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普通动物学考研复习题教程文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3:22: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普通动物复习题

考研

1学精品文档

2011动物学复习题 一、简答 (26分)

1.为什么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7分)

(1)体披骨质鳞片或骨板,皮肤干燥,缺乏皮肤腺;(1分) (2)具真正的牙齿。

具次生颚,内鼻孔后移,口腔与鼻腔分开;(1分)

(3)胸椎、肋骨与胸骨形成胸廓,可保护内脏和加强呼吸作用;(1分) (4)大、小肠交界处开始出现盲肠,可消化纤维;(1分) (5)具有羊膜动物式的排泄器官后肾;(1分)

(6)大脑明显分为两半球,纹状体,表层出现神经细胞集中的新脑皮;(1分)

(7)完全脱离水的束缚,在陆地繁殖, 体内受精。(1分)

2.两栖类对陆生的初步适应和不完善性?(6分)

(1)陆生的初步适应:基本解决了在陆地运动(1分)、呼吸空气(1分),同时发展了适于陆生的感官和神经系统(1分)。

(2)不完善性:肺呼吸的功能不够强,尚需皮肤呼吸和鳃呼吸加以辅助(1分);皮肤裸露,保持体内水分的问题没有解决(1分);不能在陆地上繁殖,卵受精、卵发育、幼体发育均在水中进行(1分)。

3.举例说明鸟类是如何完成双重呼吸的。(8分)

(1)肺:一个由各级支气管形成的彼此吻合的密网状管道系统。 当气管进入胸腔后分为左、右支气管,即初级支气管,

然后再分支为次级支气管、三级支气管,三级支气管再分支出许多微支气管。(2分)

(2)气囊: 鸟类特有。是呼吸的辅助系统,由单层上皮细胞膜围成,无气体交换功能,共4对半,位于体壁与内脏之间。(1分)

后气囊:腹气囊一对和后胸气囊一对 (1分)

前气囊:锁间气囊一个、颈气囊一对、前胸气囊一对(1分) (3)“dpv”系统、单向流、双重呼吸概念(3分) 4.学习行为及其类型?(5分)

(1)学习行为是动物由经验得来的发生适应性改变的行为。(2分)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2)主要类型:

习惯化、经典的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模仿、印记学习、推理学习。(3分)

六、简述(25分)

1、你对鱼的鳞、鳍、尾有何知识?(10分) 要点:(1)具几种鳞、特点、鳞式;(3分) (2)几种鳍、功能、鳍式;(4分) (3)几种尾、形状功能。 (3分)

2、脊椎动物演化史上有几大进步事件,随机举出两个进步事件的意义?(15分)

要点:(1)五大进步事件:具上下颌、五指型附肢、羊膜卵、恒温、胎生哺乳。(5分)

(2)进步意义。每个意义5分 A五指型附肢的进步意义

(1)适应陆生的五趾型附肢,这是动物演化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2)作为鱼类运动器官之一的偶鳍结构比较简单,肩带直接附在头骨后缘,活动的方式和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它与鱼鳍之间只有一个单支点,以此作为杠杆,完成单一的转动动作。两栖动物的五趾型附肢与鱼鳍不同,肩带游离,前肢在摆脱头骨的制约后,不但获得了较大的活动范围,而且也增强了动作的复杂性和灵活性;腰带一方面直接与脊柱牢固地联结,另一方面又与后肢骨相关节,构成支持体重和运动的主要工具,使登陆的目标得以实现。

B羊膜卵出现的进步意义:

羊膜卵可以产在陆地上并在陆地 上孵化。 体内受精,受精作用可无需借助水作为介质。

胚胎悬浮在羊水中,使胚胎在自身的水域中发育,环境更稳定,既避免了陆地干燥的威胁,又减少振动,以防机械损伤。

C恒温出现的进步意义:

恒温的出现,是动物有机体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环境条件对立统一的结果。 高而恒定的体温,促进了体内各种酶的活动、发酵过程,使数以千计的各种酶催化反应获得最大的化学协调,从而大大提高了新陈代谢水平。

