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精华版)-初中物理中考知识点总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6:56: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 2.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 3.长度的单位关系是:1千米= 米;1分米= 米, 1厘米= 米,1毫米= 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 和 ;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 与尺面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 的下一位; (4).测量结果由 和 组成。

5.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 (s),它的常用单位有 , 。1h = min = s. 1.2 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 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1.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 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 的物体)叫参照物.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 3.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 。 4.速度: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5.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 内通过的 。 公式: 速度的国际单位是: ;常用单位是: 。1米/秒= 千米/小时 6.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 除以 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 。 7.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实验器材除了斜面、小车、金属片外,还需要 和 。 1.3 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 而产生。 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 传播。 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 是靠 传来的。

3.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声音在 传播比液体快,

11而在液体传播又比 体快。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S总?vt总

224.乐音的三个特征: 、 、 。(1)音调:是指声音的 ,它与发声体的 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 ,跟发声体的 、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 不同。 5.人们用 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 减弱;(2)在 中减弱;(3)在 处减弱。 2.1、2.2 光的色彩 光的传播

1.光源:自身能够 的物体叫光源。

2.光的色散:将光分解成红、 、黄、绿、蓝、 、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3.光的三原色: 、 、 ;颜料的三原色: 、 、 。 4.红外线主要特点:热效应。 应用:取暖、摇控、探测、夜视等。 5.紫外线主要特点:使荧光物质发光。 应用:灭菌、验钞等。

6.光的直线传播:光在 中是沿 传播。小孔成像、影子、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物体、日食、月食,都说明光在同一种物质中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7.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是 m/s,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近似为3×108m/s。 8.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 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9.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上,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 , 角等于 入射光法线 反射光 角。(注:光路是可逆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一样遵循光的 。

镜面 10.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 ;

(2)像到镜面的距离 物体到镜面的距离。(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4)平面镜成的是 。平面镜应用:(1)成像 (2)改变光路。 2.3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 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 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 ,折射角 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

F 表面时,传播方向 。(折射光路也是 的)

3.凸透镜:中间 边缘 的透镜, (1) (2) (3)(1/) f 它对光线 有 作用,所以也叫 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 4.凸透镜成像: 像距(v) 正立(倒立) 放大(缩小) 实像(虚像) 物距(u) u>2f u=2f f

空气 空气 空气

水 水 水

3.1、3.2 质量和密度

1.质量(m): 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 。常用单位有: 、 、 , 1吨= 千克= 克= 毫克

3.物体的质量不随 , 和 而改变。是物体的物理 。 4.质量测量工具: 、 、 和 。实验室常用 测质量。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 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 处;

(2)调节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 盘里,用镊子向 盘加减砝码并调节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 加上游码所对的 。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 ;(2)加减砝码要用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 放在托盘上。

7.密度:某种物质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 , m表示 ,V表示 ,计算密度公式是 ;密度单位是 ,1克/厘米3 = 千克/米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 。ρ水= 千克/米3 9.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原理: 步骤: 10.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 测出质量m和用 测出体积V 就可据公式: 求出物质密度。(2)求质量m= 。 (3)求体积V= 。 11.物质的物理属性除密度、比热外包括: 、 、 、 。 4.1 力

1.什么是力:力是 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 4.力的单位是: ,符号: ,1N大约是你拿起 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 。

6.弹簧秤的原理:弹簧受到的 越大,弹簧的伸长就 的原理制成的。 7.弹簧秤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 ;(2)认清 和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完成上述三步后,即可用弹簧秤来测力了,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 。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 、 、 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 。 9.力的示意图:从作用点开始,沿着 画一条带 的线段来粗略地表示力。 10.弹力:物体 时所产生的力。物体发生的 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11.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 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 12.重力的计算公式: (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 = ,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 );重力跟质量成 。 13.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原理制成。 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 叫重心。

