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年整理】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doc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6:57: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两个新朋友玉荣和龙梅。

下面我们来听一段关于她们的音乐 《草

原放牧》。(板书 草原放牧)

1 、多媒体出示龙梅和玉荣的图片

设问:这段音乐是那个地区的乐曲?

这首协奏曲是以同名电影主题歌和一支内蒙古歌曲的旋律片段作为音乐素材而写成的。

曲一共有五个部分: ①草原放牧; ②与暴风雪搏斗; ③在寒夜中前进; ④党的关怀记心间; ⑤千万朵红花遍地开。今天我们要来欣赏它的第一部分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

二、欣赏《草原放牧》

1 、初听,你能听出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吗? 2 、出示实物介绍琵琶。

琵琶是由“头”与“身”构成,头部包括弦槽、弦轴、山口等。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

覆手等部分。

琵琶的音色:穿透力强(衰减小,传得远) 。高音区明亮而富有刚性,中音区柔和而有润

音,低音区音质淳厚。

3 、复听乐曲,设问乐曲分为几段?。 4 、欣赏乐曲的开头:引子

请听听引子的第一句类似号角般的声音是使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

(圆号 )

5 、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一主题 6 、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二主题

1) 、这段旋律与第一主题的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宽广、抒情 ) 2) 、这一段音乐作者在表达什么呢?(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 ,美丽的大草原不仅有着感人的故事, 更有着动听的音乐。 这就是这堂音乐欣赏课给我们带来的共同收获。下课之后你还可以在电脑上听听其他的四个部分。音乐可以带给你惊喜,仔细去听,慢慢的感受!下课。

教学

反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二次

课题:表演《老鼠和大象》

第 1 课时(总第

7 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 表演《老鼠和大象》

1、学生能用有节奏的声音表现音乐形象,初步感受“

教学目标

0 嗒嗒 ”的节奏型。

2、通过有表情地歌唱、说唱、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伴奏等一系列音乐 活动,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增强音乐感受力、鉴赏力及表现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发声习惯。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1、用流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录音机

2、歌曲的后半拍起唱及一字多音处。

一、律动表演、激趣导入:

听音乐师生一起做律动。

有一首《小老鼠上灯台》的童谣老师到现在还记得非常清楚,你们会说吗? 二、节奏游戏: 2/4 大象: 咚 小老鼠: 0

咚 | 0 吱吱 |

咚 咚 | 咚 咚 | 咚 0 吱吱

咚 | 咚 | 吱吱

0 ||

吱 吱 0 吱吱 | 吱 吱

0 吱吱 | 吱

吱 0 ||

( 1 )学生模仿大象走路声音读节奏。 ( 2)学生模仿小老鼠叫声, 拍手读: “0 吱吱 吱 吱 ” ( 3 )男女生做老鼠和大象配合读的游

戏。三、学习歌曲:

1、学唱第一段词:

( 1 )聆听音乐: [课件播放歌曲的第一段:大象的歌]

( 2 )再次聆听、轻声哼唱。 [播放谱例课件 ]( 3)随音乐开口默唱。 [播放谱例课件 ] ( 4 )师弹琴分句矫正,突破难点。 ( 5)随伴奏演唱一遍。 2、有节奏地朗读第二段词。

[课件出示第二段歌词 ]

(1 )指名朗读第二段词( 2 )小组分句创编节奏,用带节奏的念白朗读。

3、自学第三段:

( 1 )师:正当小老鼠盛气凌人、得意洋洋的时候,在一旁的花猫早就听够了它的骄 傲言辞,扑过去一口就把小老鼠吃掉了。你听![播放第三段音乐 ]

( 2 )师:这段的旋律和第一段是一样的,你能自己试着唱一唱吗?小组自学第三段。四、巩固歌曲、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演。

(学生可自己设计表演动作。 ) 3、分组展示。学生评议。 2、指名独唱,其他同学评议。

五、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六、听音乐出教室:

师:让大象的歌声伴着我们结束今天的音乐故事吧! 教学

反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课题:欣赏《哪吒再生》 第 1 课时(总第 8 课时) 二次

修改

教学内容

欣赏《哪吒再生》

1、通过童话故事对学生进行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教育,并从中

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听觉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

