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拉前整平承压板支撑构件面,安装承压板(砼腰梁)、垫板、锚具,并保持与锚杆轴线方向垂直,安装千斤顶时千斤顶轴线应与锚索轴线尽量保持重合。
安装前应对千斤顶和高压油泵进行标定,按标定的数据进行张拉,事前检查高压油泵的工作情况、油管的畅通情况,以免在张拉时油泵工作不正常而造成张拉失败。
张拉按一定程序进行,锚索张拉顺序应考虑对临近锚索、土钉的相互影响确定;锁定作业必须严格按规范进行,使用标准锚具,锚索锁定后,如发现有明显的预应力损失,应进行张拉补偿。
5.2.6锚索回收
锚索拆除回收应根据主体结构施工进度确定,当下部主体结构强度达到要求后,即可拆除锚索。
LC可回收锚索拆除时,先将外锚卸除,将钢绞线旋转一周以上,撞针拆分机构将夹紧机构拆分,再将钢绞线用千斤顶抽出。钢绞线拆除回收后,在拆除锚索腰梁,锚索腰梁拆除方法与混凝土腰梁拆除一致。
6 管线保护措施 6.1施工前管线调查
(1)项目部现场管理人员与各施工队及各班组长兼职管线保护人,项目部设专职安全员,作业队伍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挑选技术水平过硬的机械操作人员,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奖惩措施,责任落实到人。
(2)现场进行地下管线详细调查,可采用的方法主要有:1)挖探坑:探坑采用人工开挖,开挖时应采用铁锨薄层轻挖,不宜使用羊镐、钢钎等尖锐工具。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探坑的间距,通过两处以上探坑暴露的管线情况来推断该种管线的大致走向和埋深等信息。2)采用管线探测仪探测:采用地下管线探测仪进行探测,可有效的探测电力、电信、燃气、供热、供水、排水和有线电视等各类地下管线的准确位置和埋设深度等数据,在围护结构开挖前进行全面探测,与现有管线图纸资料对照复核,以获得地下管线的准确信息。3)与各专业管线单位监护人员进行交流,请他们介绍一下管线的分布情况、施工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对工程
的安全、进度十分有利。4)根据经验,仔细观察,合理判断分支管线的埋设位置和种类。重点观察部位:路口处四周集中穿路管线,沿线单位处支管接入情况,一般从检查井盖位置可以看出管线的大致走向。
(3)熟悉管线分布图。对调查出的各种地下管线与已迁改完成的管线竣工图叠加绘制在同一张平面分布图上,注明每种管线的埋设方式,组织施工管理人员交底学习,随时提醒相关人员注意管线安全。
(4)做好必要的警示标志。对于埋设较浅,受到重压会有危险的管线,应采用设置警戒线的方式禁止一切重型机械通过,同时提示施工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注意保护地下管线安全。
6.2 管线保护措施
(1)钻孔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为确保管线安全,管道位置采用人工薄层轻挖法开挖。 (2)对开槽中发现的没有标明的地下管线,但管线的位置、走向与实际不符合时,要及时会同有关单位召开专门的会议,制定专门的保护方案。
(3)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小心操作,挖掘动作不宜太大,防止盲目施工,施工机械行进路线应避开已查明的地下管道位置。
(4)常见的供水、电缆、燃气管道等遇到障碍物时,为了避让障碍会突然抬高,或者走向突左突右、很不规则的现象。因此施工人员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依据某探坑处发现的管线位置、高程而想当然地认为全线如此。
(5)施工作业时根据土层的变化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来推测管线位置,根据经验:土壤突然变湿或局部翻浆应考虑可能因附近供水管道渗漏引起的;土层显示为原状土则比较安全,若显示为回填土或采用其它材料回填而成则应小心地下管线。
(6)对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设置若干沉降观测点,工程实施中,定期观测管线的沉降情况,及时向建设单位和有关管线管理单位提供观测点布置图与沉降观测资料。
(7)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应严格按照本方案制订的应急预案处理。
7质量保证措施 7.1 质量目标
(1)不发生质量事故,不发生造成社会恶劣影响的其他事件。
(2)工程质量(包括施工质量、材料质量、设备质量等)均符合合同和标准规定的质量验收要求,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3)工程质量验收符合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等要求,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全部单项工程达到合格,各分部分项工程隐蔽验收(含整改达标后)质量合格率达到100%。(4)
