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生物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2:22: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由杂交结果判断,蓝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由 对基因控制,

且蓝色对白色为 性状。若F1与亲代白色蚕杂交,子代表现型有 种。

(2)研究者将纯合的柞蚕品种青绿色蚕与白色蚕杂交,F1均为青绿色。用F1个体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亲本 F1个体间相互交配 F1×亲本白色蚕 子代不同体色幼虫数量(头) 青绿色 450 309 黄绿色 149 308 蓝色 151 305 白色 50 304 F1个体间相互交配,子代性状分离比接近于 ,F1与白色蚕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接近于 ,推测青绿色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 定律。

36.(5分)下图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过程示意图。字母表示化学物质,数字①、②表示过程。 请回答问题:

(1)①所示过程以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以四种作为原料合成B,催化此过程的酶是。

(2)②所示过程由[C] 识别B的序列,并按B携带的信息控制合成具有一定序列的D。

11 / 17

37.(9分)普通小麦为六倍体,两性花,自花传粉。小麦糯性对非糯性为

隐性。我国科学家用两种非糯性小麦(关东107和白火麦)培育稳定遗传的糯性小麦,过程如图1所示。

请回答问题:

(1)小麦与玉米不是同一物种,自然条件下这两种生物 (能、不能)杂交产生可育后代,存在 。

(2)人工杂交时,需要在开花前,去除小麦花内未成熟的 并套袋,3~5天后授以玉米的花粉。

(3)单倍体小麦体细胞中有 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 紊乱,导致配子异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后,产生六倍体小麦,这种变异属于 。

(4)单倍体胚培养7天后,科研人员将秋水仙素添加到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统计单倍体胚的萌发率和染色体加倍率,结果如图2。

据图可知,秋水仙素可 胚的萌发;就染色体加倍而言,浓度为 的秋水仙素效果最好。

12 / 17

1

38.(5分)请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暴饮暴食是不良饮食习惯。上世纪80年代,研究者追踪瑞典某小镇从小有暴食习惯的男性,发现他们孙辈的平均寿命竟比同龄正常进食男性的孙辈短32年。这令研究者十分惊奇,难道从小形成的饮食习惯还会影响后代寿命吗?

孟德尔、摩尔根等遗传学家对遗传规律的阐释,使人们普遍接受了基因学说,认为亲子代之间的遗传由基因决定。然而,上述调查结果显示,饮食习惯等个人行为似乎可以影响后代的性状表现。

分子生物学研究揭示,某些环境因素虽然没有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却会引起基因序列等的特定化学修饰,即表观修饰,进而影响基因表达,且这种表观修饰还可能传递给后代,使子代表现型发生变化,这通常被称为表观遗传。表观遗传现象引发人们对于遗传机制、遗传与发育以及生物进化等的哲学思考。

建立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基础上的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进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表观遗传现象则展示了,环境引发的化学修饰能将亲代适应环境的性状遗传给后代,这似乎与现代进化理论的某些观点有所不同。截至目前,并没有决定性的证据说明现代进化理论是否需要重大修改。

随着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很多生物学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新的概念和理论不断替代旧的概念和理论,推动人们的认识发展,这正是科学发展的轨迹。

13 / 17

(1)本文讨论的生物学话题是。

(2)现代进化理论的两个理论基础是。

A.基因学说 B.表观遗传学 C.自然选择学说

(3)有人认为“表观遗传过程中发生了遗传信息的改变”,请结合文中内容和你对遗传信息的理解,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4)请结合本文内容,在下图中补充填写“表观修饰”等词汇,并添加必要的连线和注释,展示你对表观修饰及表观修饰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理解。(注: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018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

生物试卷评分参考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15题每小题1分,16~30题每小题2分,共45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4 / 17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D 11 B 21 D B 12 D 22 B C 13 C 23 C C 14 D 24 C B 15 A 25 B C 16 D 26 B C 17 A 27 A B 18 B 28 C B 19 C 29 B A 20 A 30 D

31.(8分)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55分)

(1)蛋白质;细胞核

(2)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3)糖蛋白;6 32.(6分)

(1)光;暗(碳) (2)叶绿素;显微镜

(3)小球藻X的油脂生产能力高于Y 33.(7分) (1)丙酮酸;2 (2)环形;

证据1:第3组和第1组相比,注射物质F,使过程1中的A和C增加,说明过程2可促进过程1

证据2:第3组和第2组相比,注射丙二酸,抑制了E→F的过程,导致E物质积累,支持环形代谢途径的假设

分级赋分的评分标准:两个证据均答(或仅答证据1)得2分;仅答证据2得1分。

(3)(同位素)示踪

15 / 17

2018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生物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vapy0e3ik1symv1jox557eja0pqs3006le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