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管。
锚束中各钢丝要求平顺,不能相互交叠,以防止张拉过程中受力不均匀,应力集中产生钢丝拉断破坏;
锚束沿轴线方向每隔2m设置一束线环(定位器),锚固段两束线环中间设一隔离架,张拉段用塑料套管包裹,与锚固段相交处的管口应密封并用铁丝捆扎牢固;保证钢丝间有一定间隙,以保证灌浆后锚束内空隙填实充分,钢丝和杆体得到充分的握裹和保护;
注浆管采用镀锌管或钢管,插入束线环或隔离架的中央;锚束必须捆扎牢固,防止在运输、吊装、安装过程中散束;
在编排钢铰线时,同时安放2根注浆管,分别供第1次、第2次注浆使用,供第2次注浆使用的注浆管,在锚固段,每隔0.5m打一对穿Ф6小孔,连同出浆口,一并用胶布包好。
图5-3 预应力锚索结构
锚索锚定采用钢筋砼腰梁,具体尺寸为366*500*500,腰梁钢筋锚入SMW工法桩内400mm,腰梁斜面铺设200*200*10mm垫片,拉筋与SMW工法桩型钢焊接。
图5-4 锚索腰梁与维护结构连接
(2)锚索安装与运输
在钢铰线组合成索和钻孔完成后及时进行,安装前先清洗孔壁,确定孔壁无粘附泥浆并复查钢铰线材料型号、规格、各部位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无误后,将锚索抬起徐徐放入孔内至设计深度。放入过程中,严禁上下抖动、来回扭转和撞动,防止中途散束和卡阻,造成安装失败。
锚索制作完成后,利用人工运输。运输过程中防止发生磨损,弯曲半径不宜小于3m;同时运输过程中防止发生磨损,穿束后锚索外露部分应用胶布包裹防止生锈。 (3)锚索监测点的布设
锚索的拉力监测点应选择在受力较大且有代表性的位置,基坑每边跨中部位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宜布设监测点,每层锚杆的拉力监测点数量为该层锚杆总数的1-3%,并且不应少于3根。每层监测点在竖向上的位置宜保持一致。每根索体上的测试点因设置在锚头附近位置。
5.2.3 注浆
锚索安设完毕,对锚孔及钢绞线验收合格后进行注浆,水泥浆水灰比为0.5~0.55,锚固体强度大于30MPa;利用钻杆作为注浆管,注浆采用二次注浆,第一次注浆从孔底到孔中反
浆式注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4~0.8MPa,待第一次注浆锚固段强度达到5MPa进行二次注浆,二次注浆压力为2.5~5.0MPa,并稳压2分钟。
锚固段注浆必须按照设计压力控制进行注浆,对自由段必须能够保证锚孔周边的岩体稳定为前提,防止过量注浆。锚索张拉段注浆必须待浆液溢出孔口稳定1~2分钟,方可停止注浆,24小时后还需进行补浆液,以确保注浆饱满,锚索在进行张拉后,立即进行封孔注浆。注浆管从预留孔插入,直至管口进到锚固段底面约50cm。
5.2.4围檩施工
注浆完毕后,进行施工锚索腰梁,将钢垫块固定于腰梁上,并保证钢垫块的上表面与锚索垂直。在开挖基坑面适当设置垫木或支架确保腰梁的稳定。钢垫板的平面位置与高程和锚索的布设走向相一致,张拉前进行固定与验收。 (1)腰梁施工
腰梁采用C30砼浇筑,基底先调平,再进行钢筋制作安装,钢筋接头需错开,同一截面钢筋接头数不得超过钢筋总根数的1/2。在锚孔周围,钢筋较密集,一定要仔细振捣,保证质量。
1)钢筋加工
①钢筋加工前须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检查钢筋型号、直径、外形,锈蚀严重的钢筋应除锈,弯曲变形的钢筋应校正。
②钢筋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加工。
③钢筋绑扎前应清点数量、类型、直径,并对其位置进行测放后方可进行绑扎。 ④钢筋绑扎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
⑤钢筋必须绑扎牢固,不得出现变形和松脱现象。 2)模板支设
①模板制作及安装对胶合板应整张直接使用,尽量减小随意锯截,造成浪费。 ②严格按照图纸设计支撑的尺寸加工模板,确保成品混凝土的尺寸。
③模板在安装前需清理干净,并涂抹脱模剂,在涂抹时不得沾污钢筋及混凝土施工缝。 ④模板安装完毕,经自检合格后,报专业工程师验收。 3)混凝土浇筑
①混凝土平仓后使用振捣棒进行振捣作业,混凝土的振捣半径应不超过振捣器有效半径
的1.5倍。
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设专人定期观测模板是否偏移,设专人检查、加固模板。 ③混凝土浇筑期间,如表面泌水较多,应及时清除,并采取措施减少泌水。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赶水,以免带走灰浆。
④夜间浇筑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2)锚头的施工
锚头施工应遵循以下规定:
①锚具、垫板应与锚索体同轴安装,锚索体锁定后其轴线角度偏差应≤±5o ②应确保垫板与垫墩接触面无任何空隙。
③切割锚头多余的锚索体采用冷切割的方法,锚具外保留长度≥10cm。 ④当需要补偿张拉时,应考虑保留张拉长度。 ⑤锚头的防腐处理应符合规定。 (3)垫板
锚索用垫板的材料一般为普通钢板,外形为方形,其尺寸大小和厚度应由锚固力的大小确定,为了确保垫板平面与锚索的轴线垂直和提高垫墩的承载力,一般使用与钻孔直径相匹配的垫板。
5.2.5 张拉锁定
在进行预应力锚索张拉前应保证后期施工的腰梁与锚索固结强度达到设计标准后方可张拉,间隔张拉;锚索正式张拉前,应取0.1~0.2倍轴向拉力设计值对锚索预张拉1~2次,使索体完全平直,各部位接触紧密;张拉系数1.05~1.1倍锚索轴向拉力设计值时,保持10~15min,然后卸荷到设计锁定值后锁定。
锚索试验及监测要求:锚索抗拔承载力检测数量应不少于总数的5%,且单排锚索(杆)数量不少于3根,同时加强锚索的应力检测,如应力损失较为严重时或者锚杆出现锚头松弛、脱落、锚具失效等情况时,应及时进行修复并对其进行再次锁定。
考虑锚索后期预应力损失,锚索张拉结束后,勿将锚头处余下的锚索割掉,便于后期拉力损失时,可以补充拉力。
表5-3 锚索预应力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