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节日的向往之情
重点难点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
教具准备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请同学们自己来组织、参与盛大的那达慕大会,请大家看课本,其中有摔
跤、赛马、射箭、唱加油歌等五个部分的内容,这几个部分的内容都要求同学们与伙伴合
作,共同来创造、来表现,比如摔跤,课本上规定了节奏
X— ∣ XX ∣ X— ∣ X0 ∣ ,还规定
了只能用 56123 五个不同的音, 但也可以只选择其中的一个或两个,
因此,就有多种可能
性,就要看同学们的创造精神如何了,
例如: 1=F2/4
5 — ∣55 ∣ 55∣ 50∣ 5 — ∣ 65 ∣ 6
— ∣ 50∣ 1— ∣56 ∣ 1— ∣ 50∣ 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
1 — ∣ 66∣ 5 —
∣ 60 ∣
嗨嗨嗨嗨嗨 又如射箭,课本中只规定用 X — ∣X00 ∣ X —∣ X00 ∣ 的节奏,
X —是表现箭飞出去的声音; X0 是表现箭中靶的声音,现在请同学们用打击乐器来模仿, 这就要动脑筋了,可能要用上许多非常规的演奏方法,这就培育了我们的创新思维。还要 请同学们注意第 21 页的排成圈状的图片,
这图片表明了活动的路线,
但既可以是顺时针,
也可以是逆时针,从加油歌开始,中间插入摔跤、射箭、歌唱、和赛马,最后在加油声中
结束。现在请同学们分成四组,大家共同商量设计活动如果进行,每个组里谁表现摔交,
如何伴唱,谁表演赛马,谁来用打击乐器伴奏,如何伴奏,谁表演射箭,谁来用打击乐器
模仿其声音效果,如果模仿,谁来唱《那达慕之歌》
,其他的人干什么,谁来唱加油歌,
是固定还是不固定,一共要唱几遍等。
二、学生们分四组,相互交流、商讨,共同设计,教师巡回指导、启发,但应尊重学
生的意见,不要搞成千篇一律。
三、学生分组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四、综合四组的表演,即让四组的摔交、射箭、歌唱和赛马共同表演,拉拉队共同唱
加油歌,形成高潮。
教学
反思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二次
课题: 学唱歌曲《那达慕之歌》
第
1 课时(总第 26
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那达慕之歌》
1、知识与技能 : 初步接触歌曲。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气 势。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了解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会那达慕节日的热闹场面
重点难点
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气势。 多媒体
教具准备
一 . 组织教学学生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音乐进入教室。 二 .教师介绍有关那达慕节日的信息
蒙语“那达慕”汉语的意为游戏或娱乐的意思,是集祭祀、竞技、娱乐和祝福于一体的 民族体育盛会。是蒙古族最盛大的节日。一般在夏季
7、8 份举行。届时四面八方的蒙古
族牧民穿着节日的盛装纷纷来参赛或观摩
三 .新授
1.让我们一起随音乐乘着快马奔赴大会(放那达慕之歌)。注意随节拍律动
2.学唱歌曲
(1 )听老师范唱一遍,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
的?
( 2)下面就来看一看那达慕的曲谱,这是一首
2/4 的歌曲。
( 3 )教唱乐谱注意反复记号。
( 4 )让学生用“啦”模唱歌曲。注意微笑有弹性的唱。 ( 5 )按节奏读歌词
( 6 )听音乐加入歌词老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词。
( 7 )跟音乐一起唱。注意:情绪、速度、力度。虽然力度强,但不能喊唱。 3.用肢体打节奏为歌曲伴奏
( 1 )用拍手模仿马蹄声为歌曲伴奏。 ( 2 )用跺脚模仿打鼓声为歌曲伴奏
教学
反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二次
课题: 学唱歌曲《那达慕之歌》
第 2 课时(总第 27
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那达慕之歌》
1、知识与技能 : 初步接触歌曲。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气 势。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了解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会那达慕节日的热闹场面
重点难点
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气势。 多媒体
教具准备
三 .新授
1.让我们一起随音乐乘着快马奔赴大会(放那达慕之歌)。注意随节拍律动 2.学唱歌曲
( 1)听老师范唱一遍,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 的?
( 2)下面就来看一看那达慕的曲谱,这是一首
2/4 的歌曲。
( 3)教唱乐谱注意反复记号。
( 4)让学生用“啦”模唱歌曲。注意微笑有弹性的唱。 ( 5)按节奏读歌词
( 6)听音乐加入歌词老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词。
( 7)跟音乐一起唱。注意:情绪、速度、力度。虽然力度强,但不能喊唱。
3.用肢体打节奏为歌曲伴奏
( 1 )用拍手模仿马蹄声为歌曲伴奏。 ( 2 )用跺脚模仿打鼓声为歌曲伴奏
四 .用不同的力度设计结束句 ( 1)如从 p 到 f,表示气氛越来越热烈。 ( 2)可以从 f 到 p 表示欢乐的人群渐渐散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