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周县第一中学2013届培训中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班级: 姓名:
一. 物质的组成、结构、分类知识网络
体同素单质 离子晶体 异离子 离子键形游离态 元素 组成 物质 构成 原子 共价键 原子晶体 化合态 化合物 分子 分子间力 分子晶体宏 观 角 度 微 观 角 度 宏 观 角 度 单质金属非金属(包括稀有气体)酸性氧化物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酸根据酸根分为含氧酸、无氧酸纯根据电离出H+数目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净无根据电离程度分为强酸、弱酸物机物根据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碱、微溶性碱和难溶性碱碱根据电离程度可分为强碱、弱碱根据电离出OH—数目可分为一元碱、二元碱等根据阳离子可分为钠盐、钾盐等化盐根据酸根分为硫酸盐、硝酸盐等合根据组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复盐等物根据成盐的酸碱性可分为强酸弱碱盐、弱酸强碱盐等物质烷烃烃烯烃有炔烃机芳香烃物醇、酚烃的醛、酮衍生羧酸、酯 物卤代烃混合物
二.物质分类 1、混合物与纯净物:
A、判断是否为纯净物的标准:
⑴有固定组成:如Fe3O4。由同种分子组成的是纯净物。
易错点: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金刚石和石墨混合为混合物;
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16O2和16O3混合为混合物。
⑵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无固定熔点,为混合物。
⑶结晶水合物都是纯净物。例如:明矾(KAl(SO4)2·12H2O)、胆矾(即蓝矾CuSO4·5H2O)、绿矾(FeSO4·7H2O)、皓矾(ZnSO4·7H2O)、芒硝(Na2SO4·10H2O)、生熟石膏(CaSO4·2H2O、2CaSO4·H2O)等。
B、混合物:高分子都是混合物;分散系都是混合物 常见无机混合物:
碱石灰(NaOH+CaO)、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大理石(主要CaCO3),电石(主要CaC2), 水垢(CaCO3+Mg(OH)2)、铝热剂(Al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玻璃,水泥,陶瓷,王水(体积比(浓HCl:浓HNO3)=3:1)、漂白粉(次氯酸钙、氯化钙)、 生铁(铁碳合金)、水煤气(CO+H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丙烷、丁烷)。 注意: 区分纯净、混合物的关键是是否同种物质组成。
区分单质、化合物的关键是是否同种元素组成。 2、氧化物的分类:
酸性氧化物:SO2 SiO2 Mn2O7、CrO3 碱性氧化物:Na2O CaO 成盐氧化物 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Al2O3 BeO ZnO
复杂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Fe3O4、Pb3O4 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 注意:易混概念辨析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NO2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CrO3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 BeO ZnO(两性)、Mn2O7 CrO3(酸性)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酸酐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2O等 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酸酐
NO2-------因与碱反应不仅生成盐和水,还有NO,因而不是酸性氧化物 Na2O2----因与酸反应不仅生成盐和水,还有O2,因而不是碱性氧化物
曲周县第一中学2013届培训中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3、酸的分类:
注意:酸的几个不一定:
① 强酸可以制取弱酸,但弱酸也能制取强酸。如:CuSO4+H2S=CuS↓+H2SO4;
H3PO4(浓)+NaNO3=NaH2PO4+HNO3↑
② 同种元素在含氧酸中价态越高,氧化性不一定越强。如氧化性:HClO>HClO4
③ 含氧酸的酸酐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HMnO4对应酸酐Mn2O7就是金属氧化物。 ④ 名称叫酸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石炭酸C6H5OH,是酚不是酸。
⑤ 酸的元数不一定等于酸分子中的H原子数。如亚磷酸(H3PO3)是二元酸,次磷酸(H3PO2)是一元酸,因为它们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无氧酸不一定是非金属的氢化物,如氢氰酸(HCN)。 【易错指津】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发生变化后是否生成新的物质。如“氢氧化铁胶体加入硫酸镁产生沉淀”,这仅仅是胶体的凝聚,沉淀物还是氢氧化铁[Fe(OH)3],这一变化应属于物理变化。
2.搞清结晶水合物与对应的无水化合物之间的差别。结晶水合物的组成是一定的,是纯净物,它与对应的无水化合物并不是同种物质。如加热胆矾成白色硫酸铜实质是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CuSO4+5H2O,注意“+”和“.“的含义截然不同。
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理解的易错点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有些电解质只能在水溶液里导电,如共价型电解质HCl、H2SO4等,因为液态HCl、H2SO4不导电;离子型电解质,如NaHCO3、CaCO3、BaCO3等,因为这些物质不存在熔融态。
3.判断一种化合物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要看起导电作用的离子是否是由该物质自身电离出来的。如SO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离子分别是H+、HSO3—、NH4+、OH—,不是由SO2、NH3
本身电离出来,所以SO2、NH3均为非电解质。
4.电解质的导电性与电解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无关。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取决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
5.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化学反应不涉及原子核,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核聚变、核裂变都不属于化学变化。同素异形体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四、胶体及其性质的知识点
1.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在1~100n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效应。
2.烟、雾、云、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烟水晶、有机玻璃等都是胶体,都具有胶体的性质。 3.胶体粒子由于吸附作用可能会带电荷,但胶体是电中性的。 【课堂练习】
1、 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次排列,正确的是( )
A.硫酸、纯碱、石膏 B.氢硫酸、烧碱、绿矾
C.石炭酸、乙醇、醋酸钠 D.磷酸、熟石灰、苛性钠 2、 下列俗称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苏打、小苏打 B.胆矾、绿矾 C.三硝酸甘油酯、硝化甘油 D.纯碱、烧碱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B.凡是酸性氧化物都可以直接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C.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该酸的酸酐 D.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4、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B.用明矾净化水 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5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和漂白粉作用,生成具有氧化性的物质 B.二氧化硫通入氢硫酸中,溶液的酸性一定减弱
C.二氧化硅和烧碱反应,溶液的碱性一定减弱 D.二氧化氮可相互结合为四氧化二氮 6、下列图式正确的是( )
A.氟化氢的电子式: B.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C.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氯化铯的晶体结构(晶胞)模型:
7、硝化甘油(C3H5N3O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气体:
C3H5N3O9+5O2 == 12A+12CO2+10H2O,则A的化学式为( )
A.NO B.NO2 C.N2 D.N2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