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教师招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1.教育心理学形成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的时期为( )。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D.20世纪80年代后 已有旧信息对新信息的学
2.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为( )。 A.幼儿期 B.婴儿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3.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环境
4.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做到因材施教 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将考试成绩的好坏归因于内部可控因素,指归因于( )。 A.任务难度 B.身心状态 C.努力程度 D.能力高低
6.儿童因有改正错误的行为表现,所以家长取消了限制儿童看电视的禁令,这种手段称为( )。
A.正强化 B.负强化 B.正惩罚 D.负惩罚
7.成就动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班杜拉 B.马斯洛
C.维纳 D.阿特金森
8.认为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的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关系转换说 C.共同要素说 D.经验类化说
9.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10.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是( )。
A.社会风气 B.认知失调
C.态度定势 D.道德认识水平
11.操作技能形成的第三阶段为( )。
A.操作模仿 B.操作定向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12.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现,以加深理解的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3.布鲁纳在教学上提倡( )。
A.指导法 B.讨论法 C.发现法 D.接受法
14.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称为( )。 A.学习兴趣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目的
15.用来解释做什么和怎么做的操作性知识属于( )。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16.被试者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英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对此实验最恰当的解释是( )。
A.没有即时给予奖励 B.练习单调、过多,导致疲劳 C.被试不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 D.主试未对被试进行学习评价 17.最常见的两种常模表示法是百分位系统和标准分数系统,其中标准分数系统的提出的根据是( )。
A.智力测验的分数时呈正态分布的 B.智力的性别差异
C.人的智力的年龄特征 D.智力的民族特征
18.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
A.阅读 B.吹拉弹唱 C.运算 D.记忆
19.让学生按照各自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属于( )。 A.愉快教学 B.个别化教学 C.情境教学 D.理想化教学
20.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契约、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的道德阶段属于( )。
A.前习俗水平 B.公正水平
C.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