14.静摩擦:物体将要滑动而未发生滑动(如人走路时,脚和地面的摩擦力);滑动摩擦 的大小跟 和 有关,它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方向 。 15.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1) ;(2) 。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1)使接触面 和 压力; (2)用 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 4.2 二力平衡 力和运动

1.英国物理学家 在 等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为: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 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物体保持 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 ,惯性仅与物体的 有关。

3.二力平衡: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 或 ,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 、 、 并且在 5.物体在 或受到 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5.1 压强

1.压力: 作用在物体 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 上受到的 叫压强。压强是表示 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 ,式中p单位是: ,1帕=1 ,表示是物理意义是 。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 (2)F不变,S (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 ,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 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枕木上是为了 ,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 。

6.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 ,而且液体具有 性。 7.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 和 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 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 增加而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 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 有关系。 8.液体压强计算: (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 ;h表示是 ,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 距离,单位 )

9.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 和 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0.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 实验。 11.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 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 的 增加而 。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 ,1标准大气压= 帕= cm水银柱高。 13.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 ,气压增大时 。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 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 ,水的沸点 ,饭容易煮好。 14.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 。 5.2 浮力 1.浮力:一切 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 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 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 ) 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 F浮 G 下沉 (2) F浮 G 上浮 (3) F浮 G 悬浮或漂浮 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物 ?液 下沉 (2) ?物 ?液 上浮 (3)?物 ?液 悬浮。 物体的漂浮条件: 。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 。 4.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秤量法:F

浮 = G - F

(G是物体受到重力,F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 = F向上 - 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液gV排

(4)平衡法:F浮 = G (适合漂浮、悬浮)

5.浮力利用:(1)轮船:把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 ,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 (2)潜水艇:通过改变 来实现沉浮。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气球和飞艇:充入 小于空气的气体。他们是靠改变 来实现升降。

6.1 简单机械

1. 杠杆:一根在 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 的硬棒就叫杠杆。 2. 杠杆的五要素是: 、 、 、 、 。 3. 杠杆的平衡:(1)杠杆处于 状态或作缓慢的 都叫杠杆平衡。 4. 杠杆平衡的条件: 。公式表示为: 5. 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 L2,平衡时F1 F2。特点是 ,但费 。 (2)费力杠杆:L1 L2,平衡时F1 F2。特点是 ,但省 。 (3)等臂杠杆:L1 L2,平衡时F1 F2。特点是 。 6. 定滑轮特点:不 ,但能 的方向。(实质是个 杠杆) 7. 动滑轮特点:省 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 (实质是 为 二倍的杠杆)

8. 天平、动滑轮、定滑轮、汽车车刹、缝纫机的脚塌板、起重机的吊臂、剪铁剪刀、

理发剪刀、剪布的剪刀、铡刀、起子、钓鱼竿,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 ,属于费力杠杆的有 属于等臂杠杆的有

9. 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滑轮组的优点是: 。 6.2 功和功率 机械效率

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 ;二是 。 2. 功的计算:功(W)等于 (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 (s)的乘积。(功= × )

3. 功的公式: ;单位:W→ ;F→ ;s→ 。( 1J = 1 ). 4.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少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 。

5. 机械效率: 跟 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 6.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 ,需要测的物理量有 、 、 、 实验器材除钩码、铁架台、细线还需要 、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 、 、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 、 、 。物体提升的高度、绳子的绕法是否影响机械效率? 7. 功率(P): 叫功率。计算公式: 或 。 8. 单位:P→ ;W→ ;t→ 。(1瓦= 表示的物理 意义是: 。1千瓦=1000瓦) 9. 功率表示物体 的快慢。 6.3机械能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 。

2.动能: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动能。运动物体的 越大, 越大,动能就越大。

3.势能分为 和 。

4.重力势能: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物体 越大,被举得越 ,重力势能就越大。

5.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 而具的能。物体的 越大,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精华版)-初中物理中考知识点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vf1w1h3j67d82u9zjlx7yogl1itk200ir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