高温下,机体细胞(特别是神经和肌肉细胞)对刺激的反应迅速而持久,肌肉的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粘滞性下降,因而肌肉收缩快而有力,显著提高了恒温动物快速运动的能力,有利于捕食及避敌。

恒温还减少了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扩大了生活和分布的范围,特别是获得在夜间积极活动的能力和得以在寒冷地区生活。这也是中生代哺乳类能战胜在陆地上占统治地位的爬行类的重要原因。

D胎生和哺乳的进步意义

胎生和哺乳对后代的发育和生长具有完善、有利的保护。从受精卵、胚胎、胎儿产出、至幼仔自立的整个过程均有母兽的良好的保护,使后代的成活率大为提高,而使哺乳类在生存竞争中占有较高的起点,在地球上的生存和发展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简答 (35分)

1.恒温及其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8分) (1)恒温调节机制

①产热和散热过程的平衡(1分)

②体温调节中枢(丘脑下部)通过神经和内分泌腺的活动来完成协调(1分)

③产热生化机制:脊椎动物的甲状腺素作用于肌肉、肝和肾脏,激活了与细胞膜相结合的依赖于Na+、K+的ATP酶,使ATP分解而放出热量。(2分)

(2)恒温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极为重要的进步性事件。

①高而恒定的体温,促进了体内各种酶的活动和发酵过程;(1分) ②在高温下,机体细胞(主要是神经和肌肉细胞)对刺激的反应迅速而持久,肌肉收缩快而有力显著提高了恒温动物快速运动的能力,有利于捕食和避敌;(2分)

③恒温还减少了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扩大了生活和分布的范围。(1分) 2、为什么说圆口纲是脊椎动物亚门中最低等的一个纲。(6分) 没有上、下颌,具吸附性的、不能开闭的口漏斗(1分) 没有成对附肢(1分)

终生保留脊索,没有真正的脊椎骨,只有一些软骨小片直立于脊索上方及神经管的两侧,是脊椎的雏形(2分)

脑的发达程度低,内耳只有1-2个规管(1分) 营寄生或半寄生生活(1分)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3.鱼类如何调节体内肾透压?(8分)

生活在不同水环境中的鱼有不同的排泄机制,它们依靠肾脏的特点来调节体内肾透压(2分)

(1)硬骨鱼类: 体内含盐量 水环境含盐量

淡水硬骨鱼 7 ‰ < 2 ‰ 肾小体发达(2分)

海水硬骨鱼 7 ‰ > 20‰ 肾小体退化 ,鳃上有泌盐细胞。(2分) (2)软骨鱼类:血液中有高浓度的尿素(20-25 ‰)体液浓度高于水的盐浓度,肾小体发达。通过特有的直肠腺排除盐分。(2分)

4.鱼类具有几对脑神经,都是什么?(5分) 10对脑神经:(1分)

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

外展神经、颜面神经、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4分) 5.脊椎动物分为哪几个纲?每纲各举4个代表(8分) 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2分) 每纲4个代表动物1分 六、简述(15分)

试述动物由水生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及两栖类的适应和不完善性?(15分) (1)动物从水生到陆生面临主要矛盾。 支持体重并完成在陆地运动。(1分) 呼吸空气中的氧气。(1分)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1分) 在陆地上繁殖。(1分)

适应陆地的感官和神经系统。(1分) 适应陆生生活的较高的新陈代谢水平(1分) (2)两栖类对陆生的初步适应 基本解决了在陆地运动(1分) 呼吸空气(1分)

同时发展了适于陆生的感官和神经系统(1分)。 (3)两栖类的不完善性

肺呼吸的功能不够强,尚需皮肤呼吸和鳃呼吸加以辅助(2分)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搜索更多关于: 普通动物学考研复习题教程文件  的文档
普通动物学考研复习题教程文件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vlbl70yel99g5n13tny9pg7z7hdod00tb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