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1山东, 10, 易)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该元素( )
A. 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B. 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C. 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D. 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
2. (2011广东, 22, 中)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乙位于第ⅤA族, 甲与丙同主族, 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 则( )
A. 原子半径: 丙>丁>乙 B. 单质的还原性: 丁>丙>甲
C. 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 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3. (2009山东, 11, 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 又表现非金属性 B. 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C. 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 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 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4. (2009广东, 11, 易)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 X、Y在同一周期, 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A. 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 B. 原子半径X>Y, 离子半径X+>Z2- C. 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D. 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5.(2012北京, 9, 中)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第1页 / 共 10页
A. 原子半径: As>Cl>P B. 热稳定性: HCl>AsH3>HBr C. 还原性: As3->S2->Cl-
D. 酸性: H3AsO4>H2SO4>H3PO4
6. (2012福建, 8, 中)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R>Q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Q
7.(2010全国Ⅱ, 12, 中)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且W、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3、4、2(不考虑零族元素)。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X和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2种的二元化合物
B. W和X、Z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 均有直线形分子 C. W、X和Y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碱性化合物
D. Z和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 其水溶液均呈酸性
8. (2009海南, 2, 易)同一短周期的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单质的化学活泼性: W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W C. 单质的氧化能力: W D.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W
第2页 / 共 10页
9. (2011山东, 13, 易)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B. 多电子原子中, 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C. 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D.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10. (2012四川, 8, 难)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 W、Z同主族, X、Y、Z同周期, 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X、Y为金属元素, 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 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C. 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D. 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 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 11. (2008江苏, 7, 易)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热稳定性: H2O>HF>H2S ②原子半径: Na>Mg>O ③酸性: H3PO4>H2SO4>HClO4 ④结合质子能力: OH>CH3COO>Cl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12. (2012浙江, 9, 中)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 3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a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X、Z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 Z>Y>X
B. Z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高于Z的同族元素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 C. CaY2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 CaY2只作氧化剂
D. CaX2、CaY2和CaZ2等3种化合物中, 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1∶2
---
第3页 / 共 10页
13. (2008海南, 14)根据元素周期表1~20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 回答下列问题。 (1, 易)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种,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氧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 (填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2, 易)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填元素符号, 下同); (3, 易)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 ;
(4, 易)第三周期中, 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稀有气体除外) ;
(5, 易)推测Si、N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大于 (填化学式)。
14. (2010天津, 7)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 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 易)L的元素符号为 ; 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2, 易)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1∶3和2∶4构成分子A和B, A的电子式为 , B的结构式为 。
(3, 易)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与L同一主族, Se原子比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 则Se的原子序数为 , 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 。
该族2~5周期元素单质分别与H2反应生成1 mol气态氢化物的反应热如下, 表示生成1 mol硒化氢反应热的是 (填字母代号)。 a. +99. 7 kJ·mol-1 b. +29. 7 kJ·mol-1 c. -20. 6 kJ·mol-1 d. -241. 8 kJ·mol-1
(4, 中)用M单质作阳极, 石墨作阴极, NaHCO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 生成难溶物R, R受热分解生成化合物Q。写出阳极生成R的电极反应式: ; 由R生成Q的化学方程式: 。
15. (2009重庆, 29)化合物A由周期不同的短周期元素X、Y组成, 是良好的耐热冲击材料。 (1, 易)X的单质既可与盐酸反应, 又可与NaOH溶液反应, 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第4页 / 共 10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