“沙漠活煤”。
③柽柳:堇菜目柽柳科,丛生灌木,高1~5m,分枝多,枝条纤细,叶鳞片状。广泛分布在西北地区。喜光,耐盐碱,不怕沙埋,积沙成柽柳沙堆。燃料、饲料、防沙。
④沙柳:杨柳科灌木,丛生,高多2~3m,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沙地,喜湿润沙地。枝条编织,枝干发展纤维板工业。
⑤柠条:豆科灌木,常用的有小叶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是饲料林的主要树种。喜光,耐旱、耐寒、耐高温和变温,耐贫瘠,耐风蚀沙埋。忌水分过多。固沙、饲料、薪炭、旱地防护林。
⑥沙地柏:又名臭柏、叉子圆柏、新疆圆柏。柏科圆柏属,匍匐灌木,刺叶仅生于幼龄植株,壮龄树上多鳞叶,球果。生于固定或半固定沙地、山前冲积平原,产于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新疆的盆地与河谷。固沙,枝叶入药。
⑦沙蒿:菊科半灌木,固沙主要用3种,其中籽蒿和油蒿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沙地、宁夏河东沙地、河西走廊沙漠,差把嘎蒿分布在东北西部草原带沙地。抗旱、耐瘠、抗风蚀、喜沙埋。固沙、燃料。
4 沙结皮固沙
沙结皮:以低等生物藻类等为主形成的沙结皮,对固定植物之间的沙表有着重要的作用。 沙结皮形成因素:植被枯落物、腐烂的草障。
例:沙坡头的人工沙结皮培养技术:把细土和沙蒿粉撒于沙表,使之与表面1cm的沙粒混合均匀,经风吹扬及1mm降雨湿润又蒸发后,处理过的沙面均出现沙结皮。
二、工程防治技术 (一)机械沙障固沙 1.概念和地位作用
机械沙障固沙:采用柴、草、树枝、粘土、板条等材料,在沙面上设置各种形式的障碍物,以此控制风沙流动的方向、速度、结构,改变蚀积状况,达到防风阻沙、改变风的作用力及地貌状况等目的。
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机械沙障是治沙的主要措施;
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机械沙障是植物治沙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2.机械沙障的类型 按设置方式划分:
⑴平铺式沙障: ①带状铺设式 ②全面铺设式 ⑵直立式沙障:
①高立式沙障:高出地面50~100cm
②低立式沙障(半隐蔽式沙障):高出地面20 ~ 50cm ③隐蔽式沙障:与沙面平,或稍露障顶
直立式沙障按透风度不同分为:透风式、紧密式、不透风式 3.机械沙障的作用原理 ⑴平铺式:固沙型
①用柴、草、卵石、粘土铺盖沙面
②用沥青乳液、聚丙烯酰胺等高分子聚合物等喷洒沙面 ⑵直立式:积沙型 ①透风式:沙障后积沙
②不透风式、紧密式:沙障前、后都积沙 ③隐蔽式:防风蚀
控制风蚀基准面,制止地表沙粒以沙纹式移动。 化学固沙
化学固沙物质有:沥青乳液、沥青化合物、橡胶乳、沙粒结块固沙。 三、风力治沙
风力治沙:应用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各种措施,使风力变强,减少沙量,使风沙流非饱和,造成地面风蚀。
方法:
①用聚风板、导沙板、沙障
②防积沙地段要尽量清除障碍,筑成平滑坚实的下垫面;把陡坡变缓筑成圆滑的弧形;地面铺设砾石。
四、水力拉沙
水力拉沙:以水为动力,按照需要使沙子进行输移,消除沙害,以改造利用沙漠的一种方法。
引水拉沙修渠、造田、筑坝。
意义:增加沙地水分,改变地形,改良土壤,改善小气候,促进沙地综合利用。 预防技术
1.生态农业建设技术
立体种植、立体喂养、有机物多层次利用、生物防害 沙区庭院经济:养猪鸡——沼气池——种菜
牧业集约经营,草原上建立人工草地,改良天然草地,以草定畜,建立护牧林。 2.水资源合理利用技术 (1)旱地节水灌溉技术 (2) 雨水收集利用
田间工程:平整土地、水平梯田、鱼鳞坑、带子田、隔坡梯田、草粮带状间轮作 田外工程:水窖、旱井、水池和涝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