实施质量创优计划的开工符合国家及相关行业验收标准,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争创省优。
7.2质量保证体系
为保证工程质量,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文件化的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以质量手册为核心和指导,以程序文件为日常工作准则,以作业指导书为操作的具体指导,所有质量计划并具体反映到质量记录中,使得施工过程标准化。规范化、有章可循。
7.3 质量保证措施
(1)检测与检验
1)钢绞线、张拉设备及锚具等均应有出厂合格证,钢绞线进场后应进行力学性能试验; 2)孔位、孔深、孔径和孔斜等均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锚固段的固结灌浆应严格按(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 62-2014要求进行。
4)锚孔注浆应从通至孔底的注浆管开始,确保注浆密实,灌浆记录应准确、完整 、清晰;
5)分级均匀施加张拉荷载,并控制加载速率,张拉设备必须配套标定并绘制相关曲线; 6)按锚索总数的5%且不少于3根随机进行抽样验收试验,合格标准按应力控制为:实测值不大于设计值的5%,或不小于设计值的3%。
(2) 造孔
1)用红油漆在现场施工部位标明锚索开孔位置,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孔位偏差不得大于10cm;搭建钻机平台要求稳固牢靠,钻机倾角及方位角要进行严格校验。当孔位受地下管线或地形条件限制无法施工时,须征得设计同意后可以拟定新孔位。
2)在钻孔施工过程中要求加强钻机的导向作用,及时检测孔斜误差,合理采用纠偏措施,并做好施工班报记录。孔深为设计值加深20cm。监理人员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对造孔的孔位、孔深、孔径、孔斜进行检查验收。
3)应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钻孔,成孔后及时进行锚固段固结灌浆,以保证成孔质量。 (3) 锚索制作
1)锚索索体在专用的施工场地进行制作,每批钢绞线进场后,按规范要求抽检试验。每根钢绞线下料长度应根据实测孔深、锚墩厚度、垫板、工作锚板、限位锚板、千斤顶等沿孔轴线方向的总和再预留一定长度确定。
2)剥除锚固段塑料套管后钢绞线上的油脂、污渍必须用棉纱擦洗干净,要求表面乌亮,手感滑腻无涩滞感。沿锚索长度方向按设计安设隔离架,隔离架间距不大于2m,相邻两隔离架之 间安设束线环(绑扎丝)对锚索进行绑扎固定。隔离架应能使锚索入孔后周围有足够的保护层,钢绞线彼此平行伸直不扭曲。
3)锚索制作完成后要编号,分类存放在专用场地并加以保护。 (4)注浆
1)锚固段固结灌浆按规范(SL62-94)进行,用纯水泥浆液进行纯压式灌浆,进浆管伸至孔底,按设计锚固段长度要求在孔中设置止浆塞封闭。止浆塞应有良好的膨胀性和耐压性能,在灌浆过程中不得产生滑移和串浆现象。灌浆泵和灌浆孔口均安有压力表,灌浆应根据规范要求变换浆液配比,并做好详细的灌浆记录。
2)锚索入孔前重新对钻孔进行检查,对孔内集渣清理干净。锚索安装完毕后,在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注浆。
3)对浆液类型、成分、注浆日期、配合比、注浆量及注浆压力做详细的记录,施工过程中监理试验工程师对水泥浆进行取样做抗压强度试验。
8安全环境保证措施
根据注浆作业的施工特点,按照国家《劳动保护法》发放相应的劳保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护眼镜、橡胶手套、防尘口罩等。在岗前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并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作业标准和福州市承包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为本标段安全目标的实现,争创福州市安全生产建筑工程标准工地提供必要的保证。
8.1 安全保证措施
8.1.1 安全管理目标
无因公死亡事故,无重伤事故;无触电、物体打击、高空坠落等事故;无火灾事故;无因施工造成管线破坏施工;
轻伤负伤频率控制在3‰以下。
消灭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消灭惯性事故,消除职业病危害。 杜绝生产安全重大伤亡事故;杜绝重大质量事故;杜绝重大环境污染 8.1.2施工安全措施
(1)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工地设置专职安全检查员,及时发现、处理安全隐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