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年第二学期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12.图6为2018年入选《国家宝藏》的两件青铜器——商代皿天全方罍和西周大克鼎,它们分别是皿氏一族为祭祀父辈先人、大贵族克为祭祀祖父而铸造。以上文物信息反映出 A.中国先民敬重宗室血脉之情 B.商周时期“家国一体”的特色 C.先秦时期礼乐等级制度盛行 D.分封制下周王与诸侯的关系
13.文学折射时代。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诗经》收录了宗庙祭祀的歌词,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图6 B.《离骚》抒发了作者优国忧民之情,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C.汉赋和唐诗是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在思想文化上的体现
D.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均为满足市民阶层文化生活而作 14.图7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 统计图。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 A.官营手工业渐衰落 B.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C.商品经济较快发展
D.自然经济趋于解体
15.下表出示了不同人对宋朝王安石的评价。 人物 评价 司马光 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以至于此。 梁启超 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列宁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实行土地国有未成。 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A.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 B.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加准确 C.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
D.外国人因文化背景不同评价更为客观
16.明末清初,以黄宗羲、颅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实学兴起,追求匡时济世、通经致用。晚清实学以曾国藩为代表,主张在固守圣人之道的前提下,学习西方技术,建立近代工业。这反映了实学 A.强调人与人的关系和等级,是社会变革的产物 B.迎合统治者用思想统一来巩固政治统一的需求 C.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新儒学 D.摈弃“空谈”,强调“经世致用”,与时俱进
1
17.图8漫画题目是“在中国商店里的日本人”。图中日本人已将“赔款二亿两”收入囊中,正在抢夺清朝官员手中“贸易的钥匙”。下列条款体现此意图的是
①开放沙市、重庆、杭州、苏州为商埠 ②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③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④日本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国际风云变幻万千,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一根“定海神针”,成功地处理了和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独立国家、西方发达国家等的关系。被喻为“神针”的是 A.“一边倒”政策 C.不结盟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
19.历史上许多学者对于“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等哲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回答。下列主张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③“人是自由的动物 A.①②④③
②“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④“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C.③①②④
D.③④②①
B.①③②④
20.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12世纪时罗马法出现于意大利和欧洲中部一些自治市的法典中,以解决自身的法律缺陷,罗马法的程序规则被整理并引入法庭中。这些现象出现源于罗马法 A.是成文法,有利于按律判决和量刑 C.保护私有财产和奴隶主的既得利益
B.发展过程始终伴随罗马国家的兴衰 D.体系完备、程序严谨有一定普适性
21.图9为18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①欧洲同世界各地有直接的商业联系 ③通过丝银贸易,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②欧洲完成工业革命主要出口工业品 ④玉米等作物通过不同路径传入亚洲
D.②③④
2
C.①③④
22.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为《共产党宣言》在各国的出版撰写了七篇序言,强调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以下史实符合此理念的是
①甘地倡导“非暴力不合作”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②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为“新三民主义 ④毛泽东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3.下表为某国《20世纪20-40年代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比例表》(单位:%)。它反映的史实可能是
A.日本——明治维新中推行殖产兴业 B.苏联——国家工业化迅速推进 C.德国——采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D.美回——罗斯福新政取得成效
37.(36分)国家治理·民族觉醒·国际合作
材料一 甘肃省放马滩出土了七幅战国时期的秦国地图,反映出统一的图例和基本的比例。其中,邽县行政区图是已知最早的行政图。湖南省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长沙国国南部地形图》,描绘了长沙国南部的地理和政区状况。图中山脉坐落、山体轮廓和走向均用闭合曲线中填绘细平行线表示,是最早的科学的地貌表示方法。
1708-1718年,由康熙帝主持、来华传教士与清朝宫员协作,采用西方三角测量法对清朝全境进行了大规模的经纬度测量,其范围南到海南岛,东北达黑龙江及朝鲜,东南到台湾,西至西藏和新疆,在此基础上绘制出完整的国家疆域政区地图《皇與全览图》。
(1)①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从战国至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6分) ②分析康熙时期能够绘制出完整的国家疆域政区地图的条件。(6分)
材料二 近代学者梁漱溟认为,受西方影响,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民族自救运动分为两个阶段,其区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此前目的在于建立一个“近代国家”;此后掉转头来打倒“帝国主义”。此外,中国民族自教运动明显呈现被动的特点。
——摘编自罗志田田《西方的分裂:国际风云与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的演变》
(2)你如何看待梁漱溟关于中国民族自救运动的观点?运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12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年份 1928 1932 1937 1940 生产资料 39.5 53.4 57.8 61.2 消费资料 60.5 46.6 42.2 38.8 材料三 20世纪中后期世界经济发展大事示意图
注:石油输出国组织包括沙特阿拉伯、尼日利亚、委内瑞拉等成员国,可可生产者联盟包括加纳、尼日利亚、巴西等主要可可生产国,这些组织的宗旨均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相关政策,维护各自和共同的利益。
(3)①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8分)
②概述发展中国家顺应此趋势的举措。(4分)
40.(18分)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历史借鉴。
2018年中国第一批工业遺产保护名录公布,与张之洞相关的遗址有以下几处 名 称 大冶铁矿 汉阳铁厂 汉口既济 水电公司 宗关水厂 1906年 相关资料 1890年 条长江、铁路联运通道。 1890年 张之洞创创办,中国第一家用新式大型机械设备的钢铁煤联合企业。 张之洞批准筹建,其批文写道:“各国洋商恳请揽办,本部堂以以事关中国主权,概行谢绝未允。由官提倡,应即筹拨官款30万元作为股东……。其用人理财诸事,官不干涉,以清权限。” 始建时间 张之洞创创办,中国第一家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大治铁路是第一(1)上述近代工业的创办与晚清哪些重大事件相关?(2分)依据表中相关资料,概括这些企业的特点。(6分)
4
41.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而丰富。
中世纪时,欧洲书籍以手抄为主,文化教育长期被教会所垄断。中国的活字印刷术经伊朗传至欧洲,15世纪中期,徳国的谷腾堡受此影响制造出印刷机。读书行为从上层社会扩展到下层百姓。路徳的德语《新约》,两年中印行了14版。启蒙运动是以一系列资产阶级著作的传播为标志的,如法国伏尔泰的《牛顿哲学原理》、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民约论》等。
(2)依据材料,简述印刷术的传播对欧洲出版业及文化传播的影响。(8分)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统一测试文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2 A 13 C 14 C 15 A 16 D 17 B 18 B 19 A 20 D 21 C 22 C 23 B 37.(36分)
(1)①演变: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地区设郡、县;秦统一后将郡县制广到全国,建构起完善的政区体系;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②条件:政治方面,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定噶尔丹之乱、抗击沙俄国入侵技术方面,在中国古代先进制图技术的基础上,吸近代西方技术。
(2)略
(3)①趋势:集面化出现并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如快。
评价: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优化配置;对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环境带来巨大挑战。
②举措:发展中国家进行改革,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团结合作组成或加入相关经济集团;努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0.(1)事件:洋务运动、清末新政。
特点:采用工业命的成果;开矿―冶铁―运输一体;煤钢联营;维护经济主权;包括官办和“官督商办”。 41.(2)出版业:发明机械印刷;书籍得以大量印刷。
文化传播:读者范围扩大;打破教会对文化的垄断,普及文化传播先进思想。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