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与开发整理—smile
(五)期望理论
罗森塔尔认为,因为教师接受了“权威谎言的暗示”,对这些“优秀”学生,有了很高的期望,教师把这种期望表现在了行为和态度上,学生感受到了,于是学习成绩进步了。后来人们把这种权威的暗示,称为“期望效应”。
我们“中国的领导”对下属也有期望,通俗地来说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如何把期望理论应用于培训?
在培训中,如何使用权威人士的“期望效应”呢?要注意,这里说的是权威人士才有这个效应。 在公司里,哪些人是权威呢?这要看参加培训学员的级别,凡是比他们级别高的,可以管住他们的,可以考核他们的人,都可以是权威。比如说老板,比如说人力总监,比如说销售总监。
所以,在培训师上课前,可以由老总来讲话,表达对学员的期望,让他们知道他们是被精心挑选出来的,不是人人都有资格来培训的。老总我对你们期望很高,我在看着你们的表现呢,于是可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动力。
在培训结束后,老总出来对培训师表示感谢,邀请培训师和大家一起合影,最后给大家一人一个精美包装的相片,让学员感觉到老总很重视培训,学员把相片带回部门,和别人炫耀说:你们看,我照相时坐在老总身边。那今后参加培训的人,也会积极参与,主动投入。
培训结束以后,安排学员看一些相关文章或书籍,甚至安排跟进计划,看学员有无把培训的内容,融合到学员日常工作中,让他们感受到,公司对培训效果很重视。 期望理论
激励效果=行为预期(E)x 实现手段 (I)X 效价(V) 培训的启示:
行为预期:主观认为达到成果的可能性--培训难度适中,提高自我效能 实现手段:行为和成果的关联--培训后,给予受训者的奖励
效价:主观认为行为的有用性--培训前做好受训者的思想工作,使其对培训结果有期待 (六) 成人学习理论
1.马尔科姆?诺尔斯与成人学习理论假设条件 ●成人需要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学习 ●成人有进行自我指导的需求
●成人可为学习带来更多的与工作有关的经验 ●成人是带着一定的问题去参与学习的 ●成人受到内部和外部的激励而学习
第 25 页 共 60 页
培训与开发整理—smile
2.戈特的16条成人学习理论: ●成人是通过干来学的 ●增加多样性
●运用实例
●非正式环境氛围培训 ●消除恐惧心理 ●明确学习目标 ●引导启发式的学习 ●循序渐进,交叉训练
●良好的初始印象能吸引学员的注意力 ●重复学习,加深记忆
●通过与原有知识联系比较来学习 ●推动学习的促进者 ●给予信息反馈 ●要有激情 培训原则:
●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发动学员参与 ●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强化原则 ●实践原则
推崇的原则是:行动学习法,即培训后一定要做项目,通过项目把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工作上,将学到的东西用到实践中去。 第二节 体验式学习理论在培训中的应用 一、 体验式学习的基本原理
定义:先是由学员自愿参与一连串活动,然后分析他们所经历的体验,使他们从中获得一些知识和领悟,并且能将这些知识和感悟应用于日常生活及工作上. 二、体验式培训直接来源于体验式学习理论 戴维?库伯体验式学习模型
20世纪80年代初戴维?库伯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论, 建构了一个体验式学习模型——体验学习圈
●反复实践,熟能生巧 ●培训紧扣学习目标
3.学习原理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培训原则
第 26 页 共 60 页
培训与开发整理—smile
体验式培训的主要形式: ●户外拓展训练 ●行动学习 ●沙盘模拟 ●教练
体验式培训与传统教学模式
户外拓展训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可以记住10%看到的信息,可以记住20%听到的信息,可以记住80%亲身体验过的信息。 拓展训练与传统培训方式的区别 比较项目 培训方法 培训内容 教练
有人把 Coaching翻译成“教练”、“企业教练”、“态度教练”,有时也称为“教练技术”。这里所说的教练,不是体育教练,也不是汽车教练,而是企业教练。
Coaching起源于九十年代初的美国,是一种新兴的、有效的管理技术,能使被教
传统培训方式
室内
拓展训练
培训场地/环境
户外、陌生的环境
直线式、灌输式教学、学习 偏知识性,如知、技能
参与、互动式教学、启发 非智力因素,如观念、态度、人格
第 27 页 共 60 页
培训与开发整理—smile
练者洞察自我,发挥个人的潜能,有效地激发团队并发挥整体的力量,从而提升企业的生产力。
●教练技术从体育领域应用到企业管理领域
●教练方法,是一种由管理人员与专业顾问进行的一对一的培训方式 ●更着重于“激发人的潜能”,注重一种态度训练
●教练以人为本,着重于激发潜能,让对象发挥积极性,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有效而快捷地达到目标
简而言之,教练就是以技术反映学员的心态,激发学员的潜能,帮助学员及时调整到最佳状态去创造成果的人。 教练的作用
教练的三大作用:指南针、镜子、催化剂。
像指南针----教练是一个有方向的过程,没有目标就没有教练;但是指南针不会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的方向,因为目标是你自己制定的。
像镜子----教练是一面会说话的镜子,如实的反映人们当下的状态;镜子不会告诉你如何穿衣服,但镜子会让你看到自己穿的怎么样。
像催化剂----教练相信你已具备变化的所有条件,他只是帮助你行动更快一点,像催化剂一样
适合采用教练培训方式的员工类型:
希望提高工作绩效,使工作更有效率,向往成功的人; 希望生活改变,但尚没有方向、目标和手段的人; 长期在工作压力下生活的人.
三、体验式学习理论在培训中的应用 P59 体验式培训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教学思想; 体验式培训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与不足; 体验式培训是学习管理知识和管理艺术的有效途径; 体验式培训有效地培养了积极的团队精神;
与在线学习不同,体验式培训触及了人的社会性和内心世界。 第三节 培训中学习效果的提高与迁移 一、克服 “学习高原”现象,提高学习效果
在培训学习的初期,学员会因掌握并运用新的知识与技能,表现出明显进步,但随之而来的一段时间常常是学员表现停滞不前,学习的绩效不再提升,这对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带来一定的影响,这就是所谓“学习高原”现象。
为什么称为高原现象?是因为高原地形海拔高,但就其本身的地面来说却比较平坦,人在高原上行走了很长时间,海拔高度并未上升。这与上述学习中出现的现象类似。
第 28 页 共 60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