2、借助动画片的画面和情节引导学生感受和鉴赏音乐的同时,把对音乐的兴趣集中到情感体验上来。

3、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及音乐的记忆能力。 1、借助动画片的画面和情节引导学生感受和鉴赏音乐的同时,把对音乐的 兴趣集中到情感体验上来。

2、引导学生感受和鉴赏动画片中的音乐。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一)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快乐的

do re mi 》 《我是小小音乐家》

(三)图片导入:

1 、“欢迎大家进入动画城节目。你们看,谁来了(教师出示图片)?” 2 、提问:图片上画的是什么?讲述的是其中的哪段故事? 3 、请一位同学叙述《哪吒再生》的故事情节。 (四)乐曲欣赏《哪吒再生》 :

1 、初听乐曲《哪吒再生》 。 2、提问:“音乐是怎样表现这段故事的?”

3 、引导学生自由回答。 4、分段细听:

( 1 )金光洞里( 2)哪吒苏醒( 3)师徒相见( 4)出发报仇

在教学时边听、边议、边讲,以引导学生想象,进一步提高他们对音乐表现手段的认识。 如:乐器一开始,扬琴奏出轻快的震音,似云雾蒙蒙的金光洞。

2/2 拍的节拍和全乐队的

强奏,抒发了哪吒见到师傅时的悲喜交加、感慨万分的心情。三连音节奏的层层推进由学生来复述音乐中的内容。要求随音乐的出现顺序简单的讲述。

5 、其他同学可边听边画出你喜欢的曲中的人物或情节。 6 、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讲述及绘画。

(五)课堂小结:提问: “我们只有怎样才能战胜凶恶的敌人?”卡通绘画擂台赛:

教师引导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 看哪组同学所画的动画人物多, 质量高,多而好的组,教师发给那组同学一个卡通动物,并比一比哪组的卡通动物多。

(六)课堂小结:

“让我们一起比一比,看一看哪组的卡通动物最多,多的组便是今天的获胜组。让我

们一起唱《我是小小音乐家》的歌曲,排队离开教室好吗?”

(七)师生再见:

教学

反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二次

课题:歌唱《守株待兔的老农夫》

第 1 课时(总第

9 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

歌唱《守株待兔的老农夫》

1、了解音乐故事,懂得“只有耕耘,才会有收获”的道理。

2、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守株待兔》 。唱准歌曲中的后半拍起节奏和顿音。 教学目标

3、进一步培养学生 当众表演的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重点难点

1、轻快、流畅地演唱歌曲《守株待兔》 。 2、唱准歌曲中的后半拍起节奏和顿音。 课件

教具准备

一、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说过很多故事,今天,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守株待兔》的故事:宋

国有个农夫,中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颗大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突然看见

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过来,猛地撞在那棵树上,死了、、、、、、 师:故事中有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学习歌曲《守株待兔》

1 、按节奏读歌词

教师边敲打节奏,边度歌词。

师:你觉得什么地方,我们要注意?

2 、欣赏范唱,并跟随它轻声哼唱。

3 、指导学生唱准歌曲中的后半拍起节奏和顿音。顿音的地方要轻快、短促。

4 、学生跟琴演唱,教师适时纠正错误的地方,并强调唱准歌曲中的后半拍起节奏和顿音。

三、演唱歌曲

师:我们怎样唱,才能更好地表现故事中的情景?

生:轻快、流畅、幽默地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

2 、以指名唱、小组唱、男女声唱等形式巩固歌曲。

3 、师生共同点评、总结。四、小小音乐剧:守株待兔

1 、分组创作、排练。

要求:从歌曲开始起表演,歌曲结束,表演也结束。每个小组必须有人演唱、有人

表演农夫、有人表演兔子、有人表演大树、庄家等等。 2 、表演 3 、总结 五、采集与分享

老师知道,同学们会讲很多很多童话故事,现在就请你们把自己知道的童话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你会唱关于童话故事的歌曲吗?请同学们课后去准备准备,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教学

反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备课组

二次

课题:歌唱《守株待兔的老农夫》

第 2 课时(总第

10 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

歌唱《守株待兔的老农夫》

【2019年整理】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v8a86yh1v5136q5t3t485bn78ar7y00cg6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