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新城区中央商务区是河西新城区开发建设的核心,位于江东南路以东,经四东路以西,北起振兴路,南至纬九路,占地1平方公里,建筑总面积160万平方M,其整体规划已经通过权威专家组的论证评审,根据规划,南京市政府决心在5-10年将河西打造成为居家、就业、运动、商务、休闲、旅游一体化的南京市副中心。河西商务中心短期内还未形成气候,但从长远区域发展来看,河西商务中心区的发展前景相当可观,
代表物业为金鹰汉中新城、创新滨江广场、文荟大厦等。
河西商务区楼盘基本数据表 均价 完工时案名 间 ㎡ 南京建鑫房5层滨江创新广场 滨江广场 商务楼 2004.4 5200 办公 2幢28层万M2 路交汇处 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 文荟现房 5000 办公 18层 2.8草场门大江河房产 10.4街和江东江苏新端华草场门大限公司、 地产开发有元/性质 规划层高 面积 建筑地点 开发商 大厦 万M2 街101号
第四章.南京商业市场分析
第一节.目前商业经济发展趋势
南京市全年零售总额大幅拉升,增长速度再创近年新高,
居民消费升级特征明显,住房、汽车、通讯、教育和健康成为消费的主要热点; 六大商贸集团(苏宁、苏果、新百、中央、五星、朗驰)加快向全国及周边地区扩张、辐射,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迅猛,;
连锁经营形成了由市中心依次向居民小区、城乡结合部、郊县和市外的放射性拓展之势,连锁、超市业保持高速增长;
随着投资环境的优化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全市商业网点建设进入高峰期,商业网点建设档次提升;
资产重组速度继续加快,私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南京商贸业发展的主力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自我调节功能日益增强;
政府加强了市场监测与调控力度,重新调整经营布局,整合、压缩无效益商品,强化热点商品促销,大力组织当令、适销商品,克服了“非典”造成的不利影响;
市场集聚功能的持续增强,对扩大销售产生了强劲的拉动作用,“一小时都市圈”的集聚辐射作用更加明显,
第二节.未来商业网点规划
规划中南京将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活力的、有着较强凝聚和辐射功能的现代化商业中心以及南京都市圈的商贸流通核心城市。将商业作为南京市重要的支柱性产业,空间布局上向多中心、集中和分散相结合、总体均衡的方向引导;
规划中至2007年拥有816万平方M的商业总营业面积:
地区级商业中心12个,大中型商业网点达440处,营业面积达590万平方M; 新规划建设大型商业网点50处,营业面积150万平方M,使全市大型商业网点达到243处,营业面积达530万平方M;
新建2条市级商业街。按照3万人规模配置社区商业服务设施,每千人拥有社区商务服务设施达400平方M,大部分商业网点初步实现400-500M范围内,可基本满足社区居民购物、餐饮、修理、家政服务等基本生活需求;
规划中新建2000平方M以上的农贸市场47个,2007年前新建32个,每3万人拥有一个农贸市场,。
规划中新街口商业地区是以金融贸易、商务办公和大型商业为特色的现代化商贸中心:
用地范围:以新街口环路以内为核心区,包括周边发展地区,用地面积约1.6平方公里;
鼓励设置:市区购物中心、百货店、大型专业店、专卖店、自动售货亭和文化娱乐网点;
适度设置:超市、便利店、折扣店、餐饮网点和生活服务网点,;
限制设置:大型超市、家居建材商店、仓储会员店及农贸市场;
规划中河西市级商业中心(新街口商业中心补充)将建设成为高档次、多功能的综合商业中心:
用地范围:规划中的发展空间是在纬八路以南,沿经四路和纬九路布局,其中商业设施主要分布在经四路以东和纬九路以北。
鼓励设置:市区购物中心、百货店、大型专业店、专卖店、餐饮网点、自动售货亭、文化娱乐网点;
适度设置:大型超市、便利店、中型超市和生活服务网点; 限制设置:家居建材商店、仓储会员店和农贸市场;
规划中主城内的商业副中心包括湖南路、夫子庙和火车南站地区:
湖南路地区:将建成各类业态齐全、兼顾服务本市居民和外来人口的综合性商业中心,今后要沿湖南路、山西路巷两侧纵深发展。
夫子庙地区:仍将主要发展旅游商业和特色商业。
火车南站地区:将成为以吸引流动性大的外来人员为主的城市副中心,空间主要分布在南站的南北两侧、宁溧路和机场高速之间。
规划中主城外的商业副中心包括江宁新市区中心、浦口新市区中心、仙林新市区中心:
江宁副中心:主要功能是为以江宁区为主的南京南部地区居民服务,规划发展空间为秦淮新河以南以西,百家湖以北,通淮路以东的地区。
浦口副中心:今后将承担为江北地区服务和辐射苏北和安徽的功能,并与金融、办公、休闲娱乐结合成为多功能、综合性的商业中心,发展空间将结合浦口新市区中心设置,商业设施的总建筑面积可达40万平方M左右。
仙林副中心:将以服务仙林新市区为主,兼顾辐射新尧、龙潭和镇江西部等地区,空间将集中在仙鹤片区。
相关推荐: